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这些从未公开的陆小曼丹青与风华,“曼庐墨戏”今起上海展出

3 已有 382 次阅读   2020-11-21 10:35
这些从未公开的陆小曼丹青与风华,“曼庐墨戏”今起上海展出 

对于才女陆小曼,胡适曾称之为“北京城的一道风景”,郁达夫评论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影响较大的民国才女,头顶时代光环,历经起伏人生。陆小曼的出名,不是因为能画画,但雅擅丹青,让她又添一重身份。

11月20日下午,一批此前从未公诸于世的陆小曼书画作品和文献在位于上海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的“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展览上揭开面纱。

从今天起,走进有着较多历史建筑的上海新闸路,在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身为民国时期海关图书馆的大楼,便是陆小曼自在徜徉的丹青风景。

珍藏这批作品半个多世纪的陆小曼亲属对澎湃新闻表示,并不希望陆小曼的形象仅是借寄在徐志摩的光环之下,或者世人只关注徐陆爱情的凄美,”我们更希望陆小曼原有的才华被世人所了解,对她的生平与过往有更公正客观的评判。”

此外, “画院掇英——院藏女画师作品展”近日正在上海程十发美术馆展出,其中也包括陆小曼不少画作。

陆小曼 1903-1965

展览入口处,上海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前身是民国时期海关图书馆,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澎湃新闻记者 图

陆小曼生于1903年,原籍江苏常州。她出身于名门,又自小在北京新式学府受教,中文根底好,还精通英语和法语,是一位中西双精的人物。她来往京沪两地上流社会,在社交圈颇有名气。陆小曼的画、诗、文以及广泛社交,使她成为时代的印记。郁达夫评论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陆小曼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也曾是一段佳话。但是,在徐志摩1931年秋突遭飞机失事遇难后,陆小曼一度消沉,足不出户,以丹青和雅好度日。抗战期间,陆小曼住在上海,靠卖字画维持生计。

新中国成立后,陆小曼也如获新生,成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36位画师之一,荣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政府参事,晚年得福,平安走完一生,在1965年辞世。

陆小曼册页

陆小曼册页

陆小曼册页

陆小曼的绘画师承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其中山水画受贺师影响更大,也受到吴湖帆等大家的指点,汲取宋代院体风格,居高临下,气息高古,似不食人间烟火,又融入了女性的柔美、细腻和秀逸,自成一格。她的书法娟秀、清逸,也与绘画相得益彰,自成一体。

虽然陆小曼留存于世的画作并不算多,坊间也有她虽有天分但不够勤奋的说法,但一个画家的绘画艺术的成就和其绘画作品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陆小曼《黄山清凉台》局部

今天亮相于上海的“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展览并收录进同名新书的作品,都是陆小曼最后的遗存,病故前,她把这批书画、文献全部赠送给与自己相依为伴的堂侄女陆宗麟,陆宗麟过世后由其子邱权保存至今。为了将史料公之于众,在过去两年七个月中,邱权与策展团队辗转思索,反复掂量,最终促成了这场展览,并出版了一部完整收录以上藏品的图册。

陆小曼《墨笔山水》

陆小曼《松泉图》

据邱权介绍,除吴湖帆的画作和徐志摩诗稿全部处理外,其余的分藏多处,历经艰难,最终悉数保存下来。这使今人能比较完整地读到其艺术面貌,也给收藏史留下了惊喜。

陆小曼旧影

陆小曼参加陆宗麟与邱沈钧婚礼的旧影

这批藏品中既有陆小曼多年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也有恩师贺天健、钱瘦铁等人的书画作品,当时上海女子书画会好友周炼霞、陈小翠、李秋君、庞左玉等人的书画作品。还有徐志摩、胡适、梁启超、梁思成等人的诗词稿件、文字稿件,同时包括泰戈尔访华时,赠送给徐志摩、陆小曼的头巾和画像。此外,亦有陆小曼日常的手稿、临书、自用的碑帖。这些珍贵遗存对研究近代文化名人的文脉联系,近代中国书画历史都有很高的价值。

贺天健 《松山图》

陆小曼临颜真卿《争座位帖》(部分)

徐志摩书节录《桃花扇》

胡适手稿

胡适手稿

最新出版的图册以“曼庐墨戏”为名,源自于陆小曼的书房斋号“蔓庐/曼庐”。图册主要收录陆小曼自己所藏的自绘作品和机构(主要是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陆小曼作品。其次收录了陆小曼老师贺天健、钱瘦铁等人的作品,占有一定比例。三是收录了同时代上海女子书画会画友周炼霞、陈小翠、李秋君、庞左玉等人的作品。画册中还收有徐志摩、胡适、梁启超、梁思成等人的少量诗稿、文字,以及陆小曼的部分手稿,包括临书存稿和自用的碑帖,这些文献见证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图册首次全面地将陆小曼的绘画作品展现在公众面前,这对于研究陆小曼、研究相关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物证。

