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416斤大海龟惨遭屠宰!除了谴责 我们还能做什么?
今天,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被广泛转发:数目稀少,本应被严格保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棱皮龟,却被绑在板车上惨遭屠宰。即使卖家抛出高价,当地人也将龟肉抢购一空。
416斤大海龟惨遭屠宰 龟肉被抢购一空
12月6日下午2点左右,广东湛江徐闻县前山镇山海村的海边,一大群人正在屠宰一只被称为“大海怪”的巨型棱皮龟,并以70元/斤的价格出售龟肉。屠夫用尖刀切割龟肉,现场血流成河。
当地人纷纷赶去抢购。据村民透露,当日下午4时许,已被一抢而光,卖家估计可收入2万多元。
据了解,这只棱皮龟重约416斤,龟壳形状像船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地渔民说这种动物叫“船副”,很多人是头一回见到。
现存海龟的生存状况
棱皮龟是最大的海龟,也是现生最大的龟鳖类动物。这种海龟成体体长1.8-2.2米,最大个体体长超过3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东及华南沿海。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所有中国海域分布的海龟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棱皮龟,这种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太濒危的动物,因保育不当,在我国海域极其罕有。由于海龟及其龟卵具有所谓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群众性的摧残掠夺。
2007年有调查报道说,近几年来,海洋渔业主管部门先后在海南琼海潭门镇查获一些收购贩卖海龟窝点。报道显示,在海口板桥市场,几乎天天有人在市场内公然摆卖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海龟。一只只硕大的海龟被当场宰杀,龟肉、龟肠应有尽有。当记者问及海龟是从哪里收购的,龟贩都闭口不言。
由于海龟至少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才会性成熟,而人类的种种行为不但对海龟的生存及繁衍有负面影响,而且还对生态环境的完整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报道称,在今后10-20年内,中国沿海将见不到棱皮龟。
大量保护动物被非法捕杀
像大海龟一样,很多珍贵的保护动物都曾被利欲熏心的人肆意捕杀。
2015年8月6日,一段网传视频显示,一条疑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鲸鲨,在岸边被切割分段。视频中,鱼嘴一张一合,大量血水从体内涌出。早在2005年,鲸鲨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易危种群。
2016年8月,在某直播平台上,两名男子多次现场直播野外屠宰野生动物的血腥场面。他们在深山中设置陷阱捕捉动物,然后再虐待、戏耍,最后将动物挂在树上,开肠破肚,宰杀吃掉。被宰杀的野生动物中至少包括野猪、王锦蛇、白环蛇、池鹭等4类,都属于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今年春节前夕,四川茂县一农户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熏制腊肉,被当地森林公安抓获。
△民警搜出的野生动物肢体41件。
今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了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受人类活动影响,全世界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数量已经下降了58%;到2020年将下降67%。如不采取行动,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野生动物可能会在10年内消失。
央视评论:神龟虽寿,请口下留情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而滥杀是不在其列的。这则棱皮龟被宰杀的新闻让人不禁感叹龟虽寿还是不敌人类。
扭转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有人爱食其肉,就有人敢取其卵。每一次血腥杀戮的背后,其实都有畸形消费的支撑。捕杀者难辞其咎,为饱口腹之欲者同样有责。走出“滥杀——谴责——滥杀”的怪圈,并非只是渔民山民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议题。
大多数食物并非不可替代,忍不住吃,还是保护意识不足。这其中就有一种前现代的文化心理在作祟。
△纪录片《海豚湾》剧照
几年前,纪录片《海豚湾》因展示日本滥杀海豚震惊世人。但日本人没觉得这是问题,反而针锋相对地拍摄了一部名为《海豚湾的背后》纪录片,这些天正在美国上映。这部片子是希望“美国民众能够倾听反对意见”,理解日本文化。而据知名旅日媒体人蒋丰的观察:“是否应该向反捕鲸势力低头,如今已经上升为日本传统文化是否应该向西方妥协的高度”。
从这个角度看,改变人与动物的扭曲关系,就是要扭转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如果思想始终停留在靠水吃水,那么罪恶总是会“出海”的。
加大违法犯罪的成本
破除这样的文化心理,很难顺其自然,加大违法犯罪的成本是必要的。去年,郑州两名大学生因为掏了鸟窝而犯下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刑10年半与10年。野生动物保护绝非“关你鸟事”,鸟事不小,教训很深。而通过将捕鸟者关进法律的笼子,或能让不少人明白不该互相伤害。
△两名大学生掏的鸟是燕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但是,这份判决也引来了不少反弹的舆论:有这么严重吗?有这个必要吗?毫无疑问,庙堂上的法律与“习惯法”依然在作较量。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真正的生效不能光靠一个判决,更需要一个知法懂法理解法意的社会基本面。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不可或缺
法律的意思是保护生态,保护物种,但哪些动物珍稀,哪些受法律保护,很多人并不知悉。动物保护是有现代性的,是一种现代的知识。但滥捕滥杀多发生在偏远甚至是有捕杀传统的地方,无知无畏者有,后知后觉者也多,甚至当地执法者本身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因此,要使法律在特定地方生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不可或缺。而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才能促使习俗与人心向善变迁,让包括普通民众和执法者在内的所有人将保护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当作自觉。
人是万物的灵长。一直以来,人类的生杀予夺的圆心是人的生存。但同时,人类正是用文明定义着自身的高下,用比较实现着自我成长,这是人类发展难以拒绝的方向。正因此,今天的保护野生动物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展现少干预少介入的生态观,无论滥捕滥杀还是随意放生,都被严格限制。多一些对自然的怜悯之心,多一些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才能多一些进步与文明。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同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