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一生有三重身份。
首先是企业家,他27岁开始创业,先后创办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人生的暮年,又毅然出山,拯救了处于破产边缘的日航,让其重新回到了世界500强的行列。
可以说,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方面的“事功”几乎无人可比,简直做到了极致。稻盛和夫的功绩也备受企业界和社会的赞誉,很多知名企业家都对其尊敬有加。
比如任正非曾评价稻盛和夫,称他是“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缔造者和重要的见证者之一,成就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商海经历浮沉的稻盛和夫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刻,也没有忘记心灵的追求。他一直在潜心研究哲学与宗教,始终都在追问一个终极问题——作为人,何为正确?稻盛和夫哲学的根本就是敬天爱人,自利利他,这不仅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经营哲学的根本。”
很多人以为京瓷就是做陶瓷的,这种认知太肤浅了。任正非指出,稻盛和夫创建的京瓷,其产品不是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陶瓷,而是电子陶瓷等功能陶瓷,他已在引领一场实实在在的新材料革命,并将极大地推动通信业和互联网的发展。
马云也曾三次拜访稻盛和夫,“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学、观点尤为赞赏。我认为,中国企业在管理中间,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稻盛和夫的第二重身份就是哲学家,他的稻盛哲学在世界上传播甚广,包括借他之名的一些“鸡汤”也在互联网上有广泛传播。
“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季羡林就认为稻盛和夫的讲话“洋溢着表面浅显、实则深刻的哲学思维,说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
国内虽然有很多企业界人士追捧稻盛和夫的哲学和经营理念,但稻盛和夫自己认为他所依靠的“无非就是东方圣贤们所倡导的正确的为人之道”。
稻盛和夫认为,中国企业的老板在积累财富、过上奢华生活后,还需要解决精神空虚的问题,财富并不等同于人生的充实。
这也是马云所强调的,中国的老板们要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只有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企业才能生生不息。
“中国公司的管理,要不就是从西方学一些管理思想过来,要不就是从日本学习一些流程管理的方法,没有一个文化根基。”
如马云所说,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就不会有自信,就没有强大的竞争力,也就无法支撑企业取得成功。
博采众长可以,但一定要能够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这就需要有哲学思想,有自己的修炼才行。
哲学思想是花,企业是果,而人生的修行就是根。稻盛和夫真正追求的其实就是成为修行者,这也是他的第三重身份。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活法》《干法》《心法》等书籍代表了稻盛和夫的思想,但就稻盛和夫本人来讲,无论是企业界的三战三捷,还是他的书籍,都是他修行的外相。
在KDDI取得成功后,稻盛和夫曾剃度出家,每天穿麻衣草鞋,素食淡饭,托钵化缘,为普通人的施舍而感动。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是稻盛和夫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我所思考的活法,也就是我的人生观,立足于做人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我一生着力追求在实践中彻底地贯彻这样的伦理观和道德观。”
对他而言,人生在世的种种经历和体验都是对心灵的洗礼,人生就是修炼的过程。“为了磨炼心灵,我们没有必要特地去坐禅,没有必要居深山。只要将全副精力投入眼前的工作,在当下这个瞬间极度认真、极度专注,就是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精神修行。”公司就是道场,工作就是修行,聚焦工作就是锻炼心志、提升心性。
在我们的一生之中,会遭遇很多情况,有顺逆,有成败,有苦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对灵魂的磨砺。
稻盛和夫表示,所谓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自己能够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
这才是稻盛和夫留给世人最宝贵的启示和嘱托,人生就是修行,千万不要虚度光阴,否则到了老的时候,精神、灵魂没有足够的修炼,那就太悲哀了。
世人忙忙碌碌,为了钱,为了享受,在庸常的生存模式里蹉跎人生,为了虚假的事物东奔西走,耗费心神,却不知灵台蒙垢,迷失了自己的赤子真心。
如此别说修炼出更高层次的灵魂,能够恢复赤子之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以上,与诸君共勉之,勿忘勿助,不失根本。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