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王阳明:一个人,没钱没势没地位,也可以成功,只需做到这四个字

1 已有 190 次阅读   2022-12-30 17:52
王阳明:一个人,没钱没势没地位,也可以成功,只需做到这四个字 

人与人的价值观不尽相同,对成功人生的定义和标准自然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拥有财富、权势、地位就是成功,也有人认为安贫乐道、粗茶淡饭的淡泊宁静是成功。这些观点的对错,因人而异,但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没钱没势没地位,也可以成功,只需做到这四个字——安贫乐道!阳明心学认为,安贫乐道的重点不在于安贫,而在于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也就是说不被现实、物质与名利所扰,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道,或者说自己的人生极致,便也是一种成功的表现,便也能寻到人生的真味。

安贫乐道,这四个字看起来有点脱离实际,也有点自我安慰,事实上,这是一种心灵的坚守,也是一种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是一种心灵的坦荡和超脱。试问,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如何能生活得不快乐,灵魂不自由?又如何不能心无挂碍地去追求真正的生命价值,成就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呢?

安贫乐道,看似超凡脱俗,然而俗世中的人如果能做到如此,那么,因为这份对贪婪和欲望的摈弃,也许也能够让你预先躲避掉许多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磨难。

中国历史上堪称安贫乐道典范的当属孔子的学生颜回。颜回,十三岁入孔门,用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其学业基本已成。此后终生跟随着孔子。孔子夸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在阳明心学看来,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安贫乐道,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而在有条件享受生活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安贫乐道,这则是人生又一至高的境界。东汉时期的陈实,便是这样一个典范。

出身卑微的陈实在家乡当了一名县衙的小吏,这份工作的俸禄非常少,还要常常干粗活。有人就劝常常挨饿的他:“你是个小吏,但也不至于吃不上饭,你之所以穷只是因你太本分了,为什么不捞取一点外来之财呢?”

陈实说:“我已经身份卑贱了,如果还干坏事,那不是更下贱吗?我不能做坏事,我要保持心灵的纯洁。”

为了能尽早摆脱卑贱的地位,陈实平日总是用心苦读。有人认为他的当务之急是保证吃饱穿暖,便劝他说:“人要穿衣吃饭,读书有什么大用呢?即便你博学多识,但因为你的贫穷,别人依然会看不起你,还是干点正事吧。”

陈实没有理会这些,而是始终相信自己会有成功的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实后来终于当上了太丘县县令。当官后,陈实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他仍然奉公守法,从不贪污受贿,日子过得还是不宽裕。

陈实的手下没有油水可捞,内心对他极为不满,有的人甚至当面对他说:“大人,从前的县令,自己富足,我们做下属的也能从中捞点儿好处。可是,现在你自己清苦也就罢了,我们还得跟着你受穷,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您为什么不变通一下呢?”

陈实说:“我不想贪污,因为我知道犯罪比受穷的害处更大。贫穷时要坚守正义,严于律己,这才是致富的正经途径,怎么因为贫穷就任性胡来呢?我们虽然贫穷,但无灾无难,这不比违法入狱要好很多吗?”陈实的手下虽不服气,却也无话可说。

心态决定命运。颜回和陈实有着这样安贫乐道的心态,又何需整日为因贪赃入狱而提心吊胆呢?又何须为得到不义之财而惴惴不安呢?

也许,有人说,在当代这样充满物质的时代,提倡安贫乐道似乎有点太不现实了。其实不然,安贫乐道并非让人安于贫穷,也并非让人不思进取,而是让人对于金钱保持平和的态度,对于生活中的得失,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心态,对于生活现状,即使贫乏,也要保持知足常乐的淡然心态。拥有这样的人生觉悟,定能让人坦然度过人生中的每一次失意、每一段痛苦。

在阳明心学中,安贫乐道是一种修心的智慧,不懂的人永远无法享受这样的欢乐。倘若我们也能独守一份内心的清净,拥有安贫乐道的心态,必将达到另外一种人生境界。而那时的你,定不会外界的干扰而随意改变自己的初衷,更不会让财富的多寡来左右你的情绪,而幸福感,也必定时时都在你身边。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