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大美为真》 专访中国当代人物画家郑清珍

4 已有 19 次阅读   7小时前
《大美为真》 专访中国当代人物画家郑清珍
人物画研究 2024-11-15 22:48
我初次邂逅郑清珍先生的绘画作品,是在2021年。郑清珍先生那为人谦逊低调、待人亲切和蔼、言辞温润如玉、举止散淡从容的高洁品性,给我留下了美妙绝伦的印象。他凭借独特的视角、传统的笔墨技法、全新的表现方式,融汇现代人的审美意趣,令其画面展现出浓郁的现代意蕴和水墨情韵,呈现出清新的自然之美,令我心潮澎湃,沉醉其中。
在这数年之间,我屡屡关注郑清珍先生的人物画作,且不止一次觉得,在当下中年一辈的人物画家中,他堪称独树一帜。我本不敢贸然作出此般类似于学术判断的“认为”,然而,在这几年观赏众多人物画展以及我有限的阅读历程中,我认真地加以比较、剖析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传统脉络以及诸家风貌之后,我坚定地认为,郑清珍先生的新水墨人物画已然达到风格基本成型,并且艺术品位颇高的境界。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伊始,水墨人物画历经漫长的历史演进,持续探寻着突破前人的路径。与此同时,为了更进一步超越往昔的成就,已呈现出多种发展取向。然而,从古至今,水墨人物画的与时俱进始终绕不开两个核心议题:其一,如何卓有成效地拓展精神内涵;其二,怎样以崭新的方式化解笔墨与造型之间的矛盾。若不寻觅出统一笔墨与造型的新途径,既难以开辟新的意蕴与境界,也难以在各领风骚的古今画家中立足。
正是基于此般意义,当众多人物画家投身于写实人物画的创作之途时,他们注重写实造型,将西画素描结构与白描的平面性相互融合,同时运用西画的光影和色彩,以强化中国画的表现力。虽说刷新了视觉样式,然而不少作品偏离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与笔墨意旨。故而,其作品形式大多落入俗套,境界相似者为数众多,主要缘由在于画家未能以独特的视角去洞察和体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新颖的艺术手法去描绘人物形象。
在创作之时,他果敢地用水用墨,果敢地进行取舍,毫无拖沓之态,着重强调书写物象的精神内涵。仿若有一种奇妙的生命张力在牵引着,他将水墨的效用发挥到极致,褪去了繁杂的服饰描绘,淡化了多彩的颜色渲染,注重笔情墨韵以及整体的塑造。如此一来,线条的凹凸、虚实、转折、节奏全然凭借水墨的自由流淌加以描绘,展现出画家创作时精神的松弛和无我的入境之态。
诚然,郑清珍先生始终维持着令人称羡的“自由状态”,向来是由心性与兴趣左右着行为,他切实将自己解放了。从他的每一个人物、每一道眼神、每一棵树木、每一座山峦,以及每一条线条、每一笔皴擦、每一块墨团、每一片颜色之上,都能够生动地传递审美功能的充分施展和笔墨契合精神信息的完整表达,并且对于美的观察和感受力极为敏锐,捕捉人物神态精准传神。正因为如此,历经多年对笔墨技巧的反复磨砺,郑清珍的人物画逐步形成了颇具时代气息的个人风貌,呈现出如下三大美学特征。
其一,水墨精神的开放性呈现。依我之见,郑清珍新水墨人物画的这种开放性,一则体现在图式方面,二则体现在水墨层面。图式方面的开放性意味着郑清珍的这些新水墨人物,与大多数画家笔下传统的人物图式存在差异。他果敢地采用或满构图,或大片留白的图式,由此使得人物与命运、性格能够得到深度的探寻,同时融入了更多属于自身的感悟加以理解;水墨层面的开放性,是指郑清珍笔下的古代高士、古代仕女和现代人物,并非展现那种浅层的生活现象和民俗风情,而是经由笔墨的再度创造,让人物的内在性格形象获得深度的淬炼,使人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体。这一点在刻画惠安女系列作品时尤为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它全然不同于古代仕女系列那种唯美的笔墨韵味,并与之拉开了差距,运用举重若轻的艺术手法,恰如其分地赋予水墨以全新的内涵。
其二,没骨渲染的装饰性意韵。近些年来,郑清珍先生并不满足于既有的成就,有意探究浙派意笔人物画的精髓所在,陆续推出一批以“没骨渲染法”作为主要色墨语汇的作品。
郑清珍的没骨渲染,着重突出水墨的自主渗化成效,在大块面的泼洒进程中,水墨于笔锋指使范畴之外惯性冲涌,妙处在于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看似无骨实则筋力暗藏,水墨的内在肌理并未被急速的自主渗展所遮蔽停滞。那些受笔力所遥控的水墨,沿着丰富且敏感的宣纸,肆意渗延。在此过程里,形成了斑斑驳驳的画面肌理效果,将装饰性融入写意性之中,为画面的整体氛围徒增了一种冷逸的气格,更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其三,画面构筑出诗化之境。郑清珍先生汲取了焦作的佳山秀水之妙,将山水与人物有机融合,自然天成且别出心裁。他对于树的处置,景的安排皆极为新颖,进而增大了人物画的环境空间,丰富了内涵,拓展了画境,提升了作为人物画的艺术魅力。其次,郑清珍画作里的人物、山水、林木等物象的造型,通常不拘泥于对物象品类原形的模拟,而是致力于意象的塑造和神情的展露,神与物相游,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再次,郑清珍的人物画,于绘画经营的进程中,以小人物大环境的形态,通过恢复人物在大自然中的生动关联,不但在饱满充实中展现了生命状态的鲜活,并且在色彩的运用方面,画家从不被客观景物所束缚,而是以情赋彩,借色抒情,高雅单纯的基调,在烘托渲染如诗般的意境氛围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营造出深邃的大美之境。
作为一名新水墨人物画家,于传统底蕴深厚、画家众多的人物画领域,能够觅得契合自身的位置,已然难得,以鲜明的个性语言为当代人物画坛增添一道独特的景致则更为可贵。
郑清珍先生恰是以这般难能可贵之处引发了我热切的关注。虽说他对于水墨本体艺术语言的探索仍在进程之中,然而我认为,凭借其敏锐的眼光以及持续的修为,必定能够处理好笔墨与造型、传统与现代、结构的严谨与笔墨的写意等艺术本体问题,必定能够化解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艺术创作本体之间的矛盾,必定会关注生活,聆听百姓的心声,感知对象的心灵,此乃其艺术创作的无尽动力。故而,我敢断言,假以时日,郑清珍先生的写意人物画,定然会有非凡的展现,直至高峰矗立!(王斌)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