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个人展厅] 为《丹青天地》作序

9 已有 6076 次阅读   2012-07-05 11:50   标签丹青天地  杂志  主编  赵春秋  南山子 
小编推荐

《丹青天地。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王乘艺术工作室写生作品集》封面设计

                  赵春秋

    在中国画语境中,写生就是“师造化”。早在唐代,画家张璪就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这个理论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很多画家奉为圭璧的至理名言。“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以自然造化为师传达心中感悟,是中国画家创作的最高境界之一。写生就是循自然大造之规律,绘自然物象之体貌,写天地万物之生动生趣生意。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对写生有着更为具体的要求,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即是对写生所作的基本审美要求。

从古人的论述、著作和作品中来窥古代的中国画写生,研究古代中国画家写生及其精神,研究中国画写生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中国画写生经历了一个时间跨度,从荆浩开始发展到中国文人画兴盛之时的黄公望“皮袋内置描笔”,到明代王履十上华山而做的《华山图》,再到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直至李可染的“为祖国河山立传”及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描画”。其内容整个中国绘画体系中不断得到加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中国绘画传统写生精神,融合现代多元语汇,赋予国画写生以新的意义,无疑会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有一批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画家在身体力行的前提下,为此积极鼓与呼,特别是李可染先生,发展了乃师黄宾虹先生的写生思想,将对景水墨写生发展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独立的绘画表现方式,并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艺术家。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王乘艺术工作室,继承和发展了可染先生的写生思想,在正规的院校教学中,以山水画为切入点,以传统绘画技法在写生当中的运用为基本教学思路,闯出一条新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作室导师王乘先生家学渊源,其父即可染先生的嫡传弟子,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王振中先生,王乘自幼浸淫于斯,获益良多。后来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美术学院),对传统绘画精神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多年来,王乘先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可染先生的写生观,足迹遍布国内外,以中国传统绘画基本规律为先导,做了大量对景写生,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水墨写生作品,并由此逐渐建立完善起自己独特的创作理论体系和教学思想。王乘的写生,注重传统绘画技法的继承、学习,在实地写生中消化、运用传统技法,在传统人文精神中注入现代元素,风格独特,面貌焕然一新。他所领导的教学团队,以青年画家为主,紧紧围绕临摹、写生、创作三大教学环节,在使学员掌握临、写、创系统理论和技术要领的同时,走出画室,走向自然,在自然的真山真水面前对景挥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王乘艺术工作室导师对写生的倡导,在课程安排上对写生的侧重,无疑是有效的,几年来,在京郊的十渡、塔洼、爨底下、碓臼峪,河南的太行山、云台山,贵州的紫云格凸河、大河苗寨、天龙屯堡、镇山寨、青岩古镇、西江千户苗寨,无不留下他们写生的身影。王乘导师现场亲身示范,悉心传授,认真点评,学员写生、创作水平突飞猛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人新气象。

这次结集出版的,是2011—2012届毕业生的部分写生作品。除了老师和学员们的水墨写生稿之外,我们还编选了部分精彩瞬间的摄影,以记录我们的写生教学过程;编选了部分老师、学员在写生过程中的感悟类文章,以记录我们在写生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文求质,以质载文,会对我们的写生创作有更大的益处。

石涛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把写生当做一种修行,当做一种蒙养,相信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王乘艺术工作室会走得更远!

                  2012年7月1日于贤进楼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