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为何在80岁时毛主席要给郭沫若先生写了一首诗来劝他少骂秦始皇?

4 已有 130 次阅读   2024-10-09 10:45
原创 为何在80岁时毛主席要给郭沫若先生写了一首诗来劝他少骂秦始皇?
寇亚臣 2024-10-08 14:23
1973年8月5日,80岁的毛主席给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写了一首名为《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的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首诗是属于具有政论性的咏史诗,这首诗是毛主席生前以非正式出版物形式公布的最后一首诗,也是毛主席所有诗词中引发争议最大的一首诗。
其实毛主席写这首诗还是起因于1945年郭沫若先生在重庆出版的《十批判书》,这部《十批判书》是郭沫若先生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主要论集之一,在这部书中郭沫若先生提出了以人民为本位的史学思想。
郭沫若先生提倡
“合乎这种道理(以人民为本位)的便是善,反之便是恶”,
在这一思想为主旨下,郭沫若先生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了逐一批判,但是郭沫若先生最后总结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思想,所以儒家思想是好的是善良的,并且他给予了孔子极高的评价,认为孔子是
“是顺应时代潮流,是同情人民解放的”
但是郭沫若先生为了赞扬孔子和儒学,用秦始皇来进行对比,对秦始皇进行了很严厉的批判,郭沫若先生认为秦始皇是一代暴君,搞焚书坑儒,秦始皇统一中国不是顺应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秦始皇
“站在奴隶主的立场”
搞奴隶制暴政的代表人物,还把秦始皇统一中国
说成是
“奴隶制的回光返照”,
总之郭沫若先生的观点在当时属于是抬高孔子贬低秦始皇。
毛主席对郭沫若先生的历史观点和历史论证向来是非常认同和赞赏的,郭沫若先生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也是让毛主席钦佩的地方。郭沫若先生在1944年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就让毛主席高度的赞赏和认可,并且毛主席还号召全体党员认真研读这篇《甲申三百年祭》,吸取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尽管毛主席很赞赏和认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和思想,但是毛主席对郭沫若先生创作的《十批判书》中尊孔贬秦的思想却非常不认同。
虽然毛主席并不是历史专家学者,但是毛主席本人酷爱读书,学识也非常渊博,他对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他认为郭沫若先生尊孔贬秦的思想是不妥当的。
早在1964年6月24日,毛主席接见来访的外宾谈话时,就曾说过:“中国的秦始皇要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理论空话的,秦始皇则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他不但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他还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和各种制度,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
可见毛主席早就对郭沫若先生的尊孔贬秦的思想观念不太赞同,到了70年代之后,开始在批孔思想运动,在这种背景下,毛主席就给郭沫若先生写了这首诗。
其实毛主席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担心会成为
“论战”诗,所以他这首诗写的对郭沫若先生非常的尊敬,诗名中特意尊称郭沫若先生为“郭老”,在整首诗中毛主席也是既诚恳又严肃的劝郭沫若先生,同时还带有商榷性的口吻来和郭沫若先生探讨,这样一来,这首可能会引发
“论战”的诗就变得和睦融洽起来。
这首诗中的首联就是劝郭沫若先生少骂秦始皇,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是需要商量辩证看待。
颔联则是说秦始皇(祖龙代指秦始皇)虽然身死,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至今还在,而孔子虽然千百年来名声都很高,但是实际上孔子留给后人的功绩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
颈联是说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从古至今都在沿用,这是肯定了秦始皇对后世的历史功绩,所以《十批判书》中对秦始皇的贬低就不是一篇好文章。
尾联最后就是说劝郭沫若先生仔细读一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封建论》,不要从柳宗元(字子厚)那开历史倒车返回到周文王时代。
这里要说一下《封建论》,其实柳宗元写的最尖锐批评苛政的文章是《捕蛇者说》,不过毛主席最为推崇的就是他写的《封建论》。
因为柳宗元在《封建论》中高度赞扬了秦始皇废除先秦时期的分封制,改为推行强化中央集权与国家统一的郡县制,所以毛主席认为连唐朝的柳宗元都能清醒的认识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郭沫若先生作为现代人的认识反而不如唐朝柳宗元,那不就是在开历史倒车,从柳宗元返回到了周文王时期的分封制了嘛。
