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论现代绘画的童趣现象之二

9 已有 6674 次阅读   2015-09-22 10:04   标签艺术家  文艺复兴  color  绘画  故乡 
2、故乡的土壤——米罗与夏加尔
“我喜换历史上离我们最久远的画派——原始艺术家们。我对他们的兴趣比对文艺复兴画家更大。”
——裘恩·米罗[6]
 

图4:米罗,《农场》,板上油画
 
米罗(JoanMiro,1893-1983)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移居巴黎,受到毕加索的影响而对卢梭天真、朴素的幻想艺术世界着迷。[8] 
1921年--1922年,米罗创作了大型油画作品《农场》,这件作品被称为“米罗全部艺术的钥匙”。米罗虽然事业在巴黎,但是深信自己创作的根在西班牙,他每年夏天都回到度过童年的地方——蒙特罗伊格。这幅画便是以他出生地点蒙特罗伊格农场为题材,细致并且充满感情地描绘出一个喧闹但是和平的乡村生活场景,米罗将现实中的农场一丝不苟的描绘出来:“阳光明媚的农场里,一棵桉树枝叶繁茂,白色的房子旁边一位妇女在洗衣,一只小狗在狂吠,梯子上和梯子旁都有昂首站立的大公鸡。”这幅作品中繁多的生命(蜥蜴、蜗牛、山羊、吠叫的狗、马、兔子、鸽子)预示了米罗后期作品中那种层出不穷,到处都是动物的形象。
 

图5:米罗,《小丑的狂欢节》,油画,
《农场》中精细的刻画方法和鲜明的色彩富有典型的“原始派”特征,除了受到卢梭的影响之外,也与画家童年的居住地西班牙丰富的民间风情有必然联系,更是来源于米罗自身的艺术特质。
米罗的这种艺术特质在日后愈发显现。1924-1927年,他的作品创新达到了狂热的程度。1924-1925年间创作的《小丑的狂欢节》中,他描绘出嗡嗡作响的狂欢场景。虽然米罗被超现实主义归纳在其中,但是这幅作品不可能完全是梦幻的产品,因为它们来源于大自然具体、实在和游戏的感觉,取自他在乡下童年的体验。
“我不只在技巧中寻找艺术的意义”—夏加尔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著有《童心说》,讲人因知道的太多而失去童心,失去童心的人就成为“假人”,假人只能言“假事”。当然假人也只能画“假画”、写“假字”,所谓“心手之不可欺也如此。”
夏加尔(MarcChagall,1887-1985)是一位童心未泯的画家。1887年夏加尔出生在俄国的一个小镇,他对故乡俄罗斯有着深深的眷念,这与米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910年,夏加尔到法国巴黎学画,之后在故乡和巴黎之间往返多次,一生动荡不安,颠沛流离。与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他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然而他的故乡和对故乡的记忆,始终是他创作的力量,是他保持梦幻和想象力的源泉。在《我的生活——夏加尔自传》中,他这样描述故乡:“燃烧的色彩,在天空中飞舞。天空是带有灰色的深蓝色。寂寞的树林蹲着身子……,有透明皮肤的一只猪,放心地站在泥里看着我”[7]。
 

图6:夏加尔,《我的小村庄》,1923-1924年
《我的小村庄》(meindorf)是夏加尔在1923-1924年创作的。画面充满了梦幻的景象,同时流露出忧郁的乡愁。
浅析画面的颜色,天空、主体的房子和左面的一棵树占用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画家用灰、蓝、黑三种色彩来描绘,牵引着读者以一种惆怅的情绪中进入到画家记忆的河流中。画面左面出现的红、黄颜色又同时赋予作品温暖。从造型上来说,画家并没有完全按照科学的透视法则。虽然近处的房子略大,远处的略矮小,但是无论是房子、草坪、栅栏、道路或人都是很统一的被加以主观的变形处理。画面的线条明快简单,笔触分明,天空朵朵云彩勾成圆形,仿佛大朵的棉花糖。似乎带领观众进入童话书中所描述的“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