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重教
东莞博物馆《古代东莞历史陈列》
巡礼之五
花脚大仙分享
东莞,扼珠江口要冲,广州之前卫,省会之屏藩,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1680多年的建县史,1250多年的建城史。从“珠三角第一村”到南越国地,从东官郡的设立到县治置于莞城,从农业大县到现代名城,历史的每一次跨越,都给这座岭南古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印迹。
东莞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古代东莞》,充分挖掘东莞古代历史文化的内涵,以“文明曙光”、“千年古邑”、“面向海洋”、“商贸重镇”、“崇文重教”五个部分,以馆藏文物和文献史料,向观众讲述古代东莞的故事,希冀透过人文的视角展现东莞文明宏伟的历史画卷。
第五部分 崇文重教
明代丘浚在《东莞县重建儒学记》中曾提到,“岭南人才最盛之处……在今世,则皆以为无踰东莞者”。钟灵毓秀、文风悠远的古邑东莞孕育了众多的民族英雄、硕学鸿儒、思想先哲、艺术大师,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崇文重教”以介绍历代莞邑先贤和人文遗迹为主,展现了古代东莞文教兴盛、人文荟萃的景象。分为“兴学重教”、“文风昌盛”、“仕履政声”三个单元。
“兴学重教”重点展现了明清时期东莞教育之兴盛、科举成绩斐然。明清两代,全国书院共3000多所,广东占325所,东莞有35所,居全国县级之首。东莞学宫,作为全县最高学府,自南宋迁建东城之外,其址历760余年不变,为东莞培育了众多人才。陈列复原了东莞学宫的模型,并根据文献记载制作了“明代东莞书院、社学一览表”、“明代东莞县城书院分布图”,直观反映了当时学校林立、教育兴盛之景象。
“文风昌盛”主要介绍了东莞历史上涌现的杰出文人代表,包括词人赵必(王+象) 、文学家陈琏、史学家陈建、哲学家林光、书画家王应华、画马名家张穆等,他们的皇皇著述及珍贵遗作展示出古代莞邑文化的繁荣与发达。
“仕履政声”通过名人墓葬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和相关文献,介绍了莞邑人才中以科举文武进士举荐升迁的从政代表。这部分陈列中展出的文物,是馆藏文物的精华,其中钟渤之父钟松雪墓出土的明弘治白釉贴花折枝花纹梅瓶,工艺独特、造型精美,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本文图片由花脚大仙拍摄
已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