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为什么我们的时代休想出现大师?” | 徐悲鸿先生逝世70周年

1 已有 171 次阅读   2023-09-26 09:52
“为什么我们的时代休想出现大师?” | 徐悲鸿先生逝世70周年 

题图:徐悲鸿先生画像(作者:黄养辉)

今天是徐悲鸿先生逝世70周年。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以各方面产生的综合影响力而论,徐悲鸿先生可谓首屈一指。为纪念徐悲鸿先生,我们转载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其一,《如何成就大师》,作者陈丹青。本文系2005年10月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徐悲鸿艺术研讨会发表的现场演讲,后被收入《退步集续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其二,《徐悲鸿——绘画全才和影响力最大的画家》,作者陈传席,原载《江苏画刊》1999年第1期,后收入《画坛点将录——评现代名家与大家》(三联书店,2005年)。

如何成就大师

文 | 陈丹青

来源 | 《退步集续编》

这次会议的议题很有意思,也很“恶毒”,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如何成就大师?”答案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但我不敢说。我只敢把议题的意思反过来问问,就是:“如何不能成就大师”。

话说徐先生的才,徐先生的貌,是先天的事情,是他父母的事情,是上帝的事情,我们无法回答。如果我们公认徐悲鸿是一位大师,就要说到徐先生的天时,地利,人和。

徐先生的“天时”,是少年时代迎来中华民国的诞生,是青年时代遭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徐先生 1895 年诞生,歿于 1953 年,得年 58 岁——他要是早生三十年五十年,即便有齐白石黄宾虹的才,但不会是他徐悲鸿。他要是晚生三十年五十年,即便他的才天下第一,也不会成为徐悲鸿。

徐先生的“地利”,是他生在江南。如果他生在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贵州、云南……他都不太可能得到后来的机遇。

为什么呢?诸位知道,清末民初中国的文化中心、文化重镇、文化集散地,是在江南,是在当年东亚第一大都市上海。他从宜兴到上海,从上海到巴黎,从巴黎回南京,一路地利。

抗战爆发,他和许多文艺人的命运一样,走避南洋、偏安西南,是他一生颠沛流离的时期。

战后回到北京,又一次得到地利,担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国立艺专成为大名鼎鼎的中央美术学院——他在民国首都与共和国首都,都成为美术界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

徐先生的“人和”是什么?可以重点谈。

但是,我们谈徐先生的“人和”,与他的“天时”不可分,因为民国初年的文艺精英,都给他遇见了;徐先生的“人和”,也与他的“ 地利”不可分,因为民国时期的文化艺术中心,前已说及。所以没有他的“天时”,没有他的“地利”,他的“人和”便无从谈起。

譬如第一个赏识提携他的有力人物,是康有为。康有为当年住在上海,今天乡下年轻人到上海,哪里去找康有为这样的大人物?

又譬如第一个跟他私奔的女子,是蒋碧薇。今天江苏宜兴的小姑娘再漂亮、再聪明,哪里挑得出蒋碧薇这样的大家闺秀?

徐先生出道的时代,是军阀时代。在北方,委任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的,是黎元洪执政的军阀政府;在南方,徐悲鸿留洋,拿得是军阀政府的名额与官费。

据蒋碧薇回忆录回忆,徐先生在法国,区区留学生,竟然买各种艺术品,钱花光了,就打电话给军阀时期驻法国公使要学费,公使马上给他寄过去——今天哪里去找这样的事?

顺便一提 :那时的法国公使,自己花钱收藏欧洲油画。全中国如今唯一一批法国十九世纪油画真迹,包括库尔贝的画,就是那位军阀政府驻法国公使,亲自购买收藏的,现在有一部分还藏在中央美术学院。

当年徐先生回国,出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即今日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前身),他不必加入国民党,不必接受政审,不必通过所谓“国家学位办”的学历与资历审查,不必经过科级处级局级司级等等干部升迁的过程,不必由国务院讨论任命……这一切,民国时代都没有。

他徐悲鸿有才学、有名望、有作品、有抱负,他就能施展。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规定能够阻拦他——这种事,今天可能吗?

