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中最值得学习的一件,情感饱满、用笔严谨,值得学一生
“书圣”王羲之虽然已经没有真迹传世,但世人仍然可以通过唐、宋等朝代的摹本、拓本一睹其字风采。唐太宗李世民曾命褚遂良从宫中所藏王羲之真迹中精选几十件,汇编成一卷“草书宝典”,它就是《十七帖》。
后人将它作为学习王羲之行草的“不二之选”,宋代黄伯思称赞它:“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也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
据唐人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页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煌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级成卷。”全卷共包含29帖,时间跨度达14年,是他与好友周抚之间的通信。
与羲之其他行草书相比,这些作品用笔更为自然,情感也极为真挚饱满,心手合一,字字俱佳、如果将《十七帖》中所有作品再做一评选,选出一件情感最真挚、用笔最精微,最令人感动的作品,那《积雪凝寒帖》无疑是最优选。
《积雪凝寒帖》共6行、64个字,释文为:“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翻译一下就是算算与您分别的时间,已经二十六年了,虽然常有书信往来,但不能化解思念。看到您寄来的两封信,更加叹息感慨。最近积雪未消、天气严寒,五十年来少有。想必近来如常,希望来年的夏秋再次收到您的来信。思念之情,不知道怎么用言语表达了。
我们不妨想一想,能有一位二十多年书信往来、互送衷肠的好友,是多么的难得。再看看书法,明代安世凤评价:“羲之《积雪凝寒》帖六十三字,表里莹润,骨肉和畅,有法有致,最为合作。”
用笔细腻精谨,笔路清晰可辨,绞转、蓄力、衄挫一气呵成、处理丰富。笔画遒劲多姿、牵丝引带,顾盼生姿、呼应得宜。结字奇宕多姿,因字赋形,虽字字独立,但气势贯通,衔接、起收非常连贯。
《积雪凝寒帖》在《十七帖》中容易被其他法帖抢了“风头”,但它非常值得我们好好临摹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