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做一个廉价的人
懂事的人都在承受委屈,
体谅别人的人都不被体谅。
作者:洞见Leyla
在知乎上看到一则提问:
为什么越是对一个人越好,越是不被珍惜?是我不够好吗?
高赞回答颇为戳心:“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太好了。 就是因为对谁都好,你的好,就变得格外廉价。”
正如《人间失格》里说: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
成年人的关系,不是费力讨好,就能换来笑脸相迎。
也不是掏心掏肺,就能换来感激不尽。
姿态过低、脾气太好,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永远记住,在任何关系里,不要做一个廉价的人。
1
没有底线的付出
换不来对方的感恩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叫100-1=0。
意思是,你对别人好100次,他也许记不住。但只要有1次不满足,就会抹杀之前所有付出。
多年前,杜汶泽和刘德华在拍摄《无间道》时,成为了朋友。
当时杜汶泽虽然拍了不少戏,但是一直不温不火。
于是刘德华找各路人脉提携他,渐渐地,杜汶泽终于有了名气。
杜汶泽一时之间没钱买房,刘德华就大方地将自己的豪宅低价租给他;
杜汶泽结婚没人撑场子,刘德华就挤出时间做他的伴郎,给足了他面子。
后来杜汶泽想转行做导演,预算不够。
刘德华大手一挥,投资千万港元,帮助他拍摄电影。
电影上映后,票房惨淡异常,钱都打了水漂,刘德华也毫无怨言。
此时不死心的杜汶泽还想再拍第二部,刘德华为了避免损失,婉转拒绝了他。
没想到,杜汶泽怀恨在心,在媒体面前大骂刘德华“不仁不义”,并声称自己“和姓刘的势不两立”。
刘德华顿觉心凉,一直觉得自己做的够到位了,最后竟未落得一个好字。
人性最卑劣的一面大抵如此。
习惯了索取,便忘记了感恩;习惯了接受,便觉得理所当然。
正如歌曲《烂好人》下的网易热评所说:
对谁都真心却做不成好人;有人对着你微笑,背后说你蠢笨;有人收了你礼物,心里骂你穷困。
付出过了头,别人就会习以为常,得不到感谢不说,还可能被人家拿住话柄。
把别人的事太放心上,可能换来的只有冷漠和怨怼。
在现实的社会,不妨做一个凉薄一点的人。
不无底线地帮谁,更不要毫无保留地付出。
你的善良和好心,都应该留给更值得的人。
2
不讲原则的忍让
容易被人当软柿子捏
电影《黑名单》中有一句台词:
为什么别人敢在你身上做坏事,是因为你让人觉得在你身上做坏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
听起来很残忍,但确实是实情。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受欺负,就是因为欺负你没有成本。
在《奇葩说》上,柏邦妮讲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她是个矮矮胖胖的小女孩,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位男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篮球砸向她的头。
那一瞬间,委屈、心酸、茫然的情绪在她心头,如潮水般涌上。
但是她选择了忍让,始终不吭一声。
从此以后,那个男同学愈发肆无忌惮,动不动就把她当成受气包。
对方不是嘲笑她的跑步姿势,就是傲慢地指使她做这做那。
但是不管遭受了多大的欺辱,她都没有反抗。
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也只会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
后来柏邦妮逐渐长大,她发现自己的性格越来越敏感自卑。
更严重的是,只要回想起这段经历,她的内心就痛苦到犹如刀绞。
心理学家张德芬曾说过:
人与人之间,常常是彼此吞噬的关系。如果“我”不够硬,就很容易被“他人”吞噬。
有的时候,我们也希望,一时的忍让能够息事宁人。
殊不知,过度的忍让,只会是一味自制的砒霜。
在犹太教奉为圭臬的《塔木德》里,人们往往用“萨布拉斯”来形容犹太人,“萨布拉斯”翻译成汉语就是“仙人掌”的意思。
犹太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就应该和仙人掌一样:内心柔软,外表带刺。
仙人掌无法成为娇艳的花朵,但因为长满了尖锐的刺,却可以保护自己柔软的心。
做一个心存良善但不好惹的人,才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式。
3
当你变得不好惹
世界才会变得温柔
经济学家凡勃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将一种高品质的巧克力定价为1美元,将普通巧克力定为1美分。
出乎人意料的是,大家都去买1美元的贵巧克力。
于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消费者更愿意为高价的商品付费。
后来,这个现象称为 “凡勃伦效应”,并被广泛地运用在了心理学领域之中。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其实也是一样的现象。
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状态越是卑微、越是好说话,在别人看来就越是廉价;
一个人表现出来越是高贵、越是有姿态,反而越会吸引人。
作家汪曾祺早年间性格一直温润随和。
相较于其他文学大家凌厉肃穆的形象,他显得格外平易近人。
但这样的好脾气,不仅没有为他迎来好运气,反而带来了许多的烦恼。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痴迷文学的青年。
青年试着向汪曾祺求教写作的经验,没想到对方如此慷慨,将自己的心得悉数教授。
后来为了方便每日聆听汪曾祺的教诲,青年请求搬到汪宅居住。
汪曾祺觉得有些为难,因为自己的住处实在狭小。
但青年表示自己愿意蜗居在逼仄的地下室,汪曾祺只好同意。
没想到,青年搬进来后,总是在天不亮就举着牙刷去敲汪曾祺的门,并毫不客气地让他为自己指点稿件。
汪曾祺数次忍着困意为其指点稿件,可青年的文章实在乏善可陈,没有改善的余地。
终于,在多次被打扰之后,汪曾祺忍无可忍地向对方下了逐客令。
一个清晨,他对举着牙刷的青年说:
你以后不要再来了,我很忙;
你不可以在外面说我是你的恩师,我没有你这个学生;
你今后也不要再寄稿子来给我看。
一番拒绝的话说出口,汪曾祺终于过回了清净的生活。
更令他意外的是,之前傲慢无礼的青年,此后对他竟另眼相看,言语间充满了敬仰与尊重。
武志红说: “当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最后,也容易收获好的关系。”
面对他人的予取予求,一味妥协,一味接受,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
学会拉黑一个人、试着拒绝一件事,并不会对谁造成多大伤害。
当你硬起心肠,变得不好惹时,世界反而会对你温柔以待。
▽
作家黄启团有一本书叫《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在书中,他写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
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
这世上,懂事的人都在承受委屈,善解人意的都不被理解,体谅别人的人都不容易被体谅。
痛过一次就会明白,成熟不是一味迁就和让步。
而是在该拒绝的时候不手软,该狠心的时候不退让。
抬高自己的姿态,亮出外在的锋芒,才能洒脱过好下半生。
点个 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