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就是来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如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翻译一下: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三生万物”,它表示两个对立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比如说:我们称明为阳,暗为阴,但是没有绝对光明与绝对黑暗,漆黑的夜间中会衍生出晨曦。白与黑的矛盾产生,于是有了第三种状态,三就是明暗共同存在的状态。
再说一下“逢七必变”。
《周易》六十四卦之复卦写道:
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覆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翻译一下就是:
反复运行它的道,七日后回来重新开始。反复运行它的道,七日后回来重新开始。利于有所往。
在十二消息卦中,阴长阳消从姤卦到复卦,总共七卦,故曰“七日来复”。
“逢七必变”是我们的老祖宗在经历过了各种事情,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具有可靠性与实用性的。
古人将农历初七之日亦称为“人日”。人们认为,天之道,运行于道之内,反复如此,七日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多次循环。正如当下一个星期分为七天是一样的道理。
例如:我们的生活中,一个星期就是七天,从周一到周日反复循环,这就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社会的“逢七必变”。
还有我们经常会听到“七年之痒”这个词,它是用来形容婚姻在第七年时,会有变化,因为夫妻之间的浪漫与激情早就被生活的柴米油盐代替,这时婚姻进入危险期,这一年就是婚姻是否能继续的关键。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很多关于“七”的事情,比如:彩虹有七种颜色;音乐由七个音阶构成:1 2 3 4 5 6 7;pH值为以七为中性值,大于七为碱性,小于七为酸性;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要持续到第四十九天为止,也就是七个“七”。
而“七节”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更为生动形象,偶有风寒,通常7天自愈。7天不好的便会在7的倍数时发生明天的变化。
而七的倍数中还是动物和人的孕期,如鸡孵蛋通常是21天,猫的孕期通常是63天,兔子孕期通常是28天,老虎的孕期通常是105天,人的孕期通常是280天。它们分别是7X3、7X9、7X4、7X15、7X40,虽然常有出入,但均在其左右,就像天平的中点一样。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从周公摄政到汉武帝登基、贞观之治,再到明朝的建立,这中间都是隔了700年的时间,这几次的“逢七”,似乎都是我们国家迎来大转机的时刻,都标志着我们国家在越来越强大。
而下一次700年就是近在咫尺的2041年,或许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现在,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要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
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世界被分为七大洲;战国时期还有七雄等等。
那么人们是如何发现这些事物“逢七必变”的呢?
据学者推测,这可能源于太阳与月亮的关系。人类产生之初便对这朝夕相对的两个未知事物有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人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发现每隔28天就会有一次改变,于是便发明了阴历,并以28天为一月。这两个星球还会使海洋在28天内产生四次潮汐,28分4就是七天。就以往的认知而言,海洋是人类祖先的诞生地,水占了人体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学者认为这个诸多理论的根源“七”便是源于潮汐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