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颁奖如同卖白菜,只要花钱啥都卖——揭秘“假荣誉买卖”的灰色利益链

31 已有 3511 次阅读   2013-07-25 17:05   标签买卖 
小编推荐

  颁奖如同卖白菜,只要花钱啥都卖——揭秘“假荣誉买卖”的灰色利益链

  新华网南宁7月15日电(熊红明、程群)举办全国性大典,邀请您作为“荣誉贵宾”参会,会议费用须交2980元;聘您为“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主席”,须交纳终身会务费800元;邀请您参加国际艺术联展,并自动拥有国际艺术家协会中华区荣誉会籍,须交纳通联费1300元……

  新华社在调查中发现,广西南宁一位七旬老汉老刘收到各种稀奇古怪的荣誉评选邀请、花了数万元得了上百个“高级奖项”的背后,是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营造的一个“假荣誉买卖”的灰色利益链。

  老刘所收到的这些荣誉评选邀请,大多为一些挂名“研究会”“研究院”“协会”的组织。为了方便与各种奖项评选组织单位联系,老刘特意用一本笔记本,将各种奖项进行归类,组织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所需费用等一应俱全。

  去年12月,“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欲聘任老刘为专职副会长,并为其制作2013年官方年历,在此项记录中,老刘特别注明“需费用,谢绝。”

  通过老刘提供的联系方式,与多家评奖团体组织进行核实时,部分团体组织联系电话要么变成空号,要么欠费停机。通过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查询系统对“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中国传统文艺学会”等机构组织进行查询时,发现没有相关机构登记信息。

  辗转联系上了号称是北京《艺术品投资人物》的编委会,工作人表示,编委会只是一个临时机构,一旦典籍编纂工作完成,编委会也就解散了。对于收费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民间团体没有资金来源,搞活动收取一点费用很正常,如果参评人不愿意,可以不参评。”

  “荣誉评选背后有很多‘猫腻’,一些人为了赚钱,专门做那些沽名钓誉者的生意,给人颁奖就像卖白菜。”在采访中,一名业内人士向揭秘典籍编纂和荣誉评选背后的商业秘密。

  最常见的就是作品选集和《人物大典》之类评选。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各种书籍编纂、奖项评选名目繁多,主办方多为一些商业网站和艺术公司临时成立的组委会。这类评选看上去十分正式,组委会甚至还会在介绍资料中增加官方背景。一般情况下,参评者需要交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的评审费,而有作品入选的参评者,则需要花高价购买这些书籍。

  “当你真正参选,就会发现被冠以全国性名号的精装典籍不过是一本本没有正规书号的印刷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属于非法出版物。”业内人士称,他曾见过一本“投资人物大典”,封面上注明出版单位是“中国人民出版社”。事实上,我国并没有“中国人民出版社”,单位名称相近的人民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都未曾出版类似的书籍,也未授权其他单位出版类似书籍。

“至于各种荣誉评选,则更是匪夷所思。”业内人士介绍,很多荣誉评选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拍脑袋想出个类似“21世纪民间艺术传承大师”等听上去名头响亮,实际上“云里雾里”的名号,然后随便弄个组委会就可以向全国的艺术爱好者发出参评邀请。为了让这些评选活动具有迷惑性,有的组委会还会临时设计注册一家“官方网站”,在网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包装宣传。

  操办这样的评奖活动,利润从何而来?业内人士给算了一笔账:花5万元向全国1万名文艺爱好者发出参评邀请,只需有1000人参评,每人收取50元评审费就能收回成本,“再加上获奖后获奖作品集的销售,加上奖品费用、荣誉会员会费等,组织方保证有赚不赔”。

  “有市场需求,就会有利润追逐者。”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可达认为,国家对各类荣誉评选等进行了严格规范,然而一些机构依然热衷于此,关键就在于有的评奖即使不靠谱也有大把人参与,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方要虚名,一方得实惠”。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 鲍雪 2013-07-25 17:41
    这年头,证书花钱能买一车皮,给了那些沽名钓誉人机会了
  • 张力恒 2013-07-25 17:50
    太多
  • 敬爱堂主 2013-07-25 18:06
    谢絕好了
  • 赵振元 2013-07-25 18:23
    我们家园有很多人经常上这样的当,包括与名家出书,以为自己真的成为“大师”了,很了不起。告诫朋友们应“自知之明”,不要被各种骗局而迷惑,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
  • 墨海游龙 2013-07-25 20:04
    下功夫研究专业才是正道。
  • 罗建辉 2013-07-25 22:49
    五花八门邀请函多如牛毛,特别是北京《邀请函》更是层出不穷,一山高过一山,花样百出,令人眼花缭乱,电话打爆,只要你说要钱“免谈”,肯定就会鸦雀无声!我顺便告诉他们最好宣传就是作品“自己会说话”肯定会门庭若市!
  • 阿阳笔墨 2013-07-25 23:06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方要虚名,一方得实惠”。
    说得好,这就是当今社会的现象,就像过年了,一些大龄的男女花钱雇一个老婆或老公回家,回家显呗吹一通。喜欢写字和画画的人也一样,花钱弄个破证,在一些不懂字画的人旁边显呗,说自己是什么大师。和花钱雇个老婆和老公回家一样道理,满足一下虚荣心。这就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杨柳 2013-07-25 23:37
    真假美猴王,真真假假;真假如来佛,假假真真。鱼目混珠,真的假来假亦真,哎,奈之何如!!!、、、、、
  • 墨文斋主 2013-07-26 06:23
    这样骗钱的太多了!但想一想,这些人骗钱为什么能够屡屡得逞?因为现在沽名钓誉、想要虚名的人大有人在。。。难怪当今“著名艺术家、大师”比出租车司机还要多。。。
  • 郝荣茂 2013-07-26 06:35
    为图虚名受骗,活该!
  • 王小存 2013-07-26 08:07
    还是脚踏实际地画好自己的画,不要图虚名,以免上当受骗
  • 山河多情 2013-07-26 08:19
    要钱就不参加!
  • 四官殿人 2013-07-26 09:34
    花钱买个别人笑话,不值啊!
  • 墨缘斋主 2013-07-26 10:21
    五花八门邀请函多如牛毛,花钱买个著名艺术家、大师有啥用!还是凭自己的实力为好!
  • 胡顺卿 2013-07-26 15:52
    书画者们虚荣心作怪,也迎合了另方违规赚钱愿望。哈哈,不要花冤枉钱啦!
  • 刘东 2013-07-26 17:35
    实情
  • 毕占桂 2013-07-26 21:36
    勿图虚名 求真务实
  • 郝振军 2013-07-27 07:53
    好文章,多发表
  • 董建维 2013-07-27 08:49
    勿图虚名
  • asdlfkhg 2013-07-30 20:21
    都是钱引的。
  • 陈建国 2013-08-01 01:08
  • 李建军 2013-08-18 20:11
    都是名利惹得祸
  • 祁州欢国 2013-12-09 19:27
    约作品参展这种情况也很多。
  • 于春生 2013-12-25 18:36
    虚名所致
  • 张金龙书画 2014-01-14 08:42
  • 赵志红 2014-01-14 09:43
    现在有些人不想踏实做学问,一心想快出名,这也是骗子屡屡得逞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