徐先生招学生,不必通过政治考试和外语考试,他看准了,就能收进来。今天中国画研究院前院长刘勃舒先生正好在座, 他本人的经历就是徐先生的一桩美谈:当年刘先生不过是江西一名小学生,给北京的徐先生写信请教,徐先生回信鼓励,后来就被收为弟子——这种事,今天可能吗?

徐先生的文艺观是“为人生而艺术”。他有一个论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个论敌,就是刘海粟——这是徐刘二位的“不和”吗?不是,这也是徐先生的“人和”。

诸位知道,法国有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相争,俄国有柴可夫斯基和穆索尔斯基相争,德国有瓦格纳与勃拉姆斯相争,美国有海明威与福克纳相争……我们在世界文艺史各个时期,几乎都能找到一对大人物,主张各异,互不相让,其实彼此佐证,相得益彰。

中国也有:譬如北宋苏东坡与王安石之争,譬如清末康梁与杨度之争,五四时期有鲁迅和胡适之争——今天,我们各个学术和艺术领域,找得出这样一对对旗鼓相当的大人物吗?

徐先生更有提拔人才的眼光、热情、雅量,尤其是能量。他当年在江西遇见贫寒的傅抱石,直接找江西省军政界头目熊式辉,资助傅抱石留学日本,人家买他的账。

他当年到广西与军政界人物李宗仁、白崇禧结交,人家买他的账;他回国后亲自举荐吴作人、吕斯百、沙耆这几位小青年,去比利时法国留学,教育部买他的账。

北平被解放军包围时期,他在傅作义召开京城贤达名流的会议上,率先发言,力劝傅作义认清形势,顺应潮流,保护古城,人家也买他的账;他接掌北平艺专,亲自在全国范围杰出画家中点将组班,接聘来京,共享其盛,当时美术界各路英雄好汉全都买他的账。

今天全国各省找得到这样爱惜人才、慨然作主、亲自拍板、从善如流的军政长官与教育长官吗?全国各校找得到这样胸襟开阔、人脉遍在、资望超群的伯乐教授吗?全国各地找得到这样一呼百应的精英群体吗?

徐悲鸿给学生俞云阶送一幅大字“勇猛精进”。结果俞先生当了二十年右派,抬不起头。徐先生一辈子的座右铭是“一意孤行”,今天那位艺术家胆敢“一意孤行”?

今天,我们所有艺术家的身家性命“一意孤行”得起吗?我们不但不敢“孤行”,我们甚至没有自己的“一意”。在座哪位说得出自己的“一意”是什么吗?

徐先生是一位民国人,一位民国时代的文人艺术家,是什么成就了徐大师?是什么成就了五四精英,成为各个领域的大师?是什么使这些大师至今无可取代?无法复制?无法超越?

所以我也给在座各位一个命题: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没有大师?为什么我们的时代休想出现大师?

最后我要替徐先生庆幸:在我们的时代刚刚开始时,他就去世了。概括徐先生的天时、地利、人和,正可谓生逢其时、死逢其时啊。

绘画全才和影响力最大的画家

——徐悲鸿

文 | 陈传席

来源 | 《画坛点将录》

我把徐悲鸿排在近现代绘画最有影响的画家第二名,恐怕尊徐派和反徐派的人都会反对。尊徐派的人把徐悲鸿列为第一。一位老教授著文说:“不由我们不承认:‘五四’以来,一人而已。”(见《徐悲鸿评集》,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一位著名学者写的一篇序言稿中称:“‘五四’以来,中国只产生两位巨人——鲁迅、徐悲鸿。”我建议“中国”后面增加“在艺术道路上”六个字。老先生很勉强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一人而已”,只列为第二名,尊徐派不反对我还反对谁呢?

