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快
剑男
有一种鸟叫滴水快
清晨我陪大姐和外甥去地里间花生苗
它在山上的油茶林中叫,在
路旁矮灌丛叫,也在高高的枫杨上叫
声音短暂而急促,似乎
充满了焦虑
滴水如何快起来,又不使其成为水流
看样子鸟也有自己掌控不了的
节奏,矛和盾也一样
对立统一地存在于这些非人类生命中
昨天晚上淅沥下了半夜春雨
大姐说这种鸟音只有春天里才能听到
是催促农人在贵如油的春雨中
抢耕抢种
山间小路曲折泥泞
听到大姐的话,走在后面的我和外甥
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刘波:
对自然的书写有时也源于经验的共振,剑男多是从有限性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生活的辩证法就是他的诗学伦理,平实,真诚,通向一种纯然的普遍性。滴水快这种常见的鸟,之所以称为此名,一方面是它的叫声类似于“滴水快”的发音,另一方面其叫声含有春天的寓意——祈盼贵如油的春雨能给农事带来便利。剑男由观鸟的经验写到人世的感慨,其内心的自然契合于天地的自然,从而赋予了诗歌以某种清爽的成长意味。
当诗人在开头明确交待主题——一种叫滴水快的鸟——时,他已取消了观念写作的惯性,直接从现实经验出发寻找生活诗意的可能。此一写法与性情有关,也联于诗人的诗歌修为。在清晨陪大姐和外甥去地里间花生苗的路上,诗人听到了滴水快的叫声,这种乡村经验很多人都有过体验,只是往往被忽略。剑男敏锐地从各个角度捕捉到了叫声,更重要的是,他从中读出叫声似乎“充满了焦虑”,这与叫声“短暂而急促”有关,同时也意味着鸟的叫声透出了呼告的隐喻性。接下来,诗人在鸟的世界里发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这正是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博弈,诗人于“非人类生命”中获得了独特的感悟。春雨带来的美学诉求,或许只是针对诗人好奇的探索,而大姐以农人的经验言说的自然之道,正是她对这些见惯不惊之现象的积累性认知。在滴水快的催促中,“抢耕抢种”的朴素观念让人“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这种更为具体的领悟与行动,恰好呼应了诗的主题所延伸出来的春天精神。剑男的自然笔记,很大程度上是在建构他的素朴诗学,既拥抱自然又反观自然,从多方位的审视中靠近内心的关怀。
涟 漪
剑男
他站在河边向河心掷出一块石头
石头在河水中形成的涟漪
先是如遥远记忆中一个被雨水
洗涮得清亮发白的石臼
然后是一块被风吹皱的灰绸
然后是一截在水中不断下沉的阴沉木
涟漪先是横的
像是要把流水拦腰切断
随着流水向前流淌
又像是有人在河流腹部拉上一刀
但这一切很快就消失
河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地
忘记了自己刚才被一块石头砸中的事实
轻而易举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臧棣:
《涟漪》这首诗动用的想象情境并不复杂,一个人物,河边的“他”;两个基本动作:投出的石头和流动的河水。但仔细体会的话,我们会发现,埋伏在其中的意图线索却并不简单:它充满了“意味”,而且这“意味”又牵连到强烈的观念性。从诗歌类型的演绎方式看,“涟漪”虽然处于诗的核心意象的位置,但诗的意图的形成却不是来自“涟漪”本身所包含的意念性,而是来自诗歌人物的一个强烈的动作;一个被旁观的角色,他向静静流动的河水扔出了一块石头,这看似指向某种悬念的结局,竟然在自然的演进中(河的流动)显得如同没有结局。诗的题目看上去像咏物诗,但骨子里,它却是一首典型的充满戏剧性张力的观念诗。语言层面上,这首诗对词语的处理,基本上践约了韩东倡导的“诗到语言为止”。换句话说,整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明晰的。尽管诗的意图包含着强烈的观念性指涉,但在表达方式上,诗人剑男对语言的驾驭是很出色的,基本做到了让语言自身来说话。
