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原创 毛主席对《论语》烂熟于胸,出神入化地引用过哪些《论语》句典?

4 已有 20 次阅读   4小时前
原创 毛主席对《论语》烂熟于胸,出神入化地引用过哪些《论语》句典?
卢志丹 2024-10-20 10:13
儒家经典是国学的核心。儒家经典,按通常的说法,就是“四书”“五经”。而《论语》是儒家“四书”“五经”之核心。所以,薄薄的三万来字的《论语》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旧时代,在长达两千年的时期里,《论语》被指定为士子科举考试的“必考教材”,所以旧时代读书人从很小时就开始攻读背诵《论语》。
毛泽东出生时,正是清朝末年,那时科举还没有废除。他从八岁时开始,每天读的就是以《论语》为主的儒家经典。和今天的孩子比较而言,可以说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是“很早”就接触了“国学经典”,自然他的“国学底蕴”是非常深厚的了。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叙述自己的经历时曾这样说过:
这里也许是斯诺先生记录有误吧,“孔夫子的《论语》”的说法欠妥当。因为这给人的感觉《论语》好像是孔夫子撰写的一样。
事实上,作为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论语》,不是孔子撰写的,而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汇编作品。因为这部核心的国学经典中,记录有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所以其编撰者不可能是孔夫子。因此,“孔夫子的《论语》”的说法显然不够准确。
《论语》作为孔子言论之汇编,虽非一人所记,也非一时所成,但总体上能呈现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
少年毛泽东天资聪颖,记忆里超群,所以这“六年孔夫子”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使他对《论语》的章句烂熟于胸。这从他青年时期对《论语》的信手拈来的引用中就可以略见一斑。
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作了不少读书笔记,题名为《讲堂录》。在《讲堂录》中,毛泽东多次引用《论语》。如:
“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夫子以好学称颜回,则曰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贰过,盖行事之大难者也。徒众三千,而仅以好学称颜回;称颜回而仅曰不迁怒不贰过,此其故可以思矣。”
这段话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学而》,该篇中孔子告诫弟子先要躬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然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毛泽东借此说明行事比学文更重要的道理。
“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该篇中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个最好学,孔子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毛泽东借此发挥:品行是行事之大难者,因此更加重要。
《讲堂录》中毛泽东还写道:
这里讲的曾参、申生、陈仲子、冉子、原宪皆孔子学生,事迹见于《论语》。
毛泽东举出这些被先儒列为孝、义、廉、耻的代表人物,有时难免也做出一些有违礼义的事,其原因在于学习、理解、体会的不够。
在《讲堂录》中毛泽东还写道:
这些话见于《论语》中的《述而》《公冶长》《里仁》三篇。毛泽东摘录这几句,除体会圣贤之志外,还表露出他自己的道德追求。
1916年12月9日,毛泽东在致黎锦熙的信中,又提到了《论语》:
“昔者圣人之自卫其生也,鱼馁肉败则不食,《乡党》一篇载之详矣。”
《论语·乡党》中的原文是这样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得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沾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无疑,《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一番饮食之道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
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中,也谈到了《论语》中讲的养生之道:
如果不是在“六年孔夫子”的私塾学习中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那么对于在长沙致力于“新学”的毛泽东而言,就不会在他的文章和书信中如此准确恰切地引用《论语》中的章句。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对孔子和《论语》基本是采取一种学习、接受的态度。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毛泽东开始以唯物辩证的犀利眼光分析《论语》,坚持一分为二地对待《论语》,即对其中有益的、具有进步意义的言论予以肯定;而对其中迂腐的、与时代精神背离的内容予以揭露和批判。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于1927年3月发表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中,在谈到农民革命时,他说:
这段话里,一连活用了《论语》中的两个传播很广的短语,一个是“文质彬彬”,一个是“温良恭俭让”。
“文质彬彬”一语出自《论语·雍也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里“质”意为“质朴”;“文”意为“文雅”。“质”与“文”是孔子品评人格修养的一对范畴,在他看来,理想的人格就在于质朴与文雅的统一和中和。
“温良恭俭让”一语出自《论语·学而篇》:
子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里的温、良、恭、俭、让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是子贡讲述孔子与闻国政的方法,同时也赞美老师的为人。后来,温、良、恭、俭、让,被儒家奉为完美人格的标准。
“文质彬彬”与“温良恭俭让”作为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标准,无疑是有其文化价值和进步意义的。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翻封建主义,那么,固守维护封建旧秩序的“文质彬彬”与“温良恭俭让”,则是对封建势力的妥协和退让,更是对广大农民群众的高涨的革命需求的压抑。因此,对中国革命形势洞若观火的毛泽东借否定《论语》中的这两句话,来批驳右倾机会主义者诬蔑农民运动“过分”的错误论调。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阐述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歌颂了农民运动的伟大作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在文中,他呐喊革命是不同于一般社会活动的,是不能用“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的改良主义方式来开展的。反之,必须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来进行革命,即像农民在农村中推翻地方豪绅阶级那样来进行革命。
毛泽东这一理论,击灭了右倾机会主义者“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的改良主义梦想。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对土地革命的领导权,开展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2月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张、杨提出的八项抗日主张。
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在临上飞机前,蒋介石还向张、杨作了停止内战、改组政府、改变外交政策、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等六项保证。但蒋飞机一离开西安,蒋介石便翻了脸。
12月26日,安然回到南京的蒋介石即授意陈布雷写了所谓《对张杨的训词》,掩盖西安事变的事实真相,并将陪他回南京的张学良软禁,随后又对东北军和西北军进行分化和调离。
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针对蒋介石的《对张杨的训词》,发表了《关于蒋介石申明的申明》。毛泽东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局出发,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诚恳地劝告蒋介石认清形势,改正以往的错误,为国家民族利益考虑,与中国共产党携手抗战。
在这篇义正辞严的声明,毛泽东说:
这段话中,直接引用《论语》的两处:
一处是“言必信,行必果”,此语出自《论语·子路》。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言必行,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路向孔子问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士”,孔子列举了“士”的一些特征,其中有一条就是“言必信,行必果”,即说话一定讲信用,行动一定有结果。
另一处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此语出自《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古代的大车用牛拉,小车用马拉。无论大车小车指车辕前面都用来架牲口的横木。横木两端和车辕上凿有小孔。用包有铁皮的木销钉插入圆孔,这样就将横木和车辕连接起来。大车的车销钉叫“輗”,小车的车销钉叫“軏”,没有这两个东西,就无法将牛和马套起来,车子自然不会前行。这样,孔子的这句话就很容易理解:做人不讲信用,我不知道那怎么可以。这好比大车、小车没有车销钉一样,没有车销钉车子怎么会被牲口拉着行走呢?
在《关于蒋介石申明的申明》中,毛泽东顺手拈来,恰切地引用《论语》中这两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对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晓以利害,督促蒋氏认清敌友,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将全部抗日救亡条件不折不扣地予以兑现。否则,如果言而无信,失信于全国民众,那么全国人民的革命浪潮必将会将蒋介石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因为在祸急寇深、危及中华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假抗日、真反共”者无疑是历史的罪人,必将被历史的大浪所淘汰!
在目前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文章和讲话中,《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俯拾皆是,如“一言以蔽之”、“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每事问”、“遇则勿惮改”、“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朽木不可雕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也,禄在其中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速则不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言不及义”、“逝者如斯夫”、“是可忍,熟不可忍”、“百姓是,君熟与不是”,等等。
这里仅举其中几例,以管窥毛泽东引用《论语》句典出神入化的高超艺术。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