反徐派则认为徐阻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还居然被列为第二名,不但要反对我,更会嘲笑我:你懂不懂艺术?我则希望双方都暂时克制一 下自己的情绪,先研究一下事实。

▲徐悲鸿:《喜马拉雅景色》

首先我声明,我说的是:影响。老实说,徐悲鸿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齐白石,如果论全部绘画界(包括油画、素描等)以及艺术教育,徐悲鸿的影响肯定超过齐白石。

日本学者则称徐悲鸿是“现代绘画之父”“现代中国绘画之祖”“中国现代美术的曙光”。(见《徐悲鸿绘画展》图册,日本读卖新闻社、西武美术馆联合出版)老实说,我也打算把徐悲鸿放在现代绘画的第一人。但考虑到齐白石的中国画(仅仅是中国画)成就更高一些,而且没有反对者,也没有产生过负面影响, 还是把齐白石放在第一。

▲徐悲鸿(左)与齐白石(右),1948年

但齐白石比起徐悲鸿,不会画油画,不会画素描,这就少了半壁江山。徐悲鸿又是中国美术家的组织者和领袖人物。齐白石虽也任过全国美协主席,只是挂名而已。徐悲鸿在美术教育上影响全国,齐白石又少了半壁江山。

▲徐悲鸿 九方皋(局部)

我也曾打算把徐悲鸿列为第三,黄宾虹第二。当然,黄宾虹山水画,不仅是二十世纪第一,在清初石涛等人之后,也堪称第一。然就影响而论,黄宾虹虽也当过教授,但对教育界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初,都是人物画的天下。人物画行的是徐悲鸿一系,那时候,黄宾虹的影响甚至赶不上刘文西、方增先,刘、方也是实际上的徐系画家。那时山水画家傅抱石、石鲁、钱松喦、贺天健、吴湖帆、张大千等等也都很少甚至没有接受过黄宾虹的影响。当然,这都无损于黄宾虹的成就。

黄宾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八十年代至今。当然,黄宾虹成功后即在山水画家中产生过影响,但因八十年代之前,新一代画家主要是人物画家,所以,黄宾虹的成就虽十分杰出,然就全面的影响而论,还远逊于徐悲鸿。

▲徐悲鸿 农夫休息 1938年

画家能家喻户晓的,现当代只有数人而已,其一是徐悲鸿,其二是齐白石。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几乎是无人不晓。最近在广州市民中调查,知名度最高的画家仍是徐悲鸿,除了经常在电视报纸上露面的地方画家外,其次是齐白石。(见《江苏画刊》1995年11期,梁江《广州艺术市场调查白皮书》)徐、齐之外,知名度最高的方能数到张大千,但张大千的知名度还仅限于文化界,在文化界外知名度仍很小,远远不及徐悲鸿。调查一下大学生、 博士、硕士、作家、学者和其他文化人,大都不知道黄宾虹等人,而大多知道徐悲鸿、齐白石,其次是张大千。当然,知名度不是我们要讨论的最关键问题(但也说明其影响)。

至于徐悲鸿的影响,我一提, 大家就心里有数(也会承认), 直到现在,学画画的人从素描开始,从速写开始,学校招生仍考素描、速写、色彩,都是受徐悲鸿的影响,而不是齐白石、黄宾虹的影响,仅这一条就不得了,可以说 五十年代之后学画的人,受徐悲鸿影响者非常多,至少在学画阶段如此。

▲徐悲鸿 女人体背部素描 1924年

再说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人物画为主的时代,画家或多或少都曾受到徐悲鸿的影响,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徐的影响,大家承认了。他的艺术成就,恐怕就很少有人承认了。但是(又是但是,真要命),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也是十分杰出的,我们不妨一一分析:

若仅就笔墨韵味而论,齐白石、黄宾虹更高一些。但徐悲鸿画马、画狮、画猫等动物,开创大写意一派。古人画马都是用细细线条勾勒,然后一层一层染色墨。徐悲鸿创大写意画马一格,前无古人, 其后大写意画马者,鲜有不受他的影响。