本诗中,诗人使用的基本句法是叙事性的。诗的意图呈现也紧紧围绕一个现实情境来展现。河边的人,可以说是中国诗歌文化中的一个原型人物:姜太公钓鱼,子在川上曰。本诗中出现在“河边”的“他”,也多少带有一点原型色彩。扔石头本身的象征意味,放到人和自然的探索关系中也是颇有深意的。通常,这样的举动和某种测探(测量)有关。而且这种测探(比如对水的深浅的测量),也多少涉及对自然的原貌的改变。所以,这首诗的意图深度实际上定位于人对自然的改变及其导致的结果。按诗人的观察,不管人的改造投入了多么大的力量(扔石头,可以算是一种激烈的动作),但在自然的原始伟力面前,终将是徒劳的。因为一切“轻而易举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回溯诗的主题,这首诗的意图包含着对人改造自然的限度的一种近乎哲人的反思。正是因为考虑这一点,我觉得,在技巧层面,这首诗对意图的呈现可谓相当出色。诗人牢牢地控制了意图的冒进,始终将意图的呈现箍紧在叙述的节奏中。通过克制的描述,舒缓的转喻,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意念慢慢积蓄在词语的氛围中。所以,话题如果拉得再远一点的话,我觉得,这首诗也可用来修正人们对当代诗的叙事性的一个深度误解:即当代诗的叙事性,在优秀诗人那里,主要不是用作对经历或事件的讲述,而是用作对生存场景的故事性氛围的呈现。一句话,当代诗的叙事性是对诗的氛围的诉说。
听 者
胡亮
蝉叫像一张抛散开来的菱形渔网,网眼
很粗;鸟叫则像几条
漏出去的鳗鱼,被环状山谷拉长了尾巴。
我们坐在小树林的脚踝边,伸手就可以摸到
青草和一万匹波浪。如果蝉叫和鸟叫
忽然打住,就像大海忽然被谁私吞,
我们便只好与耳朵里的鳗鱼
和鲸群领取一份无言的无尽。
安琪:
蝉叫和鸟叫好像一直是那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作者偏要用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并且还不用适合听觉的拟声词而偏要用视觉可见的物象。显然作者并不满足于单纯的、众所周知的思维模式所达成的语句,他更醉心的是智力的考验,对自己、对读者。即使我们知道他用了通感的手法我们依然会为蝉叫和鸟叫之如此可触可感而惊讶作者的联想之新异和比喻之奇妙。他用渔网、并且是网眼很粗的渔网,形象托举出了大嗓门的蝉声嘶力竭嚎叫的样子,不温存、不细腻。而鸟叫如鳗鱼,产生的画面是:细长、滑溜,声音可以传递得很远,有空谷回音之曼妙。作为蝉和鸟的听众,“我们”在哪里?在小树林里,此时作者又抛出了一个漂亮的比喻,小树林的脚踝边,其实就是树的粗壮树根涌出地面的部分。一万匹波浪又是一个比喻,说的还是青草,连绵起伏的青草。有那么一个瞬间,蝉和鸟同时静了下来,不叫了,这不是没有可能,是的,就是这么一个瞬间的寂然无声,也被作者听到了。无声也是一种声,作者如何能放过对无声的描述,他心中装着满满的就要溢出的比喻时刻等待着流淌到纸面上,于是他随手又甩出了一个:大海被私吞。读者仿佛真的见到硬生生在眼前消失的大海。这个有点狠,眼看已走到一首诗的结局处作者放了一个大招,用了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比喻。这可真是静到了极点,大海被私吞,发声源都没有了。但自然的无声并不等于心灵的无声,心灵依旧有此前蝉叫和鸟叫的回响,它们以鳗鱼和鲸群的方式寄存在耳朵里,仿佛在等待着蝉叫和鸟叫的回返。短短八行,连用五个比喻,不断陌生化蝉叫和鸟叫,正是这种陌生化,使本诗具备了美学的旨趣和异质性的力量。
铸钟人
杜涯
黄昏已浩大地降临
铸钟人坐在地层中劳作
他要铸造一口钟
用地层中的铜、铁,用矿脉
他要铸造一口钟
并在黄昏里撞响它
他要用钟声告诉人们:
人类的夜晚将要来临
他知道黑夜里,人们会失去方向
他要用钟声为他们引路
消除恐惧,聚拢他们散失的心
钟声安慰也如黑夜里神对他们安慰
铸钟人其实是人类的一个祖先
他坐在地层中已经多年
他见过人类的黎明、早晨
那充满希望的时间已多么遥远
他有时会来到地面,看到人类
是如何快速地向终点走去,犹如盲目
