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王羲之爱子王献之,虽然书法造诣极高,但为何要自残与离婚呢

3 已有 53 次阅读   2024-08-02 18:47
原创 王羲之爱子王献之,虽然书法造诣极高,但为何要自残与离婚呢
洞鉴史书 2024-08-02 10:45
王献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最喜爱的第七个儿子,他因书法造诣极高与其父合称“二王”,可是后来,他却接连发生自残与离婚二件怪事,下面就来揭秘这事件的前因后果,题目为:
王羲之爱子王献之,虽然书法造诣极高,但为何要自残与离婚呢?
一.才气超人,婚姻美满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生于公元344年。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他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才华气度超过时人。他继承父亲衣钵,特别爱好书法,且艺术造诣和修为在众兄弟之中为最高,因此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还有“小圣”之称。
由于出生于王家这样的百年世家大族,耳濡目染、诗书浸淫,让王献之长成了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正如《世说新语》中记载余嘉锡对他的评价:子敬赏井丹之高洁,故其为人峻整,不交非类。即王献之不仅多才多艺,而且相貌英俊、举止文雅,堪称是海内闻名的国民帅哥。他虽然生得风流倜傥,但用情却非常专一。
王献之的婚姻虽也是门当户对的选择,却是非常美满、惹人羡慕。因为他迎娶的是自己的表姐郗道茂。王家与郗家乃是姻亲,王献之之母郗叡便是郗家的女儿。郗道茂颇有才学、性情温婉、轻盈灵动,充满情趣。二人自小就相识,可谓青梅竹马。如今亲上加亲、结为秦晋之好,更是情投意合、风情无限。
二.书法成就突飞猛进,并列甚至超过父亲
在艺术氛围特高的家庭里成长,又得美满姻缘,让王献之的书法成就突飞猛进,且有所创新。他幼年随其父王羲之学习书法,得其笔法,后又学习张芝,在此基础上,对前人书法进行大胆变革,创造出了一种不拘六书规范、且非常流便的“破体”。
王献之学习张芝,主要是效法其字字贯通的气势,且变革发展了张芝的草书,即省并点画,务求简易,便于书写和血脉贯通。同时他又变革其父的草书,主要用“极草纵之致”,极力发挥“一笔书”的笔势。他笔下的草书既有别于张芝,又有别于王羲之,自成一家。
在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内,王献之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亲王羲之。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将四贤(另三位是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一度推王献之。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当时几乎成了王献之的天下。
宋人米芾主要向王献之学习。现代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王献之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其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15字,绢本。他的《中秋帖》行草,共22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乾隆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三.婚姻遭破坏,自残与离婚
正当王献之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之时,他的婚姻却横遭皇权干涉。因为才貌双全的王大公子,被当朝的公主惦记上了。这位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是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女儿。她先是嫁给了大司马桓温之子桓济,后桓济因参与谋反叛乱而被流放,新安公主与其离婚。恢复自由身的公主,倚仗太皇太后的宠爱,准备另择夫婿。
缺德的新安公主一直仰慕崇拜王献之的人品才学,尤其对他的草书,更是无比痴迷。于是,在明明知道对方已经有妻室的情况下,她依然我行我素,在太皇太后面前表示,非王献之不嫁。王献之本就无心仕途,与妻子郗道茂又如此情深义重,他怎会愿意停妻再娶、高攀公主。所以王献之数次推辞,拒不接受这桩婚姻。
可平时骄纵已久、刁蛮成性的公主,对王献之却志在必得。而对方的一再推拒更是助长了她的征服之意、获胜之心。王献之被逼无奈,想出了一出“苦肉计”。他自残双脚,以“跛足,不堪匹配公主”为名,想让公主厌弃自己、打消下嫁的念头。然而刁蛮任性的新安公主这次却深情款款、不为所动,坚称:你就是瘸子我也要嫁。并且去求太皇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下诏王献之迎娶新安公主。
孝武帝耐不住姐姐的软磨硬泡,于是便下诏给王献之,让他跟郗道茂离婚,然后跟公主成亲。王献之实在没辙,只能忍痛与郗道茂离婚,随后又将公主娶进门。郗道茂伤心欲绝,因为此时父亲郗昙已死,所以离婚后只好投奔伯父郗愔,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郗道茂余生再未改嫁,带着对王献之的深深思念,最后郁郁而终。
王献之虽然被迫跟郗道茂离了婚,但对她仍是时时牵挂,甚至都到了被思恋弄得要发疯的程度。为了能跟前妻保持联系,王献之便以亲戚的名义,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便通过信函对郗道茂倾诉衷肠。这种信件的数量并不在少数,其中有一封被“有幸”收录在《淳化阁帖》中,让我们可以从中一窥王献之对郗道茂的思恋之深。
王献之在信中说,我跟表姐情深意笃,即使天天腻在一起,也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那种额头触着额头的甜蜜,真是让人无不怀念。可惜天不遂人愿,正当我们准备白头偕老时,竟会被人强行拆散。自从分离后,我的内心惆怅至极,什么时候才能从早到晚都见到表姐呢?因为对表姐难以忘怀,我天天以泪洗面,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还要过多久,想来真是令人气绝。
公元386年,年仅43岁的王献之病故,在他病重时,请道士主持上表文祷告,本人应该坦白过错,道士问王献之一向有什么异常和过错。王献之说:“想不起有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总之,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虽然艺术造诣极高,但因当时的封建皇权干涉其美满婚姻,所以他首先用自残方法试图断绝对方念想,在未成功后只得与爱妻离婚,被迫接受皇命娶新安公主,最终忧郁成病早逝。
王献之的坎坷经历启发我们:在腐朽的封建制度下,连才子佳人的婚姻都得不到保障,甚至会造成他们过早陨落,酿成人间悲剧。我们应该珍惜现代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努力奋斗。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