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南子绪:从谢赫“六法”到邱汉桥“十八字法”

2 已有 201 次阅读   2021-09-10 17:05
南子绪:从谢赫“六法”到邱汉桥“十八字法” 

谢赫,南齐画论家、画家,“六法”出自于谢赫所着《古画品录》,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美学原则。谢赫“六法”为: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美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六法”概念的内容在之前的书画论着及诗文中也有所触及,但没有系统化,谢赫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最终将这一系统化形态的绘画理论概括为“六法”论。千余年来,“六法论”对绘画影响很大,画家一直遵循六法论来进行创作与实践,从而成为了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具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牧歌》

谢赫的“六法”论是怎样的论述和发展,理解和讨论,对此需要进行必要的释义。

作为“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是指作品的境界,笔墨人文自然的需要融合所达到的最高标准,其它条件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气韵生动”就成了古典美学体系的首要命题。“气韵”是源于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说,气韵与传神在说明人物形象精神物质这一点上是完全吻合一致的,但“传神”一词在顾恺之乃至后人,多指人物的全体尤其是气质所传达的内在情性。在谢赫的年代,气韵作为品论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得如何,而后渐渐融入更多主体表现因素。因此,“气韵生动”是对中国画品论的评判,同时也是画面对客观物体经过主观凝练再现的一种表达情感,这种表现的表达就是物我为一的终极境界,也是整个绘画艺术的目标之一。

其二,“骨法用笔”是指相联的客体与画家运笔的联系,也就是客体与载体的精准表达方法,从而达到精气神的趣合。“骨法”最早大约是相同的概念,多指人的骨髓相貌,后来成为人们观察人物身份和特征的语言,在汉、魏很流行。谢赫所说的“骨法”与“风骨”涵义有所相通,他借用“骨法”来表达艺术之美,用“骨法”来表达一种力量美,即运笔行进过程中情感,适度,夸张,协调,力感,力度和完全的结构表达,“骨法”是指用笔的功力也就不难理解了。“骨法”成为历代美学绘画的评判标准,这与中国人文和民族文化有相互的影响,从而促进了民族绘画风格的完美开拓与进展。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赏荷归》

其三,“应物象形”是指画家描绘的对象要与物体的客观对象相似,艺术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应物”在这里包含着人对相应的客观事物所采取的应答、应和、应付和适应的态度。对于画家来说,“应物”就是刻画出对象的形态外观,强调绘画对造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反映出艺术与客观、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体系。“应物象形”之所以列为第三法,就是画家意识到这一审美观点。

其四,“随类赋彩”,同“应物象形”一样,“随类”并不完全指客观物象的固有色,虽然天地万物有其特有的色彩,按不同的对象表现它们的色彩,但同时也含有画面所表达某一理念的主观色彩,“以色貌色”,这就是中国绘画的优良风格传统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这都是画家要掌握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其五,“经营位置”是指创作时构图的布置设计,因此构图的好坏也反映出画家艺术修养和思想水平的高下,不同的画家对构图有不同的见解,有的险中求胜,有的平淡见奇,有的开图千里等等,谢赫十分重视经营位置,用“经营”来形容可见他的精心和谋划。

其六,“传移模写”指的是临摹画作的技能,是对画家基本功的要求与修养,没有这基本功前五法又不能完整的发挥,所以这六法相辅相成,即独立又互相联系,相互影响。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朝晖》

谢赫的“六法论”在历代影响很大,它是一部指导绘画的纲领,特别是唐宋时期,宋代《图画见闻志》的作者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将“六法”视为评画的永恒标准。然而“六法”毕竟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基本理论,它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绘画实践的总结,所以“六法”所能概括的理论超不过这个历史时期。随着艺术实践向前发展,反映它的理论也必然向前发展。此外,也应看到作为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六法”概括的方面是不够的,它只论及绘画本身的问题,作为艺术本身应更关注社会的发展,而“六法”未论及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这是“六法”不足之处。一千多年来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空前,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压缩了时间与距离,纵观历史我们当代的艺术家要善于发现前人的不足,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优点,提出适合当代艺术创作评论的新标准,这是一个艺术家和评论家追求的目标,从而开拓历史新篇章。一个新的指导性绘画纲领的产生不是轻而易举能得来的,它是在绘画探索、研究、实践、总结中发现的,要有沉淀的学识与修养再加才情,它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过去与未来。