他回到地层,继续铸钟:黄昏已至
人类的夜晚将要来临
在我们生存的地下,一口巨大的钟
正在铸成,沉厚、庄重如铜
某个黄昏,我们会凛然听见
那终会响起的旷远肃穆的钟声
吴投文:
杜涯笔下的铸钟人是一位劳作者,他坐在地层中,用铜、铁和矿脉为人类铸造一口大钟;铸钟人也是一位撞钟人,他要亲手撞响自己铸造的大钟,“用钟声告诉人们:/人类的夜晚将要来临”;铸钟人更是一位预言者和引路者,因为看到人类“是如何快速地向终点走去,犹如盲目”,他担心人们在黑夜里会失去方向,“他要用钟声为他们引路/消除恐惧,聚拢他们散失的心”。诗人还特别地告诉读者,“铸钟人其实是人类的一个祖先”,他为人类的命运感到忧虑,“他见过人类的黎明、早晨/那充满希望的时间已多么遥远”,他要用尽全力铸造一口大钟,在“黄昏已至”时撞响,让人类重新看到希望。从诗中的表达来看,这个祖先实际上是人类祖先的集合体,大概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某种传统或文化。
这是一首用“大词”写成的诗,很容易流于空泛,诗人却是从小处着眼,把铸钟人凝缩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在想象空间里赋予这一形象以某种具象化的生活实感,把“大词”落实到读者可以感知的范围内。从另一面来看,实际上铸钟人也隐藏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他虽是沉默的,却又时刻保持着清醒。诗中的铸钟人“坐在地层中劳作”,但他有时也会来到地面上,他的隐与显都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
此诗的主题既大,却不是诗人直接道出来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形象感,是通过铸钟人“显现”出来的。这是一首庄严肃正的诗,格调沉郁凝重,也是一首充满警醒意味的诗,让人类清醒于自己的真实处境,在钟声的召唤下趋赴健全的生存状态。
在更望湖
陆辉艳
一只小犬蹦跳着,过了桥
在这之前,每一个行人
都不紧不慢地走在桥上
他们的肉身过了桥
他们的衣服和头发过了桥
他们的笑声过了桥
他们带着沉甸甸的尘世
和刚折下的野花过了桥
接着是他们的影子
被分开又合拢的空气
一场风,没有来处的时间
桥下是更望湖
再远一点,是尚未开花的荞麦
小犬等着这一切
都过去了,然后才静静地走上木桥
李建春:
在一种体验中被观察到的对象,因此也是“目光”和心境的经验,被词语延拓、展开,被语言炼金术提纯、保留。一只小狗乖乖地停下来,等待行人陆续过了桥,才蹦跳着,安静地跟上,这样一个小片段,在女性的视角下,成为一首诗。小动物的谦卑和一定的灵性,如果主题落在这里,恐怕是很难展开;但小狗“自己的”视角给诗人提供了灵感。它(她)把行人自然地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又奇怪地分割开,先是“肉身过了桥”,然后是“衣服和头发过了桥”,接着是笑声、尘世、刚折下的野花、影子、分开又合拢的空气……以词语间离的技巧模拟动物可能的视角,避免了意义(实在太平凡)和隐喻(因为深度有限所以不需要发掘),却能让语言停留在一个动物性的瞬间,并保留体验的清晰性。这首短诗的可喜之处就在于纯粹性的结晶,至于它折射出什么,是读者自己的感受。里尔克曾在《杜伊诺哀歌》中赞美过动物性,最简单、纯粹体验的,恰恰是最神秘的。这也是禅的味道。
更深的白
吴兵
如何更白
更深的白
覆盖着糖的白,覆盖着霜的白
都不是
都有一点接近
不够白的接近,远不够
接近苍凉,不是
不是手指不能伸直指认
一根羽毛飘零,风吹着
白变得更白
潘维:
诗无需解释,诗是直接抵达。当然可以用直线的方式,也可以用柔软的曲线。现在有些写现代诗的诗人,常常会陷入一种“担心读者看不懂”的状态,于是便对词语、语境进行各种解释,这样诗就转化为非诗。吴兵显然是一位成熟的诗人,他直接抓住事物在语言中的本质,或者说他用语言触摸了精神的认知,毫无疑问,这首《更深的白》是一首有意义的诗。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