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言: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中的诚意和现在我们通俗说的诚意是有区别的。
我们今天说“我是带着诚意来的”,这个“诚意”体现了友好、尊重和促进的愿望。
而在古代典籍中我们该怎么理解诚意呢?阳明先生为什么说他一生以诚意立身呢?诚意究竟有何种神秘力量?
01、诚意,即良知
《大学》里的诚意究竟是指什么?和我们今天的诚意有何种区别?不妨先来看一下阳明先生和他的弟子薛侃的一段对话:
侃曰:“‘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则如何?”
先生曰:“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好作恶。”
侃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
先生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故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其实关于“好好色”的讨论延续了几千年,“好好色”是人欲还是天理?可以说它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也可以说它是人欲之首、恶的开端。
暂且不讨论其善恶,我们看阳明先生是怎么解释它是诚意的。
阳明先生说,“好好色”这就是一循于理,是诚意不是私意。
下一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诚意这个词: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可以说是点睛的地方,不着一丝意,这个意应该指的是私意,反过去说,就是“好好色”“恶恶臭”没有着一丝私意。
这在《传习录》其他地方也有体现,“好好色”“恶恶臭”是诚其意,没有别立个心去“好好色”“恶恶臭”。
这里我们应该就能明白了,没有别立个心即诚意,那么诚意从何处来,直接从心之本体上来,即在“无我”的时候出现的,没有加入“我”这个元素,形象点讲是电光火石的,是一瞬间的,是一种根本来不及加入我之意念就形成的意念。
显然诚意即良知。
其实讨论诚意没有人有兴趣,我们只是关心诚意能耐有多大、能对我有什么提升,如果脱离现实谈诚意,不光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哪怕是阳明先生的弟子也听不进去。那么诚意有何好处呢?我们先庸俗地称之为好处吧。
02
有诚才有智慧,无诚只是小聪明
至诚如神,可以先知。
欧阳崇一给阳明先生来信说,人情诡诈百出,如果用诚意对待它,往往被它欺骗。而您教导我们不要揣度,揣度就落入不信了,也不要怀疑别人欺诈,不然就成了欺诈。可是这样又被人欺骗谋害,是不觉悟。该怎么办才好?
这是多数修身者的疑惑。对呀,现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认识,好人不得好报。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正是这种观点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做好人了,圣学好像出现了缺陷。其实不然,那些所谓的好人、善人可能从某一个角度是好的,可是未必站在天理的角度。
看看阳明先生怎么解释的。首先他肯定了不逆、不臆,这样不失为善。但却不知致良知之功。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样的人是“背觉合诈”者,什么意思呢?
背离知觉就形同合伙欺诈,虽不失善却不能无自欺,也不是自信的表现。而欲提前一步知道别人是否欺诈自己,这个立心就落入了逆诈之道,背离了良知。
阳明先生指出了解决办法:致良知、诚其意。这也是上文中我们觉得诚意就是良知的根源。
诚则明也,意诚了就不会仅局限在自私的狭隘之地,也不会掺入自己的情绪影响正确的判断,那么事物的本质就会显现出来,就能更明白。
诚则能发现事物的微小处,进而可见微知著,以至于对事物的判断操作能出神入化,如有神助。
其实我们不想从功利的角度解释诚意或者致良知,只是这样做人们会更能接受或者感兴趣一些,这样能把圣贤的学问铺开,能惠及更多的人,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而致良知、诚其意这种古代哲学术语其实也可以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深入浅出才是做学问的根本,如果只是拿一些高深的哲学术语把玩,或者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彰显自己多高大上,见识高人一等,就完全背离了古人留下的宝藏宗旨。
本文转自:王阳明心学
主编:白艳
编辑: 张咪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