▲徐悲鸿 奔马 1953年

▲(左)徐悲鸿 群马图 1941年 徐悲鸿画的马,皆有高昂的气质,古君子的风度。这是难得的,也是一般画家达不到的。一般画家画动物,仅在造型和笔墨而已。(右)徐悲鸿 战马图 徐悲鸿的马表现出一种高昂的精神、古君子的风度。这幅画虽然是寥寥几笔,却与后来的画家仅仅用笔墨将马表现为动物或运输工具是大不同的

他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在艺术上产生最大的影响。中国画史上,人物画出现最新最不同于传统的人物是从徐悲鸿的 “素描论”开始的。笔者更酷爱传统,更欣赏画中意趣,但也不能不承认,徐悲鸿创造的风格在画史上非常突出。之后,他的人物画曾一度风行全国,人物画家多受他的影响,蒋兆和的成功也是得到他的支持。七十年代,人物画基本上都是徐家素描式。李可染的山水乃当代山水画高峰,其实也是用笔墨画素描,也是受徐悲鸿 “素描论”的影响。

▲(左)徐悲鸿 女人体 1925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右)徐悲鸿 男人体 1924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再说书法,有人说徐悲鸿的书法高于他的绘画。当然,两者不可并论。说起来奇怪,徐画处处讲新意,徐书处处有古意。他的书法早年在康有为的指导下,习魏碑,后习汉隶及大小篆,及至甲骨文、六朝碑刻,无所不习,最后形成了他的个人风格。其魄力之雄强、气象之浑穆、笔法之超逸、气势之磅礴、结构之自然、精神之飞动,无人能过。时下全国的著名书法家,能与他比并的绝无。

就在当时来讲,黄宾虹的功力更深,内涵更多,但魄力、气势不及;齐白石的自然、精神更足,但雄强、浑穆不及。我不是说徐书法超过黄、齐,而是说黄、齐、徐三家各有特色,并为第一流。即使把专门的书法家都搬出来,除了于右任,又有谁能超过徐悲鸿呢?徐悲鸿是大书法家,这问题常被人忽视,我特于此表而出之。但除开不懂书法的人之外,对徐悲鸿的书法成就没有不承认的。

诗文。画家能写点诗的人很多,黄宾虹能写诗,但不能算诗人。他几乎没有好诗流传,甚至没有好诗可读。傅抱石、李可染都不能诗。大画家而能称诗人者,齐白石、徐悲鸿等数人而已。徐悲鸿的诗,试举《题墨猪》:

少小也曾锥刺股,不徒白手走江湖。乞灵无着张皇甚, 沐浴薰香画墨猪。

徐悲鸿心有所感,能出口成章。他见到画家,可以当场写诗相赠,如《赠谢稚柳·玉岑》:

玉岑稚柳难兄弟,书画一门未易才。最是伤心回不寿,大郎竟折玉兰摧。

《赠赵少昂》:

画派天南有继人,少昂花鸟实通神。秋风塞上老骑客,灿烂春光艳羡深。

《赠齐白石》(四首录一):

烽烟满地动干戈,缥缈湘灵意若何。最是系情回首望,秋风袅袅洞庭波。

虽是应酬之作,但诗味颇浓。当时画家能如此者,十分鲜见。但徐悲鸿在贯彻他的“写实论”“素描论” 时,也确实忽视了另一面,否则,他的影响就应列为第一了。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不知研究家们看出来否。这就是我写《徐悲鸿》一书中所提到的:徐悲鸿一生提倡“写实”,提倡“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并严格地要求他的学生必须如此,但他最欣赏的画家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张大千等等,却恰恰不会画素描,也不是以素描为基础,也不是以写实为特征。这问题我已提出很久,希望有专家深刻地研究一下。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周志文:人间的孔子严晓星:漫谈金庸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毕淑敏读者见面会徐新对话刘成谢宇教授系列演讲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旧影新说明孝陵》|《光与真的旅途》|《悲伤的力量》|《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传奇中的大唐》《理解媒介》|《单向度的人》|《陪京首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九王夺嫡》|《乡土中国》 |《白鹿原》|《冯至文存》|《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湖中之云》|《社会变革的棱镜》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