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生活·感悟] 烦恼即菩提,无明即智慧。

2 已有 5583 次阅读   2019-06-07 17:34

烦恼即菩提,无明即智慧。 

少年学的,如石上刻的

一张洁白的纸

哪怕淡淡的墨迹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张灰色或者色彩斑斓的纸

要留下清晰的印记就很难了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

我们的白纸上自然留下生活的印记

印记有深有浅

有的让我们欢愉

有的让我们不悦

当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

形成印记的时候

要改变他的形象是很难的

我们称为习性

虽然旧的印记我们无法抹去

但我们仍然可以在这张色彩斑斓的纸上绘画

方法一:不断用新的,浓厚的色彩覆盖上去,

方法二:将原有的内容进行整理,让他泾渭分明,清晰明了

思想的烦恼被称为无明

无明有来路无出路

乱成一团集中在一起

类似身体的於堵

形成思想上的病痛

通则不通

想通了

症结也就消除了

道理道理

大道小理

理顺了

病也就好了

人生所有的错

不离贪嗔痴

这是思想的毒素

要健康快乐就需要排毒

思想的无明只能靠自己排解

学佛阅经

读书明理

都是告诉我们自我治疗的方法

思想的束缚解开后

我们才能轻松自在的生活

我们必须学习新的知识

以便描绘新的人生

经历风雨之后

我们增强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无明烦恼也会越来越少

当我们心无杂念,外尘不染的时候

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本心为净空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要想拥有就必须储存

滴水穿石

知识在于学习

经验在于积累

当知识通过日积月累

通过实践的不断演练

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体为用的时候

就是无碍的智慧

点亮无明的智慧

利益人生的智慧

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这时有个人问:“我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烦恼,请问什么是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

禅师说:“这么愚蠢的问题你也提得出?”

这人立刻恼怒起来:“你不回答也就算了,为什么要侮辱我呢?”

禅师微微一笑:“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明,就是不觉。

当我们缺乏觉知的时候,

就是处于“无明”的状态。

一念无明起,万般烦恼生。

不知道自己的念头,

不能觉察自己说的话,

不明了自己的意识行为……

因为无法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就会被贪嗔痴的习气力量所牵引,

在自我的惯性模式中自动化反应,

生起不尽的烦恼。

如果在暗室中点一盏灯,

当下就照破黑暗、显现光明。

我们的修行也是如此。

在每一个当下保持觉照,

惺惺寂寂,了了分明,

无明就无从生起,

心就能回复本来的清净状态。

一念不觉,烦恼丛生。

念念自觉,时时清净。

提起觉知,照破无明。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