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意境探求和生活基础

7 已有 2524 次阅读   2015-10-05 08:17   标签Microsoft  border  style  title 
【观点】意境探求和生活基础
            作者:郑百重

  人的一生充满理想,千百年来,人们运用多种形式和语言来传达自己的理想,因为表达理想的方式多种多样,所以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种类,诸如文学、诗歌、音乐、绘画和建筑、雕塑、工艺等等,人类虽然有着共同的理想,就像劳动和爱情一样,但人类的理想又和生活区域、民族习性、文化教养、传统积淀等等紧密联系着;就像战士渴望胜利、农民渴望丰收、秀才渴望功名一样带着明显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是理想的表征,不可能要求每个作品能代表人生的全部,只是要求艺术家必须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提炼、传达出来的理想才有代表性,就像齐白石、米勒本身是农艺,创作的作品能够代表农民的精神。
  在山水画中,画家理想的表达也就是山水意境的创造,都来自画家各自孕育的生活基础,绝不是凭空而来的,姑且不论,当代名家张大千表现的基础是蜀中山水,李可染长年取景在江南,陆俨少立足在长江三峡的险峻和雄伟,虽然他们的立意都在积极的介入人生,激励奋发精神,可是呈现给人们的艺术形象却是他们长期生活积累提炼出来的,带着强烈的个性和特定的地理风貌以及文化素质。
  早年我从陈子奋先生学花卉白描,陈先生以文论画,追求画外情思,闽中的花木树果给了我们丰富的素材,而且还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尔后作山水画,就必须往名山大川跑,四处漫游,凡三山五岳,长江大河都看看,试图学习石涛和尚收尽奇峰打草稿的办法,画来画去,可却总是似曾相识,于是我渐渐明白人生学识精力都有限,走马看花、风光照片式掠影绝不是山水画创作的道路,必须深入一点,不断研究再广取博收相互比较才可能从中悟出自己的创作契机,由之生发,由之比兴,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明末清初,石涛渐江?残梅清都是一代名家,但一生都没有脱离黄山,都以黄山的生活基础开始的,于是我试从家乡闽中山水开始,渐及大江南北,西游洞庭过三峡到蜀中,在长江流域旅行,发现长江流域地理风貌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山岭深厚、林木葱笼、水流充沛、烟云流动带着强烈亚热带的风情,特别是林木品种丰富,形成斑烂的色彩,再有飞瀑、流泉、长江、大湖贯穿其间真是变幻无穷、气象万千,非常适合抒写一种气势磅礴又明显绚烂的泼墨泼彩画卷,在长江游冶,还可以听到历史的脚步声,长江流域原来是炎帝的部落所在,因为远古我们的暂时不去稽考,只是从离骚开始,那种柔韧婉转的楚风似乎今天仍在长江上慢慢飘流,数说着长江上的种种风流故事:江东子弟、周瑜孔明、王谢堂前闻鸡起舞、赤壁矶边把酒向月、岳家军誓师北伐、朱洪武统一中原,更有那瘦西湖上红拂夜奔,秦淮河里八艳流觞……,带给人许多联想许多启发,山川感动了我,促使我积极的进行探索研究和创作,如果说有了一点可观,那就是长江上带来的生活气息。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蓝,长江是中国文人的源泉,研究长江赞美开发长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功业,艺术家所能表现的可能只是局部的、一点的、正因为有了一点点,许多人共同努力就能为长江作出贡献,因乎此,每年我都定出时间去游长江,分春夏秋冬四季去看长江,在长江边住一段时间,望着滔滔江水滚滚东去,联想着英雄人物代代而来,思索着山川因人而兴,因人而废的关连,思索着长江时而温婉时而咆哮的种种问题,长江岸上峭壁连天白云飘拂长江面上百舸争流,鱼鹰出没,船工号子深沉而嘹亮忽远忽近阵阵传来,长江那种排江汉越山川一往无前的气慨,永远激荡看人心,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也带给艺术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作品来源:《山东艺院报》2005年11月11日第3版)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