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王阳明:不必刻意做人,有痴才有成

10 已有 1813 次阅读   2018-01-07 10:48
小编推荐
王阳明:不必刻意做人,有痴才有成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

世界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去掉遮蔽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执念,自然而然就能走上正道。跟着内心走不会走错,强行让自己做心里不喜欢的事情,一辈子也不会有大出息。王阳明之所以成为王阳明,精通儒、道、佛三家,更是由于那份“痴”。年少痴迷于围棋,酷爱习武谈论军事,稍长又痴迷佛教,正是由于对事物的这份“痴”,对生活的这份“爱”,使得阳明心学更“接地气”。

一、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做人

王阳明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王阳明认为,我们儒家中人,修身养性并没有离开平常的事物,不用刻意寻找,只需顺着自然的规律,保持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这就是功夫。

在王阳明三十二岁的时候,他搬到钱塘西湖养病,听说那里有个坐关的老僧,终日闭目静坐,不发一言,不视一物。王阳明心下好奇,前去探望。王阳明以禅语说:“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坐禅僧人听了后,惊起作礼,对王阳明说:“小僧不言不视已经三年了,檀越却说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这是什么意思?”王阳明问:“你是那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僧人回答:“我是广东人,离家十多年了。”

王阳明又问:“你家中亲族还有何人?”僧人回答:“只有一个老母亲。不知道是死是活。”王阳明说:“ 会不会想念老母亲?”僧人回答:“不能不想念。”王阳明说:“你既不能不想念,虽然终日不言,心中已经在说;纵然终日不视,心中已经在看。”僧人猛然省悟,合掌说 “檀越妙论,更望开示明白。”

王阳明说:“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不能不起念,便是真性发现。虽然终日呆坐,徒乱心曲。俗话说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什么人?信什么佛?”王阳明说罢,僧人不由大哭说:“ 檀越说得极是,小僧明早便归家看望老母亲。”第二天,王阳明再往探访静坐三年的僧人,其他僧徒告诉王阳明,那个僧人已于午夜时分就挑着行李回乡了。

王阳明认为,天地生育万物,人是自然之子,天道自然也蕴含于人道之内,自然也就蕴含于人心之中。世界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去掉遮蔽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执念,自然而然就能走上正道。所谓不刻意,就是不要强行违逆自己的内心,跟着内心去走,总不会走错的。

心中思念母亲,身体却在寺庙打坐,这样的修行,就是刻意修行,又能修来什么呢?倒不如回家侍奉亲人的好。强行让自己做心里不喜欢的事情,这样做一辈子,也不会有大出息的。

二、内心杂念多,神射手也会失手

古代有个神射手,百步穿杨,从不失手。有一天,皇帝慕名而来,看他射箭,许诺,他如果真的可以百步穿杨,便赏赐百金,如若不然,就要杀头。因为他心里有了杂念,满脑子想的,都是射不中的后果,他无法集中精神射箭,在巨大的诱惑和恐吓下,神箭手第一次失手了。

就像现在高考的时候,老师都会强调,不要刻意改变饮食和作息,要和之前一样,复习也不要过猛,一切如常即可。所谓不刻意,就是让事情 “自然而然”地发生进行,不要强行干涉改变,这样才不至于把事情搞砸。

什么叫自然而然呢?就像水一样,它不问世间万物的规矩,只是自顾自地往下流动,遇到障碍就绕开,实在绕不过去就停下来,默默积蓄力量,等待力量充足,再越过障碍,一切顺其自然。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要进入“水”的状态中,不急不躁,不为目标的达成而焦虑,消除掉所有让你心烦意乱的不安定因素,让心灵自由地发挥,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心灵放开,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样才可以创造出人生的奇迹。

三、痴于物成于心,有痴而后成

王阳明认为,人必有痴,而后有成。只是人痴各有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各行其是,皆无不可。人得有点痴性,痴不是沉迷于灯红酒绿,而是对某一事物的真诚投入。痴于物、而成于心,痴像是一注灵气,正是因为有了“痴”,人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痴”让你成为你。

有痴性的人必定是个有趣的人。有趣是一种从外向内散发出的气质。带点痴性、有点爱好的人,能将原本单调的日子过出彩来。大千世界,芸芸众人多是庸碌一生。人有一痴,对某件事情有着发自内心的执着,对生活全凭本心投入,正是这份痴让灵魂变得有趣,让你成为你。

“痴”是一种对自我的成全。带点“痴”性的人,大都对生活怀揣着一份热忱。有“痴”,才能开开心心的生活。整天一本正经,按部就班把生活过成一汪死气沉沉的湖水不过是在耗费年华,人不一定非要做出多大成就,但一定要有所追求。

王阳明之所以成为王阳明,也是由于那份“痴”。年少痴迷于围棋,酷爱习武谈论军事,稍长又痴迷佛教。正是由于王阳明对事物的这份“痴”和对生活的这份“爱”,使得阳明心学更“接地气”。

出将入相,名留青史,得益于王阳明的“痴”。如果王阳明失去了这份“痴”,王守仁也将如五千年里存在的无数王守仁一样,被历史的尘土覆盖。

四、“痴”能成全更好的你

“痴”是对事物的专注,是一种执着。王阳明认为,凡人皆有点痴,内心认准的事一定要做,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人生中很多事情难以做到,是因为失去了斗志。你若不想做,会找到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找到一个方法。

成功需要一点“痴”性,痴迷是成功的关键。此处的成功不单指你做出的成就,还指你理想的实现,灵魂的丰满。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就要付出真心。朝三暮四,畏首畏尾的人永远无法到达理想的国度。从画鸡蛋的达芬奇到画虾的齐白石;从沉迷音乐的贝多芬到醉心写作的巴尔扎克,无数人的事例告诉我们:痴迷于某个事业的人,会取得令自己惊讶的成就。

王阳明是一个痴人,不论身处何处,是何境遇,“心、理、气”三者都在他脑中不停盘旋。从龙场悟道到天泉论道,从被贬讲学到立德、立言、立功,每一份痴都促使王阳明在人生路上向前迈出一步,每一步都更接近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其实,不论认真还是执着,都是“痴”的衍生品,先有痴,才有认真与执着。做人,别忘了带点“痴性”,有痴,才有成。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