要知道分封制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君王把土地分封给皇亲国戚和功勋之臣,任由他们在分封的土地上建立由君王统辖的诸侯国,这种制度的结果就是像周朝一样,中央无法集权,各诸侯国林立,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之前的分封诸侯国制度,改由地方实行郡县制,由郡县长官在中央的统一管理之下治理地方,避免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这就是政治制度的进步。
从根源上来说秦始皇绝对是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贡献,他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他把先秦时期诸侯国林立的中国大地统一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任何人无可替代的。
想一想在秦始皇之前的周朝,那个时代的周朝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诸侯国联盟,实际上周朝与欧洲的古罗马帝国是一样的,都属于松散的诸侯国联盟邦国,名义上周天子管理诸侯国,可是实际上诸侯国各自为政,周天子根本号令不了他们,所以才会使得中国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
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话,中国大陆很可能就会像欧洲大陆一样,最终分散成各诸侯国,至今都没能统一。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欧洲会出现欧盟的原因,就是因为欧洲人认识到只有整个欧洲统一团结起来才能变得更加富强。
其实欧洲大陆与中国大陆相差的就是在早期的时代没有出现一位像秦始皇这样能做到强化中央集权的君主,如果欧洲大陆能被统一成一个国家,也许远比现代的欧盟还要强。因此就从国家统一方面来说,秦始皇对中国的历史功绩是非常巨大的。
至于秦始皇一直被后人诟病的焚书坑儒事件还真确实像毛主席说的得商量,秦始皇焚书焚的主要六国的官书,很多诸子百家的思想论著他并没有焚毁,在秦始皇焚书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学术思想并没有完全中断。
而秦始皇坑儒坑杀的那些儒士,其实大多都是由儒士转成的术士,在战国末年时期,术士比较吃香,很多王公贵族都迷信术士丹药,所以有不少儒生为了骗钱,转成术士招摇撞骗。
秦始皇本人就被这些术士骗了好几次,所以愤怒的秦始皇最后才会下令坑杀了这些术士儒生,实际上在秦始皇坑儒之后,在秦朝的政府机构中依然还存在有大量的儒生在供职,更何况如果秦始皇真的要执意杀尽天下儒生,孔子的儒学思想恐怕也不会传承千年,儒学思想早就中断了。
正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后世儒家掌控了话语权,这才导致秦始皇被各种抨击,也被儒家树立成了典型的暴君,如果秦始皇真的狠心把儒家思想灭绝,他也就不会在后世留下恶名了。
毛主席是政治家,他作为国家领袖,他思考事情的角度和高度肯定是和郭沫若先生这样的专家学者所不一样的。
并且毛主席本人本身就是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持批判态度,毛主席的思想观念其实是倾向于法家,毛主席曾经说过
“古往今来的政治家,但凡有所建树和成就的人都是主张法制的人”。
结合现代思想观念来看,现代的社会本身就是提倡法制精神,这也说明了法制是最为实际的理念,而儒家思想也确实很不错,不过是非常高尚的,过于高尚就不太现实了,因为这需要对人性本身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历史上就会出现很多儒生嘴上说的很高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实际上自身言行却是另外一套。
因此在毛主席心目中儒家是厚古薄今,提倡学习古代先贤,而毛主席本人是主张厚今薄古去鼓励现代人去创造新事物,所以这也是毛主席对孔子和儒家的批评之处,也正是毛主席这种思想观念,他才能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点评像秦始皇这样的历史人物。
郭沫若先生在收到毛主席的这首诗之后,他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曾经对秦始皇的评价太有失公允,因此他特意又为毛主席写了一首诗《春雷》作为回应: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在这首诗中郭沫若先生承认了自己的观念过于偏激,肯定了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当然,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搞全民批孔思想运动,所以毛主席写的这首诗在后来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诚然,孔子和儒家思想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好的,是对人能有引导教化作用。秦始皇在政治上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孔子则在文化上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所以孔子和秦始皇同样都对中国历史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现代人还是要客观看待孔子,不能让他为中国曾经所有的落后思想糟粕买单。
抛开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毛主席写的这首诗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分,他带着我们后人正确的认识到了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正所谓:
千秋一阕,刻写历史,字字思索。千年一叹,厚今薄古,声声不倦。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