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力(深度好文)
#秋日生活打卡季#
管理精力,就是管理人生。
作者:洞见yy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还没有走几步路,就已经气喘吁吁;
才工作一个小时,就开始胡思乱想,注意力难以集中;
下班回家后,只想窝在沙发里,什么都不想做……
这些身体的疲惫,工作的不顺,归根结底,是因为精力不够。
一个人若是缺乏精力,就会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心理学家吉姆·洛尔就指出,精力管理,比时间管理更加重要。
人活于世,总要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复杂的社会关系。
学会管理精力,高效做事,才是成年人最轻松的活法。
1
体能精力
知乎博主@小野曾在帖子中诉说自己的经历。
他是国内头部律所的律师助理,全国各地跑案子,常年加班赶进度。
每次深夜下班后,回到家点个外卖,就往沙发里一窝,刷刷视频,熬夜到凌晨。
前段时间,他就发现自己总是不在状态,身体小病不断,脑子也反应迟钝,在工作中频频出错。
团队负责人批评他几次后,见他没有好转,直接找他谈话:“回去好好找找状态吧,调整不好,就别回来了。”
这时,他才恍然醒悟:体能精力不够,什么工作都白谈。
仔细看看我们身边,有不少人都是如此。
上班总是打不起精神,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偶尔加几次班,连着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当身体跟不上工作的节奏,生活就会失序,变得越来越糟糕。
曾以为搞事业,靠的是资历,人脉,业绩……
可干到最后,才明白拼的是身体与精力。
正如扎克伯格所说:
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多能量,才能有精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要想保持充沛的体能,请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1. 15秒深度呼吸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刘欣说:
“深呼吸靠的就是肌肉运动,可谓最便捷的运动。它还能够刺激细胞活力,缓解疲劳。”
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户外,只要你感到疲累,就可以做一组深呼吸。
每次深呼吸控制在15秒左右,在一呼一吸间,静静感受身体的律动。
一两分钟下来,你的体能就会得到恢复,得以重新投入工作中。
2. 30分钟舒适慢跑
老话说,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人的身体也是如此,越是久坐不动越会疲惫,越容易出现乏力的现象。
只需用最舒适的速度,每天慢跑半小时,就能缓缓为身体充注能量。
当你挥洒完汗水,精力体力反而会更加充沛。
3. 7.5小时规律睡眠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一次通宵加班后,即便我们睡上十个小时,白日里仍旧昏昏沉沉。
因为人的精力不仅在于睡眠的时长,还需要规律的睡眠。
国际睡眠医学学会指出,人体最佳睡眠,应当在夜晚10点至早晨6点之间,睡足7.5个小时。
睡眠时间过长、过短,或者不在这个时间段,都会使身体疲惫。
好好睡觉,看似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但它却能改变你整个人的精力状态。
2
情绪精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情绪耗竭”。
意思是,一个人的情绪资源被过度消耗,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丧失。
无论是愤怒还是沮丧,一旦被负面情绪缠身,最终你的精力便会迅速枯竭。
世界网球名将麦肯罗与康纳斯,曾经是双打搭档。
二人球技不分伯仲,可论个人荣誉麦肯罗总是略逊一筹,原因就在于麦肯罗情绪总是大起大落。
手上擦拭的吸汗白粉不合心意,他就开始发脾气;
搭档没接住球,他立马就骂骂咧咧;
自己稍有失误,便陷入无休止的自责,变得垂头丧气。
每场球下来就算还有体力,他也被各种坏情绪搞得自己再也无力应战。
结果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总是发挥不稳定,在34岁便早早退役。
后来,麦肯罗懊悔道:是愤怒挥霍了我的精力。
负面情绪就如一剂毒药,会不断侵蚀我们的内心,使人越来越颓丧。
