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发展,呈现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时代特征。中原、西蜀和南唐为绘画中心,名家辈出。山水画技法创新,如荆浩、关仝的北方山水与董源、巨然的江南山水。花鸟画以黄筌、徐熙为代表,形成“富贵”与“野逸”两大派别。宫廷画亦繁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传世佳作。五代绘画承上启下,为宋代绘画高峰奠定基础。
董源是五代十国中南唐国管理皇家苑林的小官员——北苑副使,工作量不大,业余画画的时间较多,但是由于他的官职低微,画名不高,史料没有他的生卒记载,只是晓得他是洪州钟陵(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字叔达,所以后人又称他为董叔达、董北苑。首创“披麻皴”技法,被誉为“南派山水鼻祖”。
五代 董源 江堤晚景图 台北故宫藏
五代 董源 龙宿郊民图 北京故宫藏
董源的山水画有两种形式,前期青绿,后期水墨。青绿着色的这种画是大唐李思训传下来的,耗时费力,画者很少。董源年轻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画了不少青绿山水(如上两图),北宋《宣和画谱》就说他的青绿山水“景物富丽,宛然有李思训风格”,当时的人也“止(古文中,止通只)以着色山水誉之”,就是说,董源那个时代的人只觉得董源的青绿山水画还不错。但不管董源咋个努力地去精耕细作,“五日画一石,十日画一水”,始终进不了南唐国家画院。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后世文人对进了南唐国家画院的画家,哪怕画得再好,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比如卫贤、赵干等;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董源才放弃了对李思训青绿山水形式的追随,开始以水墨来画自己的主观感受。
五代 董源 潇湘图 北京故宫藏
五代 董源 潇湘图 局部
实际上,这一转变真正让董源在画史上立住了脚,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董源的水墨山水画是在王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流传至今的有《龙宿骄民图》《萧湘图》《溪岸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夏山图》等等。其中《萧湘图》最具代表性。这幅画山峦平缓连绵,山下江水浩渺,林间雾气弥漫,将江南夏天的丘陵,天水间的草木展现得无以复加。整幅画的前半部是水汀沙洲、荒疏芦苇的风景,一条小船正驶向江岸。小船上端坐一位红衣主宾,前有侍者呈跪式,后有侍者执伞,船头船工顺篙撑船,船尾船工摇浆掌舵,画面动态之感令人揣摩。而具有叙事性的画面描绘,则是岸上迎船的人们纷纷拱手相迎,浑然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潇湘会友图。画面的后半部是平缓起伏的山峦,疏林处隐现几处房舍,沙汀苇渚间几只渔舟往来隐约,给空寂的江面增添几分意趣。饶有劳作景致的是江对岸的围网捕鱼场景,给人一种陶醉在江南渔歌中的生活气息。
五代 董源 寒林重汀图 日本西宫市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
董源是南方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与北方画派不同的是:山石轮廓不作突出的主干线条,也不用刚健方折的笔划,很少画奇兀的大山,极少大面积用浓墨。用笔圆曲柔浑,用墨清润淡雅,多采用披麻皴,并在皴后用墨破之(即用淡墨渲染其深凹处,此法乃董源所创),多画平远山峦,山顶多作矾头(山水画中山顶的小石堆),山下多碎石或平沙浅渚,具苍莽之气,给人总的感觉是淡墨轻烟、温雅柔和、平淡天真、缥缈轻逸而不外露刚拨之气。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太述原法,皆臻妙理。大体源(董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景。”米芾在《画史》中也说:“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比也。”至元代,鉴赏家汤垕(hòu)列董源为山水画三大家之一,黄公望尊董源为山水之冠,自此地位不衰。到了明朝,董其昌更把董源的画称为“无尚神品”、“天下第一”。实际上,同一时期李成、范宽的画单从技法上来讲并不在董源之下,但董源画中所包涵的文化内涵是李、范所不及的。
五代 董源 溪岸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董源的画在宋朝以后成为文人画的标准。巨然、刘道士是其弟子,米芾更是在吸收了董源技法的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元代的赵孟頫、高克恭、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几乎都是从董源那里演变出来的。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五代 董源 夏山图 上海博物馆藏
五代 董源 龙宿郊民图绢本 台北故宫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画芯1 绢本
五代南唐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全卷)绢本 辽宁博物馆
五代 董源 潇湘图卷 画心 绢本
五代 董源-溪岸图绢本
五代 董源 潇湘图卷 全卷 绢本
五代 董源 潇湘图卷
优秀的人物不会被埋没,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命名的 310 多个水星环形山的名称中,有 15 个环形山,是以我们中华民族的人物名字命名的。其中之一,就有我们的“南派山水鼻祖”,董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