“思接千古,目穷万里”,邱汉桥先生把这句话时常出现在自己的话语和付出在自己的行动中,研究中外美术史论和名家经典,在艰苦的实践中摸索探究前行,终于总结出绘画总纲要十八字法:“悟老庄,追汉唐,学五代,习宋元,观明清,显当代”,从而简洁、明了、系统地为中国绘画创作与实践总结出了又一新的纲领性指导大纲,它是中国画的评判和发展基准,其意义非常重大深远,将对中国绘画产生深刻的影响。邱汉桥“绘画十八字法”是对谢赫“六法”论的继承、发展与补充,不仅从方法论论述绘画所要具备的条件,而且从哲学中补充了谢赫“六法”论中没有涉及到的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更具体地把每个历史时代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吸取,倡导出“十八字法”。

十八字法:其首是“悟老庄”,因为老子和庄子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起源,老子提出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玄鉴、自然等等,对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澄怀味象”、“气韵生动”、“境生于象外”等等中国古典美学审美心胸的理论都是发源于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所以把“悟老庄”放在第一,对绘画美学评判及美的最高评论标准即是老庄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和色之光》

其二,“追汉唐”,汉唐文化极具民族特色与精神,雄浑开阔,恢宏壮观,象大山一样巍峨,激发人向上,自豪感油然而生。汉唐国运昌盛,科技发达,追其民族之精神内核会使中华民族更繁荣富强。在“六法”论中谢赫把“骨法用笔”放在其二,而邱汉桥其二是“追汉唐”,把骨法用笔不仅放在绘画的层面上,更是放在民族精神、民族国运、民族昌盛的大道上,从此看出艺术不仅仅是纯化的艺术,而是精神性、哲学性、崇高性的信仰,它教导的哲理美学观点是和老庄的“道”深深结合而创造的,无为中折射出有为的思想,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其三,“学五代”,五代绘画史在中国绘画史上灿烂辉煌,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多位历代标宗大师,他们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学五代”不能简单看作学习五代大师绘画技法和表现,而是我们要从另一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去研究前人对艺术的追求、创造以及卓越的时代精神,去体现自然,表达自然,对自然的敬畏和仰望。只有这种精神和心理敬仰,艺术才能发展,才能不断的创新和体现,才能更好地表现民族的精神和心灵的美好愿望,否则它会偏离艺术的崇高和内蕴之美。

其四,“习宋元”,宋元艺术在历史上非常卓着,一种艺术的微美到达了极致,深厚而博大。宋元工商业、科技发达,文化极为繁荣开放,即所说“汉朝国强,唐朝武盛,宋朝文盛”,“习宋元”不能看其外表,我们要研究它的历史和环境,著名学者邓广铭教授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习宋元”是我们要从另一方面对艺术进行理解那就是对艺术的崇高、对艺术的包容、对艺术的容纳和吸收,这才是其主要目标。谢赫第四法是“随类赋彩”,根据不同物种的特性给予恰当的色彩是其绘画的基本特点,邱汉桥的第四法“习宋元”则运用了哲学和理性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与区别,这才是艺术的精华与高度。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童话里》

其五,“观明清”,由于明清史是中国文化没落的低潮期,摒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必要之路,当今中国文化存在着不少陋习之风,很难改变的遗风陋俗。明清以来阴柔的东西太多,如中国绘画“小桥,流水,人家”的三元素,要么全国山水画宾虹的现象,这里说的宾虹并不是代表说宾虹山水画的优缺点,而是我们要懂得吸收与创造,一些画家总是玩情趣小调儿,没有其突破,这就是我们要克服的种种陋俗文化。谢赫第五点是“经营位置”,而邱汉桥是“观明清”,从另一方面和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经营之道就是要把经营的位置放好放正,倡导民族精神的阳刚壮美,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弘扬民族的大美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开创未来。

“显当代”,这是邱汉桥绘画总纲要最后一点,也是当代艺术家的职责和责任,“显当代”和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相通,但一个“显”字更能够显示时代精神,前人有前人的时代,时代不同,它显示的精神不同,表达的方向也不相同,前人有前人的思想和符号形式,今人有今人的方法,这就要我们的开拓与进取,这就要我们的发展与创新,这就要我们的思想与理念要超越前人的信念,去思维,去摄取,具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思想意识。

邱汉桥的“十八字法”没有照搬谢赫的“六法”论,他是以“六法”论为启示,更深度、更广度、更多层次的融会贯通,从哲思高度洞察历史的发展规律,审视其高度,来完成了这一系统性纲要,这是一部里程碑的学术成果,突出了“显当代”的主题,显示了“十八字法”是历史性的开拓。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