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1999年的某天,美国作家瑞安,收到了一封奇怪的来信。
拆开信封的那一刻,一枚圆滚滚的石头掉了出来。
信是朋友劳伦寄来的,石头是一块神秘的转运石,据说有帮人转运的魔力。
在这之前,瑞安常常因为作品不被认可而心生郁闷。有了转运石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顺心多了,做什么都充满干劲。
其实,这枚石头极其普通,不过是劳伦小时候从养母简妈妈那里得来的小礼物。
每当遇到困难,劳伦都会摸摸这块石头提醒自己是多么幸运,能得到简妈**照料。
瑞安得知真相后,这才明白劳伦的真正用意——通过这块石头,把感恩之心传递给自己,好让自己振作起来。
深受鼓舞的瑞安不再消沉,试着重新审视自己拥有的一切。
她发现,值得感激的事太多了,家人的默默支持,朋友的关心帮助,社区提供的学习机会……
想着想着,内心就泛起一股股暖流,沉积多日的烦闷与不甘也就慢慢消散了。
之后,她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事业中,不断深耕,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
瑞安牢记感恩的力量,把自己这些年的亲身体验写进了《感恩的奇迹》一书中。
在书里,她用最为真实的故事,揭秘了感恩是如何扭转厄运的。
她说,感恩之心每上升一级,内心的能量就会增强一分,外在的运气也会随之变好。
养成一颗感恩的心,习得幸福的能力,再平凡的人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学会感恩,你将收获全世界的善意
看书时,德博拉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德博拉很穷,却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
有一年她在泰国学习时,碰上前来布施的一家人。
这家人很慷慨,为包括德博拉在内的200多名求学者,提供了免费的午餐。
德博拉很感激,就想着也尽一点力,便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送给了这家人。
可如此一来,德博拉的生活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就在她为钱发愁时,忽然有个人跑过来塞给她一沓钱。
紧接着,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大家纷纷跑来给她送钱。
这些人虽不相熟,却都是一起进修的同学,都看出了德博拉的窘迫。
其中一位老者说:这是大伙凑出的“午餐基金”,钱不能让你一个人出。
德博拉热泪盈眶,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点付出,竟换来如此多的善意。
作者说,比起别人,德博拉最该感激的,其实是自己。
若不是感激那家人,她不会慷慨解囊,若没有她的慷慨,旁人也不会前来帮忙。
书里提出一个名词,叫“慷慨的循环”。
意思是,美好的事,总会因为感恩而环环相扣。
你感念生活的馈赠,才能被命运源源不断地眷顾。
在书里,还有个故事,发人深思。
有个叫安妮特的老人,患有严重的肾病。
她急需肾脏移植,却始终等不来肾源。
焦急的等待中,老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过好每一天。
她会兴致饱满地去花园里散步,热情地与人聊天,偶尔还会晒晒太阳,荡荡秋千。
她经常说:“就算病治不好,但我得到了很多爱与关怀。”
不知不觉间,乐观的安妮特吸引来了很多朋友。
这些人不仅常来探望,还帮安妮特四处打听肾源。
终于有一天,有人为安妮特带来了好消息——有四个人,愿意为她捐赠肾脏。
故事最后,安妮特完全康复,彻底摆脱了病魔的侵扰。
慧律法师曾说:世间一切乃众缘合和,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
所有不期而遇的美好,并非无中生有,都是有迹可循。
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心中所念全是善意,人就能得到外界真善美的回应。
遭逢坎坷再寻常不过,但当你开始感恩的那一刻起,好运就会悄然降临。
学会感恩,你将成为自己的救赎
说起感恩的奇迹,作者本人也深有体会。
写这本书之前,她正经历人生的最低谷。
她厌倦了职场,辞去了工作,下决心以写作为生。
只可惜,有好长一段时间,她投出的稿子石沉大海,写的几本书也无人问津。
赚不来稿费,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混不出名堂,她又总被人瞧不起。
那段时间,她完全迷失在各种生存的困境中,内心焦虑又恐慌。
这天,郁郁寡欢的她,一个人去海边散步。
走着走着,一个又老又瘦的女人蹒跚地向她走来。
她看这人有点可怕,正打算拔腿就跑,却被对方死死拽住手腕一步也动弹不得。
但事实上,老妇人只是过来告诉她,面前有一座漂亮的小屋,并热切地拉着她去看。
当她们站在那所被鲜花围绕的小屋前,老人激动地说:你瞧啊,我们运气多棒!
