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四
《书谱》在书法理论方面有什么建树,提出什么创新,有什么理论思考,这决定《书谱》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在《书谱》开篇部分孙氏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如何评价古今的书家。历来评价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盲目崇拜古人,大唱颂歌,一种是盲目自大,厚今薄古。这两种都不利于书法的传承。前者影响书法的发展与创新,只能在古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最后导致一代不如一代,是书法文化自宫;后者偏离书法的传统正轨,抛弃前人书法优秀成果,斩断书法传统的源头,造成书法艺术走入歧途。
防止厚薄之弊首先要客观评价前人。《书谱》是怎样评价前人的呢?他是通过引用王羲之的观点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古今是相对的,对孙氏来说唐以前的就是古,对王羲之来说,晋以前的是古。孙氏人微言轻,说出的话没有份量,他不得不搬出书圣,特别那是个尊王时代。这么做是无人敢非议的。这是孙氏聪明的地方。
《书谱》开宗明义说道:“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殒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zhi)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这就是说,自古以来善长书法的人,汉、魏时期有钟繇(you)和张芝,堪称书艺卓绝,晋代末期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世称精妙。孙氏认为:各个时代都有优秀的人物,汉魏的钟繇和张芝,晋末的王羲之、王献之,就是那个时期的优秀代表。真可谓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举孝廉为郎,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武侯;魏国初建,迁相,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于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在书法史上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张芝是我国最早的一个今草大师。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张焕曾任太常卿。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今草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现在已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这在书法史上是有定评的,至今未动摇。这四人在书法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都开创了书法的新局面。钟繇由隶入楷,张芝创今草,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他穷通各家。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他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在这里孙氏并不因为王羲之“推张迈钟”而厚此薄彼,也不会因为尊羲鄙献世俗之风而人云亦云,而是以卓立不群的精神,表达自己的看法,显示了书法理论家的独立的人格。在四人中,孙氏认为是继承关系“钟张殒没,而羲献继之”承认传统,承认书法史的连续性,这是书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点。承认继承、承认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是正确的书法发展观。中国书法正是沿着这条路子不断地前行。
在书法史上,厚古者有之,一切都是古人的好,处处讲出处,离开对古人的模仿,就无法动笔。
在书法理论方面,言必古人,拾人牙慧,生搬硬套,生吞活剥。
厚今者有之,横空出世,目空一切,唯我独尊,自以为是,花里胡哨,招摇过市,自说自话,搞一些旁门左道,混淆视听。在书法理论方面,生搬西方美学的艺术公式,标新立异,以丑为美,胡乱涂鸦。
薄古者有之,否定一切,前无古人;薄今者有之,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这些人有的是无知,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还有一些人,头脑发热,狂妄自大,还以为拔着自己的头发就可以离开地球。
其实,书法艺术的个人实践与书法传统是无法分离的,但每一个人又有自己的风格与个性,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客观公正的考量才行。理论探讨、评论欣赏,就是专业的考量。当然,考量的过程既是考量作品、书家,同时也是考量书评人的专业水准。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