人生海海,谁也免不了被浪花拍打,生活中总有很多不如意之事。
想要管理好情绪精力,应对生活的波澜起伏,晚君建议尝试以下三个方法。
1. 加快情绪转化
作家奥里森·马登在《一生的资本》中写道:
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情绪是可以控制、并转化的。
比如你遇到一件糟心事,就去吃一顿美食,出门兜一下风。
再比如你即将发怒的时候,立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能得到平复。
我们只有加快情绪转化,才能减少消耗,节省精力。
2. 扩充情绪容量
心理学家吉姆·洛尔认为人的情绪是有容量大小的。
情绪容量不够大,一点点的小事,在人的内心都会掀起万丈波澜。
面对生活的种种委屈,请保持克制,持续忍耐。
遇到人生的挫折,学会调整心态,允许一切发生。
当你持续扩充容量,装得下坏情绪,就不会被负能量淹没。
3. 提升情绪弹性
知名企业顾问刘润曾提过一个名词“情绪弹性”。
情绪弹性不够的人,就如花瓶,看似光鲜,一摔就碎了。
而所谓高弹性的人,就是如橡胶球一样,摔倒在地也能立马弹起。
做一个情绪弹性高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迅速恢复状态。
悲伤时,可以躲起来大哭一场,但哭过之后,要立马坚强;
愤怒时,就找个无人处,放声一吼,排除情绪,心情也要恢复舒畅。
情绪上有张有弛,哪怕受到再大的压力,也能触底反弹,过好当下的生活。
3
思维精力
心理学家托尼·施瓦茨讲过一个真实案例。
莎拉是一名医院行政人员,一上班就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甚至连午饭都顾不上。
即便如此,她的工作还是越攒越多。
久而久之,上司见她没有工作成绩,就批评她上班偷懒,同事也跟着质疑她的能力。
莎拉心里很是委屈,人也跟着焦虑起来。
于是,她咨询了心理医生施瓦茨。
施瓦茨一针见血地指出:“是你的思维精力不够。”
原来,莎拉在工作时,总有许多人找她。
一听到别人的诉求,她就立马搁置手头的事,转头忙着另一件事。
这种事与事之间的变换,消耗了莎拉大量的精力。
最终莎拉累到自己精疲力竭不说,还什么事都没做好。
想起罗振宇的一句话:思维无法聚焦的人,往往不会有什么成就。
什么都想做,往往什么都顾不上,只会反复消耗精力。
看似很勤奋,实则在瞎忙,难以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
学会下面三种方法,节约思维精力,提高办事效率。
1. 设立目标任务
有研究表明,当代人连续专注的平均时长,只有短短8秒。
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很多人缺乏目标感,以至于精力分散。
学会利用“四象限法则”,每天将手中事件分成四种:
紧急又重要的;紧急但不重要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
随后按顺序将之依次设为目标任务,不论何时,只专注于做一件事。
当你心中有了目标,就能心无旁骛地前进,用最少的精力,完成任务。
2. 屏蔽信息干扰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杂乱的信息。
不加以屏蔽,就很容易受此干扰,为之耗费大量的精力。
这里推荐一种“番茄工作法”,帮你有效隔断过于信息的侵扰。
规定在一个连续的45分钟内,专心做手头的事情。
随后进行5—10分短暂的休息,用于处理手机信息,喝水,上厕所等。
通过这种方法,主动屏蔽外界的干扰,你的思绪才会井然有序。
3. 构建冥想空间
《如何像达·芬奇一样思考》一书中提到:“思维恢复的关键,就在于冥想。”
冥想,就是我们大脑一个恢复精力的空间。
你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先是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然后慢慢放松。
其次心随意走,想象自己漫步在森林中,静躺在草坪上。
最后当大脑彻底放空,你的精神就会慢慢集中。
▽
乔布斯曾说:生活中有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管理精力,就是管理人生。
无论是身体、情绪还是思维,都需要你的精心呵护。
精力分配不合理,就会使得生活越来越凌乱,日子越过越糟。
学会精力管理,养足了精神,养好了身体,你才能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去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转载 洞见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