陆小曼所用碑帖

陆小曼印章

邱权在图册后记中写到: “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珍贵的文物编撰成册,用事实说话,让世人真正全面了解姑婆(陆小曼)的艺术才华。”“现在有关纪念姑婆的文章与书籍非常多,近些年来对徐陆爱情及姑婆的评价更是褒多贬少,但是作为陆小曼的亲属,并不希望姑婆的形象仅是借寄在徐志摩的光环之下,或者世人只关注徐陆爱情的凄美,我们更希望陆小曼原有的才华被世人所了解,对她的生平与过往有更公正客观的评判。”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祝君波评价道:“敬佩邱权先生,有大爱,将经历苦难保存下来的宝物公之于众”,“没有对前人遗珍的敬畏之心,是不会去做这样一件事的”。

《曼庐墨戏》图册中陆小曼照片集

陆小曼旧影

在此次的展览开幕暨新书发布,陆小曼家属还向静安区图书馆捐赠了《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100册,以及《曼庐印存》原拓印谱2部和陆小曼册页《唐人诗意图》复制件一套。

展览海报

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

展期:2020年11月21日—11月29日

地点:上海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新闸路1708号)

————————

延伸阅读

说说陆小曼的画

文/陈翔

陆小曼的出名,不是因为能画画,但能画画,确实让陆小曼这个名人又多了一个可资谈论的话题。

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汇聚了五十余位江浙沪著名书画篆刻家,其中包括了吴湖帆、贺天健、刘海粟、沈尹默以及傅抱石、潘天寿、陈之佛等,可谓精英辐辏、俊彦云集,陆小曼能名列其中,说明她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可否认的是,画师阵容中女性画师毕竟是少数,但即使这少数的几位女画师,几乎都是巾帼不让须眉。有意思的是,围绕她们的话题,大多是与绘画并没有直接关系的,而这些话题的流播和演绎,又会影响到人们对她们画艺的认识,这种现象固然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它会在无形中增加人们对传说中主角的画艺的认可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是“画以人传”的文化传统的一种表现。

陆小曼学画师从贺天健。贺天健也是上海中国画院最早的副院长之一,他的山水苍雄浑厚、别树一帜。陆小曼的学画路径,大致上是跟贺天健相似的,也是从四王吴恽入手,兼及石涛、石谿、梅清等。不同的是,贺天健后来从宋元、从真山水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灵感,表现在画面中,便是扑面而来的一股活泼泼的生机。

陆小曼《设色山水(之一)》1961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陆小曼《设色山水(之三)》无年款 上海中国画院藏

陆小曼留存于世的画作并不算多,坊间也有她虽有天分但不够勤奋的说法,但是我觉得勤不勤奋和绘画水平的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假设陆小曼只要刻苦勤奋就一定能提高绘画水平。换一个角度来说,一个画家的绘画艺术的成就和其绘画作品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陆小曼最出名的画作应该就是那卷仿董其昌的手卷。当年徐志摩带在身边想趁去北京的机会请当地名家题跋,但是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画卷因为放在铁皮箱子里而免于毁灭。这幅倾注了陆小曼很大心血完成的画卷已经赢得了不少名家的题跋称赞。有意思的是,这些题跋除了客套式的赞誉外,胡适和贺天健的两段跋语反映出两人不同的艺术观。胡适在题跋中说:“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并劝“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而贺天健随后则题了一首七绝,反对胡适的看法:“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阿。”虽然贺天健后来的绘画实践其实是符合了胡适的主张,但当时他的反驳除了护犊心切之外,也表达了他和陆小曼共同的艺术主张,即“人世间的山水实境”终不如“画里边的山水境地”。

陆小曼《黄山清凉台》1961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上海中国画院藏有陆小曼的山水画《黄山清凉台》,陆氏家藏中有一张贺天健开给陆小曼的黄山清凉台的稿子,两者构图一致,可以推断陆小曼正是根据贺天健的稿子画成了这幅山水画作品。那是1961年的事情,那一年陆小曼58岁。由此可见,陆小曼的绘画确实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陆小曼善于师法古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古人山水的技法和意趣,尤其是明清秀润清雅一路的山水特点,并且在自己的画作中充分展现出她的综合学养及独到气质。只可惜没有进一步拓展到师造化的阶段,这应该说是她山水画创作的一大缺憾。虽然她后期的山水画里也着意刻画了现代人物以增加时代感,但终究还是无关大局的点缀。她最精彩的还是仿古之作,她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画里的浓浓书卷气。

陆小曼《黄山小景》1958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她画有一本仿恽南田的山水册页,温润恬淡,颇得南田神韵。能画四王,再画恽南田其实也不难;但是,真正要领会恽南田笔下那种高华的气韵并化为己出,非得要有超凡脱俗的胸襟和宠辱不惊的气质不可。传统中国山水画,纸上笔墨,胸中丘壑,合二而一。心源丰沛,笔墨自然灵动,所以,画如其人,其实讲的就是画家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画出什么样的画。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