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广东美术馆展览上新,解密珍贵艺术品如何“重生”

3 已有 91 次阅读   2024-07-26 09:51
广东美术馆展览上新,解密珍贵艺术品如何“重生”
南方Plus客户端 2024-07-23 08:01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如何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7月23日,“跨越时空的守护——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题展”在广东美术馆二沙岛馆区开展,共展出40余个来自中山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广州美术学院、清华海峡研究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等8家机构的修复案例,涵盖油画、中国书画、陶瓷、雕塑、壁画、古籍文献等多种类型。
展览海报。
这也是今年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成立后,广东举办的首个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题展,为华南地区特别是大湾区业内各机构间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初步平台,也向公众展示了艺术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价值。
罗丹《思想者》修复对比。
“这些经由修复师之手得以‘重生’的艺术品,是当代留存给后世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艺术品,亦是赓续文脉所在。”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期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关注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让珍贵艺术品得以代代相传。
中心成立▶▷将注重针对华南地区特点开展专业研究
黄永玉国画《鹤来》、黎雄才的《西樵雨后》、胡一川油画《挖地道》……走进广东美术馆二沙岛馆区一楼展厅,大师名作熠熠生辉,这些历经几十载岁月的作品,依然色泽亮丽,仿若新就。展览将修复师们对珍贵名画的修复过程娓娓道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护展现在公众面前。
黎雄才《西樵雨后》。
四大展厅,从“揭示油彩的秘密”“重现国画的光彩”“溯古求新的技艺”“透视立体的世界”四个视角,呈现了不同领域的修复案例,讲述了修复师如何将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尽可能还原艺术家的初衷和审美,延续艺术品的生命。
“很多人不知道,除了展陈、收藏和公教,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也是美术馆应该承担的重要文化使命。”王绍强解释道,要真正做好这一系统性工程并不容易,既需要有扎实的文史素养、传统技艺和美术功底,也需要掌握理化专业知识、现代科技和设备仪器的使用。
对于广东而言,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同时也是岭南美术生发地,这片热土拥有着丰富而绚丽的艺术品资源。
但岭南的地理气候条件也为艺术品保存带来了一些特殊难题,如艺术品的防潮、防霉、防虫等问题。广东的艺术品修复师如何根据本地气候环境,“因地制宜”研究出一套适合岭南地区艺术品保护、修复“独门秘籍”?长期以来,华南地区还缺乏一个专门负责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研究的专业技术机构。
为填补这一空白,今年,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成立,聘请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王颖生担任中心项目负责人,对标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平,打造华南乃至大湾区艺术品修复和保护工作的高端平台。
前沿引领▶▷修复水平在全国美术馆走在前列
有别于一般的博物馆、图书馆,广东美术馆充分发挥策展优势,用多种视觉手段将一段段艺术品和文物背后的修复故事娓娓道来,特别策划了此次修复专题展,让艺术品背后“跨越时空的守护”浮现观众眼前。
大小不一的刻刀、刷子、喷壶,摆满展架的各色颜料,甚至还有手工制作的道具……三号展厅“溯古求新的技艺”里,复刻了一张广东美术馆修复师的操作台。
“古籍修复工作的根本原则就是‘整旧如旧,保持原貌’。”广东美术馆修复师郭慧将传统的造纸方法运用在了古籍修复中。而为了还原旧画的年代感,广东美术馆修复师黄浩星在修补时会亲手制作趁手的工具。
目前,广东美术馆艺术修复部共有6位修复师,可以开展中国书画、油画、古籍文献、陶瓷器物四类艺术品的修复。其中,既有做传统书画修复几十年、手艺一流的老师傅,也有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成归来,专攻油画修复的年轻修复师。
汤小铭《悠然》修复案例。
与博物馆文物修复师、图书馆古籍修复师不同,美术馆的艺术品修复师要具备深厚艺术素养、多学科综合技能,读懂百年千年前画家的绘画用意,恢复艺术品“神韵”,让它们重获“新生”。
艺术修复部主任刘端玲告诉记者,广东美术馆自1997年建馆以来,就非常重视艺术品的保护、修复及相关科研工作,是国内较早推动艺术品保护和修复的美术馆之一。2017年,“广东美术馆藏品保护与修复科学检测室”成立;2019年,馆方专门设立艺术修复部,将艺术品保护与修复工作从典藏部分离出来,进一步提升藏品保护和修复的规格和力度。
经过多年努力和积累,广东美术馆现已拥有一批基础检测与修复设备,设有中国画装裱修复室、油画修复室、古籍文献修复室、陶瓷器物修复室、科学仪器实验室和作品修复拍摄室,成功修复过李铁夫、冯钢百、关山月、司徒乔、汤小铭等一批画家的重要作品,在艺术品保护与修复技术实践、实验室运作及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修复水平在国内美术馆中走在前列。
展览海报。
2017年,广东美术馆接收了省政府下属几大宾馆收藏的名家字画作品700余件,并联合广东本地修复力量,进行了文物级标准修复,让这批涵盖20世纪中国画坛几乎所有重要流派、时代特色鲜明的名作得以重焕生机。二号展厅“重现国画的光彩”,集中展出了其中10件画作的修复案例。
“广东美术馆是国家重点美术馆,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的重要收藏机构,有责任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华南地区艺术品保护和修复工作。”王绍强说。
精专发展▶▷搭建大湾区艺术品修复重要平台
今年5月,全省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落成开馆,为广东美术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为进一步做好艺术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契机。
“我们一直在思考二沙岛、白鹅潭两个馆区的发展定位,思考如何挖掘培育美术馆的新质生产力,为广东美术、文博事业注入新动能、新活力。”王绍强介绍,广东美术馆将形成“一馆两区,错位发展”的新格局。此后,馆方将把国际性、全国性的大展以及品牌展览、现当代展览主要放在白鹅潭馆区;二沙岛馆区主要关注20世纪以来的岭南名家名作,以及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
陈逸飞《仕女肖像》修复前(局部细节)。
陈逸飞《仕女肖像》修复后。
为扩大、规范、提升艺术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研究环境和工作条件,二沙岛馆区还将计划进行设计改造,同时加强引进艺术品修复领域高端人才和专业队伍。依托广东美术馆成立的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将成为有力抓手。
此次专题展的“小试牛刀”,该中心便与8家机构促成了合作。“这是一个开始。”刘端玲说,“希望借这次展览,让社会各界看到国内各大专业机构对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最新探索,探索未来更大范围的深度合作。”
“我们成立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更多的是想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实践探索的平台,推动国际国内特别是大湾区各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的联动互通。”王绍强透露,中心未来还将积极推动与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艺术文博机构的合作交流,在推动华南地区艺术品预防性保护、艺术品修复技术提升、艺术品修复人才队伍建设、修复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普及公众对艺术品修复的认识和重视上,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艺术,服务社会。
展览期间,广东美术馆还将主办“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题研修课”,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为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专业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师生和社会人士授课。此外,还将组织“与修复师一起看展览”“寻找修复的痕迹”等多场公共教育系列活动,旨在唤醒市民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采写】南方+记者 王涵琦
【图片】主办方供图
【作者】 王涵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