看着眼前美景,听着老人的赞叹,作者的心情也一下子舒畅多了。
她感受着暖暖的阳光,吹着咸湿的海风,忽然想通一个道理:
只要耐心察觉,乐于感恩,生活处处是奇迹,好运随时能降临。
明白了这点,作者发觉眼下的日子也不错。
自己身体健康,生活安稳,还有大把的时间用来做喜欢的事。
而当她欣然接纳一切,并有条不紊地工作时,生活竟也慢慢好起来。
不仅约稿多了,还有出版社联络她,有意进行长期的合作。
作者在书里提到: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能量,可以消解人悲观的念头。
一个人的感恩水平越高,主观上的幸福感就越高,面对困难,心态也会更加积极。
相反的,若是一味地较真,紧盯痛苦不放,人就只能被锁死在困境中。
在书里,作者还讲了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马丁教授随机找来一群人,嘱咐他们留意生活中的好事。
可以是偶遇好友,可以是论文通过,也可以是午餐时买到了打折的面包……
无论大小,只要是大家认为是“好事”,并为之心生感激即可。
一周后,马丁再找来这群人,发现他们中,92%的人感觉更快乐了。
而曾经说自己抑郁的人中,有 94%的人感觉没那么抑郁了。
实验证明,虽然人很难直接对抗生活,但却可以通过感恩转变对处境的感受。
心境一旦变好,处境就会不同,你将不再斤斤计较,不再纠结于过往不幸。
当不再以“受害者”的身份去祈求命运的垂怜,人便拿回了生活的主动权。
尼采说,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
作者说,感恩是治疗不开心最好的“解毒剂”。
当我们跌至绝境,又孤立无援时,内心的感恩会向外释放正能量的磁场信号。
而外界一旦捕捉到你的乐观、积极、善良,自然会反过来支持你、庇护你。
千难万难之间,只要学会感恩,我们就能救赎自己。
养成感恩的“心灵习惯”
你就能重塑生活
心理学家拜伦做过一项实验:
他从社会上随机选取了2000人,跟踪记录他们的日常。
最后发现,那些运气好的人都喜欢说谢谢,而那些自认倒霉的人则恰恰相反。
拜伦由此得出结论:运气的核心,就在于这个人是否懂得感恩。
这一点,在《感恩的奇迹》中也被反复证实。
瑞安指出,只要养成感恩的“心灵习惯”,人就能调动自身的能量磁场重塑生活。
在书里,她将如何感恩,归纳为两点:
一、沉浸式地体验生活:
瑞安的朋友,珠宝商玛乔丽,因为经济危机,惨遭破产。
但与其他破产者不同,玛乔丽总能心情饱满地工作和生活。
比如去国外出差,她会专注地欣赏沿途的风景,全身心地感受过程。
瑞安说,当人专注于生活中,感恩之情会流淌全身,令人释怀一切痛苦。
而做到这点,需要大家“静点练习”,而且越具体越好。
所谓静点练习,就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某事,进行沉浸式体验。
举个例子。
你选一项每天都要做的事,可以是做饭、拖地、浇花、拿快递等等。
当你再做这件事时,不要凭着惯性麻木地完成,而是加入一点“意识”。
做饭的时候,看看蔬菜是多么新鲜,炊具是多么齐全,摆盘是多么赏心悦目;
拖地时,听一听扫地机器人“嗡嗡”的声响,看一看阳光下乱舞的拂尘。
浇花时,可以盯着水流在枝丫上滑下,形成一道道或明或暗的水痕。
让自己慢下来,做什么都像第一次与世界接触那般耐心、细致,充满好奇。
你会发现,生活充满了惊喜,每一秒都具有意义,一切都是命运的馈赠。
二、有目的地刻意练习:
书里说,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
若想养成感恩的技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
1、从“痛苦清单”中发掘快乐。
作者的朋友辛西娅,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令她在离婚后总忍不住抱怨。
每当听她抱怨,瑞安都会建议她换个思路,说说那段婚姻的“好处”。
辛西娅想了想说,那段婚姻令她更加独立,而离婚后,她则切实地感受到了自由。
说着说着,辛西娅立马觉得自己也不是很惨,又能和瑞安轻轻松松地聊天了。
说到底,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事,所以我们要学会从“痛苦清单”中发掘快乐。
哪怕伤害过你的人,让你感觉倒霉透顶的事,都能教会你点什么,加速你的成长与顿悟。
这样一想,坏事变好事,感恩之心就会油然而起。
2、数一数今天说了几次“谢谢”。
写这本书之前,瑞安说自己是个很冷漠的人。
就像每年圣诞节,面对大大小小的礼物,她只是习惯性地看看,内心毫无波澜。
但自从接触感恩这一话题后,瑞安才明白自己错得是多么离谱。
别人的好并非理所当然,他们的每一份礼物,每一句问候都值得我们由衷地感谢。
意识到这点,瑞安开始留意自己说“谢谢”的次数,还时不时地给朋友们写感谢信。
在书里,她发起一个号召——为你的家人写一份告白,以此来感谢他们的付出。
其实,不单是家人,生命中的所有相遇,都弥足珍贵。
当谢谢两个字说出口,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温暖自己。
3、建立“小确幸日记本”。
在诸多感恩小tips中,瑞安认为最有效的,莫过于“小确幸日记本”。
找个本子,连续21天,每天写下10件令你感恩的事。
不少人疑惑,我们普通人每天都过得差不多,哪有那么多值得纪录的事。
瑞安说这并不难,比如上班没堵车、出门没下雨、吃到了喜欢的三明治……
只要是开心的事,再小也值得被记录,因为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美好,抚慰了我们疲惫的心。
没事多翻翻自己的小确幸日记本,总有那么一件事会令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看这本书时,我也遇到不少麻烦,觉得自己实在点背。
上班迟到被扣钱,写的稿子接连被退,养的猫咪还生了病……
心烦意乱之际,我突发奇想,打算试试书里的办法,看看能不能转运。
最开始的几天,写感恩日记让我稍稍转移了注意力,后来慢慢的,我看问题的角度也变了。
工作的不顺利,提醒我要精进自己;生活的不顺心,则锻炼了我的韧性。
因为感恩,我迅速调整好了心态,开始积极处理问题。
结果,所有事都比想象中进展得好,运气似乎真的好了起来。
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
与其抱怨玫瑰上的刺,不如感激刺丛里长出了玫瑰。
生活的园圃里从来不缺玫瑰,缺的是我们发现玫瑰的眼睛。
点个赞吧 ,试着捕捉平凡日子里的美好,发自内心地珍视它,守护它。
我们一定会被好运选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