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的诗句。
《说文》中提到:“寿,久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给老人过寿的习俗,以祝福生命长久,福运绵长。
不过,在传统文化中,过寿十分讲究,不能随便过的。
在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三不过,到底是哪三不过?
一、不到六十不过寿
首先,不到六十岁不过大寿,是人们认为只有活到六十岁以上才能算是大寿。
《论语》中有云:“甲子乃寿之始”。
在古代,人们的寿命相对较短,能够活到60岁已经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象征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因此,60岁被认为是一个圆满的年龄,只有在这个年龄之后,人们才开始庆祝寿辰,以此来纪念和庆祝生命的成就。
此外,60岁在古代干支记年法中被称作一甲子,即60年一个循环一个轮回,这也进一步强调了60岁作为一个重要生命阶段的象征意义。
如果不到六十岁,比如五十岁或四十岁,只能算是过生日,而不是过寿。
而且,民间也有“逢九不逢十”的说法,比如过60岁的生日,就是在59岁就办寿宴,而70岁的是在69岁办寿宴。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九”被视为吉祥的数字,代表着长久和吉祥。
古人将“九”视为最大的阳数,寓意着生命的长久和时间的无穷无尽。因此,在庆祝老人的寿辰时,人们倾向于选择在年龄逢“九”的年份进行庆祝,以期许老人能够长寿。
二、七十三、八十四岁不过寿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在民间,认为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对老人来说是两个不太吉利的“坎”,忌讳在这两个年龄过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一俗语的起源与孔子和孟子的去世年龄有关。
孔子去世时是虚岁七十三,孟子去世时虚岁为八十四。由于古代人们对孔子和孟子极为尊崇,认为连这两位圣人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这种说法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此外,古代医疗条件有限,人的平均寿命较短,七八十岁者极为稀少,这种说法也与人们对死亡的本能恐惧有关。
尽管没有科学依据支持这一说法,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导致许多人不在这两个年龄时庆祝生日,以避免不祥之兆。
而且,人们到了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时,别人问到年龄时都会避讳,一般说七十四,八十五,会直接跳过七十三、八十四。
三、父母健在不过大寿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即使年满60,但如果父母健在,子女也不宜大肆庆祝寿辰,因为这样做被认为是对父母的不敬和不孝。
父母在,自己仍是孩子。要庆祝,最好也只是像年轻人一样简单过下生日。
否则,会被认为抢走父母的“福气”,甚至有催着父母去世的意思。
当然,除了这“三不过”,还有一些说法,比如身有疾病不过大寿,年过九十不过大寿,主要原因是老人需要静心养身,大操大办的寿宴会折腾老人,带来压力和疲惫。
当然,现代社会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遵守这些规则,但却不能不考虑老人的感受和意愿,还是要尊重他们的选择。
其实,真正让老人开心的, 是陪伴,是沟通。做到了这一点,不管有没有隆重的寿宴,都会让老人感到知足和幸福。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