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观点】中国书画笔墨之美 (之一 概论)

9 已有 2109 次阅读   2015-08-25 23:33
             【观点】中国书画笔墨之美
                                    (之一  概论)

  真正懂得欣赏中国书画笔墨之美的人不多,不仅绝大多数外国人不懂得,就连大多数中国人,甚至包括许多画家,也不谙其中深味。


  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即便是纯属生理方面的味觉,也不是天生就十分完善的,而是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发展丰富起来。有的人第一次饮酒觉得难以下咽,但他们饮得次数多了,就能渐渐地从适应到习惯到能够品尝出酒的滋味和香醇,以至爱不释口了。


  马克思曾经说过,欣赏绘画须有形式美的眼睛,欣赏音乐须有善于欣赏音乐的耳朵,“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好的艺术作品是人类千百年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且注入了每个民族、每个时代、每个地域和每个人的深刻特征,要深入领略它丰富的美的内蕴也需要一个了解、学习、适应、习惯、提高的过程。


  曾经在香港的报纸上见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外国人看笔墨》,据作者介绍,20世纪30年代他的一位美国绘画教师,认为中国画只有“图案画”和“速写”两种。他把所有的工笔画统统列入“图案”,把写意画则全部归为“速写”。而现在美国人对中国画的见识日广,已不再这样认为了,有些美国画家还喜用宣纸作画,对于毛笔宣纸的水晕,以及用拓印方法压印出来的特殊效果,大加赞赏。然而,他们对于欣赏品、逸品,笔墨之间参合行、草、篆、隶浑厚华滋等等用笔用墨的深层含义,仍然是莫名其妙的。不久前我到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和费城摩尔艺术学院讲学,也证实了此种情况。外国学生们对于中国书画笔情墨趣的欣赏,很难深入和达到较高的层次。


  有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说清代慈禧太后让一位美国画家卡尔画油画像,当然以厚礼待之,只是画成之后,慈禧大为不悦,原来此画家以传统油画手法,以伦勃朗式的集中光点,弄得一边面颊明亮,一边面颊黑暗。慈禧岂能容许把自己画成半边黑脸,乃下令涂改之,结果卡尔只有按照慈禧的指示,把她画得白白胖胖,于是慈禧龙颜大悦。现在中国农村的大多数人对于画像作半明半暗的光影处理,仍然是难以接受的,能欣赏油画的质素、肌理、笔触的美感的中国人仍然不多,能在技巧上评论的人就更少了,对于现代油画,就更加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视之为怪异了。这说明,一个名族对另一个民族的绘画有所认识、欣赏,往往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也说明为什么外国美术爱好者,以另一个民族的欣赏习惯和文化素养,也很难认识、欣赏中国画,尤其是蕴藏着几千年文化背景的“笔墨”之道。


  我在20世纪50年代刚刚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的时候,对中国近代山水画艺术大师黄宾虹的画就很不喜欢,不知其美在何处,经老师指点,结合自己到生活中去对他所描绘的山水的感受,和自己作山水画的实践,反复仔细的领略,才逐渐感受到黄宾虹山水画的奥妙,特别是他那浑厚华滋,刚柔相济,苍润自然的笔墨之美。


  中国书画笔墨之美究竟从何而来?对于这样一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以求正于同道,并希望对一般书画爱好者有所裨益。


  为什么要把中国书法和绘画的笔墨之美连在一起来谈呢?因为它们的美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它们都基于用线。唐代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明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方支援分通”,以及“书画同源”“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等等,都说明了书和画的紧密联系。中国文字是从象形开始的,发展到后来才成为抽象的符号,脱离了物象的表现。中国书法笔墨之美,包含着其本身的诸种形式美和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美;中国绘画的笔墨之美则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包含画家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之美。中国画是用线作为其基本表现手段的,线条乃是中国画最根本的东西。有人说世界上的一切绘画都是从线条开始的,儿童画画也是先用线,认为这很原始,可是中国画的用线并不是原始的,汉代绘画都是用线的,魏晋时代受外来影响,线条的作用逐渐减弱,张僧繇就用凸凹法,北魏壁画明暗厚重,线条隐退,唐代线条的作用又加强了,并发展到新的高度。中国画家在用线方面,积累了上千年的丰富经验,使线条的艺术表现受到千锤百炼,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表达物象和感情最快捷、最敏锐、最有力的手段,同时呈现出独具风格和神韵的形式美。


  中国书画笔墨之美,包含力度美、节奏美、韵律美、动态美、气势美、意趣美和性格美等诸因素。

 

                                           待续、、、、、、、、、、

 

(刊于《美术》1989年第8期、《艺术名流——吴休诗书画印文专辑》、《国画辅导》第五册、《中国书画家报》2007年1月15日)

(图片另附)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