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 -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需求,一共有五种,
即:
1.私人生活
2.安全需求
3.社交需求
4.尊重需求
5.自我需求
这些都是层层递进的,人类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私人生活,才会有心思和能力去追求第二种安全需求,以此类推,达到最高层的追求,自我需求。
这就好比说:
人们只有衣食无忧,吃饱喝足,身体健康……
满足了私人生活,才会有心思去想着衣食住的品质问题。
例如:买一个好房子让自己住的舒服,买一些质量好的衣服让自己穿着,买一些高品质的食材让自己吃着舒服,买辆好车代步出行……
安全需求得到了保障,人又会有社交需求。
很好的社会联系,会让自己闲暇的时间过得更精彩,拥有好的人际联系也会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资源、较少阻碍,获得更多支持……
当人们的社交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尊重需求。
是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得到尊重以后,可以追求做自己,实现真正的自我。
所以得到他人尊重的这个阶段,其实是很新的的。
那我们如何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呢?
如果你想要受人尊重,请在这四件事情上学会“反人性”。
一、
敢于谈钱
我国自古以来,在传统文化中就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比如说,老人们常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他们认为商人只看个人利益、不顾地方利益,精明自私,是个吝啬鬼。
但是在个人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金钱,不能羞于提起,装大方,吃哑巴亏。
老话都说了“亲兄弟明算账。”何况是对于其他人呢?
很多人觉得,谈钱会伤感情,但是谈感情伤钱啊!
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可以明明白白跟你谈钱的人,才是值得交往的人。
那些钱放在人前面的人,他从来没有顾及过你们的感情。
人和事兴,不是开玩笑的。
和人交往涉及金钱问题,都要留有证据,不偏不倚。
咱们不占人家便宜,但不能吃亏。
因为时间长了,别人会以为你好欺负,更不会尊重你,所以你是丢了钱,也丢了尊严。
钱代表着利益,而利益分配应该是明确的,只拿自己的那一份。不能吃哑巴亏,助长了对方的贪婪,以后欺负更多的人。
请正确认知金钱!
你的尊严应该靠自己去争取,去捍卫!
二、
敢于坚持自我意愿
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坚持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但在群体中或者大环境中,我们容易被带偏,会顺着他人的想法过自己的人生;任人摆布的社交联系,怎么可能会被人尊重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只相信别人说的,这是一种自卑心理。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道:“你要清楚,自己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
在生活中,只有那些按照自己信念和意志来生活的人,才能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那就太可惜了。
被别人操纵,去过自己的人生,那就像提线木偶一样,毫无生机。
被操纵的人生不值得任何人去尊重,因为他没有态度,没有灵魂。
三、
敢于示弱
有些人喜欢逞强,在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还在那里伤撑着,不管此时内心受到多大的煎熬,也要撑着那份随时会倒下,急急可危的面子。
这类人通常有一种傲娇心理,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优秀,不能接受比自己差的人来帮自己。他们情商低,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老话说,这种人就是伤要面子,活受罪!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不擅长的地方,我们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这世界上的全才几乎没有。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去尽量完善自己这份美好的人生。
示弱知道自己的不足,也敢于说出自己的问题,为的就是解决自己当前面临的困难,让自己活得更加舒服,更加优秀。
我们丢下的面子要靠自己捡回来,大男子能屈能伸,坦率自然,这样的人更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四、
敢于说“不”
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是坚持自己原则和底线的一种方式。
一个地方没有武器,不敢捍卫自己的领土,那它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那些不敢说“不”的人,通常是“讨好型人格”,他们对于自己的人格和魅力保持怀疑,本质上是自卑心理。
所以这类人希望能够通过讨好他人来换得一种认可。
但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一个没有底线和原则的人,硬不起来,那别人就只会把你当软蛋看。
是人都有慕强心理,只有你硬起来,别人才会真正的尊重你。
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最终导向都是想要成为真正的自己。
做自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但并不是所有人,天生就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天生就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天生就会寻求帮助,天生就敢于说“不”,甚至于有的人一辈子都解不开这些枷锁。
其实尊重来源于害怕和欣赏。
而做到它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变强大和优秀,再谈上面那些所谓的行为!
#头条创作挑战赛#
- The End -
作者 | 程也
编辑 | 陈家三岁郎
读书主笔团 | 一群喜欢记录声音的年轻人
素材来源:汇集百态人生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