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人这一生,必须经历三次觉醒

3 已有 100 次阅读   2023-11-14 10:28
人这一生,必须经历三次觉醒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帆书 原樊登读书(readingclub_btfx),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

责编| 若风 排版| 五月

第 7840 篇深度好文:2638字 | 7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被心理学家荣格,比作“暴风雨之夜的灯塔之光”。

他的中篇小说《悉达多》,更是被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称为“比圣经新约更有效的一剂良药”。

但对黑塞而言,写作是救赎世人,更是他对自己削皮挫骨的疗愈。

1919年,小说《悉达多》提上创作日程。然而,彼时的黑塞,正陷入前所未有的人生危机。

经济困顿拮据,家庭分崩离析,他自己更是深陷抑郁和疾病的折磨。

好在,如同小说主人公悉达多在痛苦中逐渐求得真理。黑塞也在无数个昼夜里,洞悉着灵魂,并将逐渐寻得解脱。

人生海海,颠沛流离。我们拼尽全力寻找活着的意义。

可在现实的枪林弹雨和命运的壁垒浩劫前,依旧会心生困顿,难掩迷惘。

如何才能获得觉醒?生命的圆满又会在哪?

当你读完了《悉达多》,或许便能有所体悟。

一、见自己:认识局限,寻求蜕变

人们常说,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小说主人公悉达多,便是如此。

生于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他,拥有看似完美的一切:高贵的门第,俊朗的外表,良好的教育,以及众人的热爱。

然而,即便如此,悉达多的心中,依旧充满怅然。

终于,在一个破晓的清晨,他告别父母,与朋友乔文达踏上了寻道之路。

为了得到开悟,他们摒弃一切世俗的欲望,体验疼痛、饥饿、焦渴和疲惫,将身体折磨得骨瘦如柴。

三年的苦修,让乔文达无比欣慰:他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

可悉达多却非常清醒:除了学会忍受和麻痹痛苦,他并无任何实质进步。

正当他为此悲痛时,世尊佛陀乔达摩的现世流言,在沙门中传得沸沸扬扬。

于是,两人决然前往,并终于在祇树给孤独园,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佛陀。

可不曾想,聆听了法义宣讲后,类似的情境再次上演:

乔文达震撼而满足,决意追随佛陀修行。

悉达多却选择离开。因为佛陀的完满,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差距:

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只能自己体悟。一个人必须探入自己的最深处,才能真正了解自我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到达解脱。

萨古鲁曾说:

“理解自身现有生活中的局限,并且最大程度地活出精彩,然后看看怎样才能超越这些局限,具备这样的生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汪洋,云遮雾障。我们或许可以一辈子循着他人的脚印,亦步亦趋,度过一生。

然而,想要获得真正的蜕变,必须反躬自省,走出小我,在一次次破局中寻求升华。

察觉格局的狭隘,发现认知的不足,保持内心的谦逊。

自我撕裂固然疼痛,可唯有剖开现实的缝隙,才能循着光影,踏入更加广阔的天地之中。

二、见天地:遇人修心,遇事修性

告别了乔文达和佛陀之后,悉达多再次踏上征程。

此时,那原本令他厌恶、鄙夷的世俗世界,忽然变得灵性和美妙起来。

于是,他决定放弃苦修,跟随欲望,在尘世中寻找智慧。

他洗去铅华,主动向美艳的名妓迦摩罗发起追求,来修习情爱之术。

他投身商海,与富豪迦摩施瓦弥一起,打理财产生意,来领悟财富之道。

此时的他保持着一份警醒:一切只是游戏。

然而,人的健忘,总是来得那么容易和坦然。

随着感官被现实的狂热慢慢唤醒,悉达多的灵魂,逐渐堕入浑浊。

他不再克制,而是忘乎形骸地享乐,贪而不足地占有,在荒诞中变成了一个肥腻而丑恶的中年人。

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改变。于是离开府邸,并意图跳进河中,终结自己可怜又可耻的生活。

可就在入水的一瞬,他猝不及防地,被心底的呼唤点醒。

悉达多顿悟:

我必然经历贪欲,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入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

这一刻,他不再自责,而是在椰子树下无梦酣睡,如获新生。

契诃夫曾在书中写道:

我相信任何事情都不会不留痕迹就过去,对现在的和将来的生活来说,我们所走的最小的一步路,都是有意义的。

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

过去的一切经历,都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修行。

每一次困惑是修行,每一次觉醒是修行,每一次悲欢喜乐是修行,每一次开始结束,亦是修行。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遇人修心,遇事修性。一个人只有经历了人情反复,世事冷暖,才能获得真正的清醒。

三、见众生:接纳一切,顺其自然

苏醒以后,悉达多决定留在河边。这是他当年投身俗世的起点,如今,他要重新开始。

他起身踱步,沿着河流而下,并最终在渡口,找到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船夫。

虽然时隔20多年,这次重逢却无比默契:

他们互相倾吐,决定共同生活,并去向河水求教,从中学会一切。

往后的日子里,他们一起耕作,捡木头,摘芭蕉,补船,日子过得兴致盎然。

直到有一天,一位风尘仆仆的女人经过此地,让风波再起。

没错,她便是悉达多曾经的爱侣——迦摩罗。

这一次,她带着儿子小悉达多去朝觐佛陀。却不想,在半路遇上毒蛇,并意外丧命。

儿子的到来,唤起了悉达多前所未有的爱。他拼劲全力,去疼惜他,照顾他,企图能赢得孩子的心。

然而,面对陌生的父亲和贫瘠的环境,小悉达多充满了抗拒。

他出言冷漠,行为怠懒,甚至说自己宁愿做杀人犯,下地狱,也不愿和这所谓的“父亲”在一起。

一个清晨,孩子偷偷逃走。悉达多疯了似地到处追寻,结果却一无所获。

往后的日子,他的思念愈演愈烈。直到有一次,他听到河流的“笑声”,才发现了自己如此愚蠢。

因为,如果无法放下“我执”,人生永远不得解脱。

他开始理解世间的一切:伟大的,渺小的,善良的,邪恶的……

理解了儿子的叛逆,逃离,选择。然后如同大河一样,接纳兼容。

《格言别录》中说: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真正的觉醒,就是不再苛求完满,在世事纷繁间,保留一份顺其自然的豁达。

世间众人,譬如一树花,虽然同生同开,但最终会随风而落,各安其命。

面对世事的纷杂,不妨少一点计较,多一些释怀,才能彼此快活,一身自在。

四、写在最后

《悉达多》自1922年首次出版,已经被翻译为39种语言,并畅销全球。

无数人视其为精神归宿,因为悉达多那苦苦追寻的一生,实在像极了我们。

年少时,察觉自己的渺小,于是不顾一切,踏上探索之路。

中年时,看遍人间的得失,方知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道场。

直到历经一切,才幡然醒悟:只要心中释然,人生的每一刻,都是圆满。

蒋勋曾说:

生命是一场对话的旅途,与自己对话,与周遭对话,与世界对话。

当千帆过尽,看遍风尘,我们终会读懂大千世界,迎来自己的觉醒。

来源     笔记侠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