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原创 苏轼的这幅书法作品,差点被溥仪弄丢,博物馆为之寻找了30多年

7 已有 164 次阅读   2024-08-05 20:12
原创 苏轼的这幅书法作品,差点被溥仪弄丢,博物馆为之寻找了30多年
司明岩 2024-08-04 12:16
在中国文坛上,苏轼的名字无疑是响彻古今的。这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巨擘,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绘画,都达到了顶尖水平。他被誉为历史上最全面的文人之一,这一评价也并非过誉。然而,尽管苏轼的名声远扬,他留下的书法作品却相对有限。1982年年底,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苏兴钧得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著名书法家金意奄来信告诉他,在吉林市一位教师家中发现了苏轼的墨宝《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
苏轼的这幅书法作品极为珍贵,由两篇文章组成,《洞庭春色赋》完成于公元1091年,《中山松醪赋》则于公元1093年问世。苏轼自述,在被贬岭南的途中,路遇暴雨,停留在襄邑时,便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两篇赋。然而,由于时间久远,再加上王朝更替的动荡,苏轼的墨宝流传有限。这幅作品曾进入清廷内府,《三希堂法帖》中有其刻本。然而,在伪满洲国覆灭时,这幅珍品下落不明,许多人认为它仍然留在吉林。
吉林博物馆一直未曾停止寻找,曾公开征集,却始终未能得到真迹。直到金意奄先生提供线索,苏兴钧先生亲自赶到吉林市,并找到了墨宝持有人刘刚先生。刘刚先生是一位中学教师,他表示,这幅书法作品是他父亲在解放前在吉林市的书摊上购得的。如果是真迹,他愿意无偿捐献给国家。这使得苏兴钧先生非常激动,他立即从长春赶来,见到了刘刚先生。
这幅《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的笔意雄浑有力,姿态闲散典雅,潇洒飘逸,结字却很紧凑,完全符合苏轼书法的“结体短肥”。众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苏轼真迹。更为关键的是,作品上除了苏轼自题后记外,还有元、明、清历代名人的题跋、书札,显然流传有序。这幅作品堪称无价之宝,是中华文物的瑰宝之一。
根据国家政策,吉林省博物馆向刘刚先生颁发了奖状和奖金,对提供线索的金意奄先生也予以物质奖励。虽然这与文物本身的价值相比微不足道,但同样是对无私慷慨精神的褒扬。正因为有了无数像刘刚先生这样的捐宝者,中华文物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苏轼的书法作品中,这幅《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尤为特殊。它是由两篇赋合而为一,前一篇行书二百八十七字,后一篇行书三百十二字,再加上自题十行,共计六百八十四字。从字数上看,这是苏轼作品中最多的。同时,因为苏轼书写时已经五十九岁,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书写时注入了独特的情感,也是公认的佳作。王世贞曾夸赞道:此不仅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结构谨密,毫无笔误,当是眉山最上乘。然而,在流落民间的这些年里,尤其是在被收藏之前,它的卷前隔水、引首被人撕掉,可能是害怕太过引人注目。尽管有些残缺,但毫无疑问,这是国之重宝,也是吉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苏轼的《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的流传经历了波折,但最终被寻回并归入博物馆收藏。这不仅是对苏轼文学艺术的珍贵遗产的保护,也是中国文物传承发展的生动写照。这一过程不仅彰显了吉林省博物馆的不懈努力,也凸显了民间力量在文物保护中的积极作用。这也应当成为全国范围内文博事业的榜样,激发更多人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关注与热爱。
在如今的文物保护与传承中,我们不仅仅需要依赖专业机构,更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让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的行动中。每一位拥有文物的人,都是文化传承的一份子,都有责任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正如刘刚先生愿意将苏轼的书法作品无偿捐献给国家一样,每个人都可以为文物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体而言,苏轼的《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的重现,不仅是苏轼文学艺术的珍贵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中国文物传承发展的生动写照。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专业机构的努力,更是广大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继续共同努力,保护好中华文化的瑰宝,让这份宝贵的遗产传承千秋。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