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之前,也是冬天最寒冷的日子。这时候恩师阎麒羽组织的写春联活动,总会给这寒冷的冬天带来一阵红红火火的温暖。且不说站在寒风中围观人群的热闹,也不提挥毫于人群之间的那种兴奋,单说那铺满一地的火红,散发在空气当中的松烟墨香,也足以让人陶醉其中。
昨日的小雨夹杂在寒冷的北风里,没有打伞,我站在路边等待着阎老师。每当这个时候,阎老师总是自己驾车,亲带对联纸和新买的浓墨,接着随去的学员进社区、下农村。我从不承认这样的活动是送文化下乡或进社区,我更喜欢将这样的活动看作是书法活动的实验,学书者去接地气。而客观上,这样的活动又的的确确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很多从没有接触过书法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基层,在农村。然而,当我们一行来到农村,看到人群中流露出羡慕和崇拜的眼神,听到人们嘴里说着“书法家”的字眼,心里还是生发出很大的自豪,此时笔下也就多了几分定力,更想展现书法最美的一面。行中带草,草中牵楷,庄重时夹杂几笔碑意,轻松处多上几笔提按,亦迟亦速,不自觉间常常带出几处过去没有过的“神来之笔”。
然而,写对联并非这项活动的高潮,更像是为这种活动作铺垫或埋伏笔,活动的高潮往往在活动之外。在满地晾晒的火红对联的围绕下,活动的组织者或村里有头有面的人往往会买来宣纸向阎老求字。每当这时候,阎老师也难得推辞,当场挥毫,篆隶楷行草齐上,篆者俊逸、隶者沉着、楷者庄重、行者逸美、草者则是行云流水,如有乐伴,让一个个求书者看得目瞪口呆,心悦诚服。更为可贵的是,阎老写字往往会随情就景,根据索字者的身份遣词造句,令文与字相切,字与人相合。这时候,才显示出师者多年的沉淀,学识的丰富。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在想,书法,就是学识的陈酿,是文化的积淀。
火红火红的春联迎接着春天,火红火红的心情书写着人间真情。每当看到这红红火火的场面,心情总是那样舒畅。走,跟着老师写春联去!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