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不止是喝粥,这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你知道吗?

3 已有 113 次阅读   2024-01-17 09:04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不止是喝粥,这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你知道吗? 

【未经授权,请勿搬运,需要开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不知不觉,一年已经走到年尾,进入腊月,意味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尤其是到了腊八后,年味越来越浓了。正如民间歌谣唱道: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吃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腊八节,一个古老而充满人文韵味的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它如期而至,提醒着人们年关将近,开始准备过年了。

“腊八”“腊八”,小时候,我总将这个名字和腊肉、又干又柴的腊肉联系在一起。因为广西人不太过腊八节,小时候也不太懂得节日内涵。

原来,腊八非咸肉,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尽管腊月的确是腌咸肉的日子。

原来,腊八是与粥有关的节日;原来,腊八不止有粥,还有这些……

一、腊八节的起源与历史故事

相传,腊八节最早是从古印度传到我国的。当年释迦牟尼走出宫殿,看到战乱不断,老百姓流离失所,饱受饥饿和病痛折磨,心中悲痛不已。于是,产生了度众生的想法。不久之后便舍弃了王位,踏上了寻求人生真谛和生死解脱的修行之路。

当时,印度盛行苦行修炼,僧人们衣衫褴褛,长期不进食,不喝水,甚至还故意置身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以达到锻炼忍耐力,克服欲望。释迦牟尼也加入了行列,但是其苦修了6年,身体早已消瘦,形同枯木,却没有任何收获。他意识到这条路行不通,决定放弃苦修下山,但在下山路上,因为虚脱到不行就倒下了。最后,得益于一位牧女看见,施粥救了他。

喝过粥身体有所恢复之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闭眼沉思,打坐了七天七夜,后猛然睁开双眼,那一刻他洞见了生命的本质,领悟了人生宇宙奥秘,最终顿悟成佛。

释迦牟尼成佛这一天,刚好是中国农历的腊月初八。后来随着佛传入到中国,便有了在腊八这一天,各大寺院会熬粥,以粥供佛,施粥给贫苦百姓,此粥便称为“腊八粥”。而此举目的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这一重要时刻,也是纪念效仿牧女。

腊八节寺院施粥给百姓

《梦梁录》中就有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之后,这个习俗渐渐从寺院中走出,成为民间的传统节日。

此外,腊八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腊祭仪式。在农耕社会,腊月是重要的时节,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丰收和家人平安。《礼记·郊特牲》记载:“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这说明腊祭是年终的盛大祭祀,而腊八节便是腊祭的重要日子。

二、腊八节的习俗活动

1.熬制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它的原料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大米、小米、红枣、花生、桂圆等。这和市面上我们看到的八宝粥,应该说是大同小异的。

另外,还有放肉的做法,这可能和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样子有所颠覆。《咸阳县志稿》中就有记载:

“腊八,即十二月八日。鸡鸣即起,煮米为粥,杂以腊肉、豆子、豆腐、蔬菜等,名腊八粥。”

值得一提的是,腊八粥不仅有甜的,也有咸的,比如浙江地带的腊八粥,咸粥里还会加入各种青菜。

腊八粥在我国古代,也叫“七宝五味粥”,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其出现的年代大概是在宋朝,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遵循古老的习俗,人们自腊月初七便忙碌起来,开始为腊八粥的熬制做足准备:精心淘米,仔细清洗各种原料。待到一切准备就绪,便燃起熊熊大火,将食材投入锅中煮沸,随后转小火慢慢熬煮。期间,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各色配料。经过这番用心熬制,一锅五谷飘香、满含人间温情的腊八粥便热腾腾地出锅了。

2.腌制腊八蒜

腊八蒜是北方地区腊八节的重要习俗。在这一天,人们将蒜瓣浸泡在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蒜瓣会逐渐变绿,口感酸甜可口。腊八蒜不仅是一道美味的小吃,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预防感冒、助消化等。

腊八蒜

3.祭祀祖先

在腊八节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人们在家中设立祭坛,摆上丰盛的供品,燃起香火,表达对祖先和众神的敬意。

三、腊八节的禁忌讲究

腊八节虽然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但在民间也有一些禁忌和讲究。

1.忌回娘家

在古代,腊八节这天出嫁的女儿不宜回娘家。古人认为出嫁的女儿,在腊八节回娘家,会给娘家带来不吉利的影响。俗语说:“腊八节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说的便是此意。

古人认为,腊八节这一天出嫁的女性若在娘家用餐,将会败坏家中财运,也使自己受穷困之苦。当然,这其实是一种封建迷信说法。不过,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家庭经济的重视与家庭和睦的态度。如今,我们知道这些习俗禁忌即可,不必将古时的封建思想当信条来指导生活。

2.忌搬家

民间有“腊月不搬家”的说法,所以腊八节期间,不宜搬家。古人认为腊月是众神归位的时候,搬家容易惊动天地众神,带来不利的影响。当然,这其实也是一种封建思想。

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腊月天气寒冷,搬家容易导致生病。此外,腊月临近春节,搬家给人一种仓促、不适感,对身心不利。

3.忌吃粥过午

熬制腊八粥是腊八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过,民间有“早吃粥,来年大丰收”的说法。因此,人们通常会在早上熬制腊八粥,并在中午之前吃完。过午吃粥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可能会导致来年收成不好。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种过时落后的观念,并没有什么道理。在腊八节这一天,和家里团团圆圆喝腊八粥,享受团聚,感受节日氛围,才是节日的主题。

四、古人笔下的腊八节

腊八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许多古代文人墨客以腊八节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腊八节的文化内涵,还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感受腊八节的独特视角。

例如,清代诗人李福的《腊八粥》一诗,便生动描绘了腊八节熬制腊八粥的热闹场景:“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

此外,在小说《红楼梦》中,也有关于腊八节的精彩描写。书中第十九回中,详细描述了贾府如何过腊八节,书中提到的,腊八粥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御田胭脂米、碧粳米、红稻米、各项米色干果等,按照比例搭配,旨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宅平安。

在贾府中,腊八粥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仪式感极强的传统习俗。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封建社会时期贾府的富贵荣华,也呈现了清朝社会的风土人情。

五、读书君说

腊八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从腊祭仪式到佛教传说,从熬制腊八粥到腌制腊八蒜等等,这些习俗活动,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不过,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逐渐在淡化。其实,腊八节等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