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这就是被世人赞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一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已故妻子沈九娘的思念之情。而明清时期弹唱的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风流韵事,其实是坊间乐师编造杜撰的,完全是盗用唐寅的名声在外赚些赏钱。
由于唐寅的声望,听众的猎奇心理,加之杜撰的故事确实精彩,广为流传后听众也就信以为真,实则是对唐寅的诽谤,和这对恩爱夫妻的不敬。真实的唐寅文采风流,但人品绝对正派,一生饱读诗书、精通书画,可惜造化弄人,命运坎坷,早年痛失爱妻。
爱读书的才子
唐寅,1470年3月6日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字伯虎,号六如居士。
唐伯虎和古代学子一样,年轻时就抱着科举考试,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愿望。他天资聪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
父亲唐广德看出儿子是可造之材,为唐伯虎能够安心读书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生活上能省则省,将省出来的钱买书给唐伯虎学习。唐伯虎也很懂事明事理,自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这好读书的习惯伴随了唐伯虎一生。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这首唐寅深夜苦读,感慨写下的《夜读》一诗,正好描绘了诗人寂静无声、昏暗灯火下苦读冥想的场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化二十一年,唐寅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再次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入京参加会试。或许是天妒英才,唐寅入仕的愿景也就此为止。
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入狱
弘治十二年,朝廷举行会试,程敏政担任主考官。考生徐经心术不正,贿赂程敏政的家僮,骗来了会试的考卷。
当年的考题出得极为冷僻,唯有唐伯虎与徐经答得有条有理,且文采飞扬。落榜考生告发考题泄露一案,皇帝勃然大怒,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打入大狱。
徐经在狱中被严刑拷打,招架不住,供出买通家僮泄题一事,并诬陷唐伯虎也看了考题。后来,徐经良心发现,说诬陷唐寅是屈打成招。皇帝下诏“平反”,释放程敏政和唐伯虎,并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个小官。
唐伯虎引以为耻,没有上任。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才子佳人,黄粱一梦
一场游戏一场梦,科举之路断了以后,唐寅更是放浪不羁,但他的才华也是在此后大放异彩,绘画技术更是鬼斧神工,行云流水。唐寅完全挣脱了封建制度对文化的束缚,下笔惊鬼神。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一首《桃花庵歌》成了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后的的心路写照。这首诗中处处彰显着唐寅狂放不羁的豪迈,看透人生无奈和失落后的洒脱。也是在唐寅这段最黑暗的日子里,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沈九娘。
沈九娘,明朝弘治年间苏州名妓,长相端庄文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过人。
九娘很敬重唐寅,为了使唐伯虎有个绘画的良好环境,她把妆阁收拾得十分整齐,细心地给他洗砚,调色,铺纸。唐寅落魄潦倒之时,遇到懂自己的佳人,深为感动。此后,他画的美人大都是从九娘身上感受领悟到的风姿神采。
天长日久,两人产生了浓烈的爱情,很快结为夫妻。两年后,九娘生了个女儿,取名桃笙,这名字就取自唐伯虎在苏州自建的住所桃花坞。
婚后,唐伯虎以卖画为生,生活困窘,有时连柴米钱也无着落。九娘苦心操持着这个破败不堪的家。九娘终因操劳过度病入膏肓。唐伯虎虽尽力服侍九娘,且将诗画搁下,终无力回天。
1512年冬至前,九娘紧紧握着唐伯虎的手,说道:“承你不弃,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尽我心力理好家务,让你专心于诗画,成为大家。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听完就离开了人世。唐寅悲恸不已,泪如雨下。
一代才子佳人,终成黄粱一梦,不复再来!沈九娘死后,唐伯虎再也没有继娶妻室,晚年皈依佛法,号称六如居士。
小结
六如居士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早已看透人生,最终在穷困潦倒中含笑而去,去陪伴早在天堂为他洗砚、调色、铺纸的九娘。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