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山东可以视为中国文化的“耶路撒冷”| 古典学大会·灼见

6 已有 127 次阅读   2024-11-13 16:32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山东可以视为中国文化的“耶路撒冷”| 古典学大会·灼见
新黄河 2024-11-12 21:44
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安乐哲接受了新黄河记者的专访。
安乐哲是中西比较哲学家、汉学家,翻译了《论语》《大学》《中庸》《淮南子》《孙子兵法》等中国经典,为西方读者搭建了系统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的学术桥梁,他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友谊奖的获得者。在安乐哲看来,古典学和古典学教育为人们提供了面对生活的框架,“人在年轻时所受的教育会帮助他们建立常识和世界观,赋予人复杂性,使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那些代代相传的故事和所传达的思想,正是文化血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是中国人,什么让你成为中国人?不是筷子,而是价值观。”安乐哲举例,比如家庭观念在中国文化里占据核心位置,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都深受亲情的影响。“这点非常重要,而且可能比其他文化更加举足轻重。”他指出,古希腊与现代希腊、古波斯与现代伊朗、古埃及与现代埃及之间的关系都相对薄弱,但中国文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关系都非常紧密。“这也许是因为中国的文字系统或家庭观念。古典学是教育的基础,接受教育不是培训,而是成为真正的自己。”
讨论中西方古典学差异时,安乐哲对孔子的思想和古希腊思想进行了比较,他提到了《论语》中孔子有“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意味着不臆想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以自我为中心。“古希腊思想也非常宝贵,它带来了民主、人权、现代科学的理念。但古希腊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对个人主义的执着,这导致一种零和思维——你赢我输、我赢你输。”
安乐哲认为,孔子更关注当下——“己欲立而立人”,孔子对技术性哲学、宇宙起源、不朽的灵魂等不感兴趣,而关心人际关系,把普通变成非凡。“比如祖母爱孙子,虽然普通,却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国哲学的重点在于人生哲学,关注实用性,而非绝对性。我们不是寻求真理,而是寻道。个体性通过培养与他人的关系而实现,并不排斥他人。”
谈起山东,安乐哲认为,山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中国文化的“耶路撒冷”,“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诞生了儒学和其他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安乐哲提到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碰撞,他认为,儒家思想将重点放到人类经验中,道家思想试图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不同思想间的张力,产生了文化的多样性。而“和而不同”是宝贵的理念,“今天的中国,人口与非洲相当,是东西欧总人口的两倍。在历史上,中国与非洲、欧洲同样充满多样性,但达成了‘一多不分’,形成了复杂而统一的文化,一个中华文明。这是极为了不起的。”
记者:李睿 记者:李运恒 见习记者:曹晓旭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