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关良——纯真的心稚拙的画

6 已有 8976 次阅读   2011-12-26 17:25   标签office  齐白石  郭沫若  小孩子 

像孩子那样画画

  不知多少次听到有人疑问———关良的画有什么好,像小孩子画的那样。这问题很难回答,有的说,许多人说好啊!连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大文学家都为他题画,说好!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大画家都与他相互品题赠画呢!要是国人说的不算,还有,德国人主动为他出画集并付与丰厚稿酬,中国画家有这待遇的,仅有齐白石和关良。你敢说不好!有人干脆就说,有名就好,值钱就好!其实,这些说法只说出了画好的结果,好在哪里还是不甚了了。还是问题本身就给出了答案———好在像孩子画的那样。

  这倒不是像老莱子娱亲的那种让人恶心的假孩子,而是对艺术痴迷的赤子之心。可以说,关良的画是玩出来的。他17岁随二哥去日本,不学热门的化工专业,硬是报读好玩但就业机会渺茫的美术。后来从藤岛武二学画,课余就学小提琴,当然不是为了考级啦,就是贪好玩呗。三岁定八十这话一点也不假,关良小时候在南京,爱到两广会馆看京剧,这就注定了他一生玩京剧、画京剧。不是一般的票友而是拜师学戏,买回髯口、马鞭、靴子,吊嗓子、摆功架,来真的。这样画京剧和拿照相机拍几张剧照回来画的,自然是大有区别。要么不玩,玩就玩得精,深入其中,寻根究底是关良的态度。他的油画受现代派影响,不仅在技法形式上,主要还是在理论和观念上的。他说:我们若是认识了现代绘画的理论与现代精神的话,那时是绝对不会误解现代艺术,毒骂现代艺术的。一个画家是要有充分的教养的,尤其是在现在来说,不然他是一个工匠。这话很温和地批评了那毒骂现代艺术的大画家。关良就是这样一个有教养的好好先生,完全沉醉在艺术世界里,他的画里表现的,就是他所有教养的总和。

  在风雨飘摇,危机四伏的中国社会,将艺术工具化去达到某种目的成了大部分画家追求的时候,关良的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态度是要受到质疑的。1934年他参加广州市美展的两幅油画就受到批评:《海滨》是悠闲生活的写照和理想。《母与子》是个人生活的印象,缺少了时代意识,没有看见路边的饿殍,没有听到帝国主义的炮声。只是关在与世隔绝的画室里过着梦幻的生活。我不知道关良有无读过鲁迅致李桦的信,鲁迅的意见也并非圣经,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关良的选择。现在有许多人,以为应该表现国民的艰苦,国民的战斗,这自然并不错的,但如自己并不在这样的漩涡中,实在无法表现,假使以意为之,那就决不能真切,深刻,也就不成为艺术。所以我的意见,以为一个艺术家,只要表现他所经验的就好了,当然,书斋外面是应该走出去的,倘不在什么漩涡中,那么,只表现些所见的平常的社会状态也好。

  关良是幸运的,抗战期间,郭沫若等一批文化人支持他在成都办京剧人物画展,卖了画有钱去考察山胜古迹。20世纪50年代,苏式美术一派独大的时候,他却有机会与李可染带着水墨画访问德国。虽然,文革中他也受到冲击,将自己心血之作用水泡烂冲进厕所里。但比起许多在漩涡中的画家幸运多了。

  当艺术不堪功用重负的时候,艺术家就要挣脱羁绊,企图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表达,追求艺术的本体。显然,完全不受任何条件约束的艺术恐怕是没有的,但是,只要有艺术存在,这种没有终极目标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如果我们也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画,相信会离艺术的本质近些。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