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大美黄山 笔墨境象

3 已有 1812 次阅读   2018-03-08 10:19
                               大美黄山 笔墨境象                                                                                                                     ——陈廷友先生黄山绘画艺术评析
                                          来源:雅昌作者:杨祥民

  陈廷友先生是近代中国国画大师亚明先生的高徒,曾得到恩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陈生能苦学先人,他日必成大器也!”他数十年来潜心传统,躬耕画坛,如今在中国画艺术领域已有一番成就,在各地数十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集,作品屡屡获奖并被美术馆、艺术馆等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陈廷友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发展部主任,还担任安徽渐江国画院院长之职,他与渐江同样是安徽籍人,同样喜以家乡的黄山入画。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渐江,善写黄山真景,开启了黄山入画的时代,开创了影响深远的“黄山画派”。于是明清以来,中国山水画家纷纷以黄山为师,钟情画黄山者甚多,梅清、石涛、石溪等均以画黄山著名,近代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亚明等名家,也都留下大量黄山画作。

  安徽黄山雄姿灵秀,云山雾海,拔地极天,不仅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且有“登黄山,天下无山”之说,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足见黄山的地位及影响罕有其匹。这是一座饱含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历史名山,早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宝山和名山。

  黄山在中国山水画艺术世界中的地位及影响已然无两,它是众多丹青妙手艺术创作的母题和灵感源泉。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安徽籍画家,陈廷友先生对于家乡黄山自会有更加深刻的情感和领悟。他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精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精心研究之后,将黄山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且占尽天时地利之优势,近水楼台、靠山“画”山,陈廷友先生长期以来倾心于黄山盛景,追慕于前贤创作,耳濡目染,心追手摹,在新时期成为绘画黄山的佼佼者!

  黄山大美,大美黄山,乃是中国山河之美的集中代表,其云海、瀑流、奇松、怪石所构筑的美学景观,可谓东方文化思想和审美精神的现实映照,对于崇尚自然、忘情山水的中国人来说,黄山入画无疑成为一种诗意栖息、畅神卧游最为理想的心灵属地。

  陈廷友先生重视继承传统和学习前人,更重视向黄山造化学习,这是一种有创新、有研究的学习,致力于表现“大美黄山”的风貌,传达“黄山大美”的品格。总体来看,黄山虽然绝美之处甚多,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瀑布,不一而足,但陈廷友先生没有停留在描绘—松一石、一泉一瀑等局部景物的描绘上,而是着眼于表现黄山宏大幽远的整体美,变幻丰富的动态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画中得其风貌,传其精神。故而陈廷友先生的画中黄山,每每是大处着眼,追求画面总体气势。如《山居瀑声喧》、《江南春雨润如酥》,画面布局开阔而统一,借助以水墨写意造势,山、水、云、松等诸般事物,从容而舒展,远近错落有致,妙成自然天趣!

  我们看到,陈廷友先生着重表现黄山之云海景观的作品,如《云起图》、《云深不知处》、《云深晴亦雨》等,纯以水墨晕染营设山体块面,线条勾勒分出向背阴阳,呈现出山石高低起伏变化之势。米氏父子、高克恭的水墨云山之法,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运用和体现,且墨痕通透,虚实浓淡,相生相应,形成纸上水墨云山这般空蒙迷茫景象。

  而对于纸上水墨云山的骨架构建和支撑,陈廷友则参以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中荷叶皴法,以山峰高处为起点,自上而下中锋运笔,屈曲纷披,山峰岩石的纹络便形如荷叶筋脉铺展开来,非常适宜表现黄山峰峦的自然景观,无怪乎历史上渐江也喜用此法表现黄山峭立的山石雄姿。

  陈廷友先生绘画黄山峻峦秀峰,多采以深远的画面构图,如《黄山晨曦》、《翠峰竟秀》、《天山玉屏》等,将黄山特有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表露无遗,且表现得真切生动,气象万千。画面上居高临下眺望山峰林立,烟岚云岫,深远之色重晦,深远之意重叠,让观者深切感到晴明晦暗,深邃莫测的黄山笔墨境象。

  陈廷友先生的绘画,以黄山的真景作依据,以笔墨神韵为指引,于是将自然的黄山,升华为艺术的黄山。他虽然弱化了写实因素的艺术处理,但却没有丢掉黄山自身特有的景观特征,而且笔墨气息清润酣畅,显示出一种艺术创作的超自由状态,故而能够以精湛的笔墨,在画面上营造出质朴沉静的氛围、超然世外的意境、高逸绝尘的美感。

  陈廷友先生以笔墨演绎的黄山大美,成就黄山艺术之大美,是繁华落尽、留下铅华的本真之美,具有“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视野,超然无拘,唯道是从。在他的画中,其实再现了庄子所追寻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大美,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大境界,大情怀,看到的是笔墨美,意境美,从而传达出笔墨语言的言外之意,黄山画卷的画外之情。

  “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这种宇宙自然的伟力在陈廷友画作之中传达出来,对此唯有虔诚以对,凝神敬赏。大者,宇宙长存也,非止空间的“大”,且是时间的永久恒常。陈廷友画中黄山的大美景象,不仅展示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正大气象,且体现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恒久韵味,当人们品味其画,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于空间与时间的展望与畅想……

  值得一提的是,陈廷友先生艺术修养全面,绘画山水题材之外,亦喜绘花鸟,尤擅以灵动笔墨,挥写竹之清风高节,荷之清雅绝尘,或竹枝疏影,或暗香浮动,画面用色淡然而悠远,笔墨意趣充盈其间,昭显出他所一贯具有的传统艺术情怀和文化情愫。

  

  

  作者简介:

  杨祥民,山东巨野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墨痕》主编,现任教于南京邮电大学艺术学院,并担任南京邮电大学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