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许多民间文化以俗语的方式流传至今,明代文人朱之喻在《朱舜水集》中有言:“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很多民间俗话就是这样,虽然看似简单日常,但是其中却蕴含着不少大智慧。
很多民间俗语的含义,要么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要么是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有一些可能含着封建迷信的思想,现代人当然可以将之剔除,但是更多的俗语却能让人受益良多,接下来三句俗语就是如此。
▲乡间生活场景
01
一、燕子不飞苦穷之门。燕子是我国很多地区都非常常见的一种鸟类。在民间,燕子与喜鹊一样,通常都寓意吉祥。所以每当有燕子到人们的屋檐下搭窝筑巢时,人们不但不会将它撵走,反而非常欢迎。所以燕子和人类的关系可以说非常融洽,当燕子在屋檐下筑窝后,人们常常给予关照,如果生下了小燕子,还会专门照看一二。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燕子也是一种益鸟,可以捕食害虫,保护庄稼。因此农村人同样对燕子喜爱有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认为燕子的到来意味着好事将近,也是燕子所落脚的这户人家,家中兴旺发达的象征。
▲燕子归巢照片
其实古人的“燕子不飞苦穷之门”这句话,是从事件的结果来做出的一个总结。因为人们发现燕子不会在贫苦人家中筑巢,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燕子嫌贫爱富吗?当然不是,人类的贫富对于燕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燕子在选择筑巢地址的时候,并非随意而为,他们要选择结实、能够遮风挡雨的屋檐筑巢。古时候,贫苦人家的房屋大多为茅草房,就算有屋檐可能也不是遮风挡雨最理想的地方。
这样的话,燕子自然不会到茅草房去筑巢,反而很多家境充实的家庭,房屋大多为砖木混合结构,有的不但非常结实,而且屋檐也十分高大宽敞,这对于燕子来说是最好的筑巢之所。所以燕子只是选择了最适合筑巢的地方,但是无意间却证明了贫富的区别,人们将这种情况就总结为“燕子不飞苦穷之门”的俗话,《襄阳记》中有言:“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自然,燕子也是要趋利避害的。
▲燕子衔土筑巢照片
02
二、男怕摸头,女怕摸腰。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男儿自应有所担当,不管是报效国家还是孝敬父母。所以在古时候的家庭中,男子的地位很高,所以不能随意去触摸男性的头部,这样显得很不尊重。
而且在古时候,人们常常有戴冠帽的传统,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官员等等,不同的冠帽帽也代表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或者官职高低。也就是说,头顶上的饰物是身份的象征,自然不能随意触摸,被摸的人会觉得受了侮辱,而主动去摸的人则多半会视为刻意挑衅。不过家中长辈抚摸小男孩的头顶,当然不在这些范围内。
▲古代男子戴冠帽剧照
对于女子来说,腰部是非常私密和敏感的部位,在没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下,也没有人会去碰触一位女子的腰部。所以如果随意去摸或者搂抱女子的腰,是一种非常轻佻不尊重的行为,在一些礼仪教条非常严格的朝代,说不定女子就要因此寻死觅活了。
03
三、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句话至今仍在乡间流传,农村人看完大多秒懂。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着独特的酒文化,其中也有不少风俗习惯和忌讳,例如喝酒不喝单数、敬酒时酒杯的位置等等。而在古代,长辈和晚辈之间也有着严格的礼仪需要遵守,所以也就有了“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句俗语。
▲古代酒宴画像
其实这句话都是在强调,长辈与晚辈之间最好不要一同喝酒。这是因为长辈自有长辈的尊严和身份,如果与晚辈在一起喝酒,甚至饮酒过量,期间闹出什么笑话或者做出什么失礼失德的事情,那么将是非常难堪的。特别是古代家庭中的父亲这一角色,往往代表着严肃与权威,很多古代家庭中的父亲根本不会与儿子过于亲近,反而时时刻刻要保持着“严父”的颜面和体统,当然不会和儿子一起同桌喝酒。
结语
毕竟随着时代的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些俗语的经验似乎也过时了。但是,也大可不必认为俗语都是无稽之谈,甚至是封建余毒。人们依然可以从大量的俗语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中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或者道理。
参考资料:
《朱舜水集》
《襄阳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