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童趣——艺术家关注的热点
从卢梭到毕加索,他们分别来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现代绘画新兴的众多流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然而在作品中显现出对童趣关注,或者借用童趣的表现手法的其他各流派艺术家不胜枚举(卡雷尔·阿佩尔、维夫瑞多·拉姆、阿席尔·高尔基、保罗·高更等)。
实际上对儿童趣味的关注也是团体性的,除了有立体派形式上的“借用”,超现实主义者也意识到儿童艺术可能是他们艺术的来源之一,他们很重视成人对于儿童的模仿,认为儿童艺术是不受审查的多形态的自我最慷慨发泄的一种艺术。
布勒东(AndréBreton,1896-1966)这样写道:“一头扎进超现实注意之中的大脑能够带着热烈的兴奋感,重新体验孩提时代最美好的光阴。童年最接近人的真实生活——在童年,一切都像巧合般促成那种有效而无风险的自制。”
法国的让·杜布菲(JeanDubuffet,1901-1986)对于超现实主义在儿童艺术中寻找灵感的欲望做出了回应,1954年,他用一种幽默甚至讽刺的腔调创作了《母牛、草、树叶系列》。他对本质的、原生态的东西尤感兴趣,并形成了一批巨大的Rawart(生艺术)[15]。这些画中的颜料用的很厚,仿佛用泥刀划过和涂抹过,轮廓潦草。这些如闹剧般的形象有时荒唐,有时邪恶。而驱使他的依然是“一种摆脱所有束缚表现的条条框框,欲求完全自由的献身精神”,要“摈弃以前的所有知识。……每有新作,就要重新创造他的艺术和他的方式。”[16]
大量的具有童趣特征的绘画作品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稚拙、原始、天真的特点和极为细腻的情感。
童趣绘画作品虽然或多或少的从儿童绘画或原始绘画中汲取了灵感,却是完全凌驾于纯熟技巧之上的“童趣”。艺术家巧妙地把儿童观察事物、简化事物的独特视角借鉴到画面中,使画面有了“稚拙”、“简约”、“抽象”等特童趣绘画中最重要的特点在于来自画面之外的情感特征。
在形式感上,童趣绘画具有一定的平面化的特征。从色彩上说,这类作品往往色彩鲜亮,从而极赋生命力。从造型上说,造型概括、简化甚至抽象。用笔等表达手法虽然不同,不过大约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极为豪放洒脱的充满表现主义特征的方式;一种是不漏过每处细节,仔细刻画,这种表现方法有时与从局部入手的技法不无关联。
但是,无论是夏加尔或是克利,即使内心世界多么的纯真,毕竟也都不是未开窍的儿童,他们显然已经掌握熟练的绘画技巧。在他们绘画作品中我们所能见到的拙稚、天真等特点,显然是凌驾于纯熟的技巧之上的“有意而为之”。
“如果在我的作品中有时产生一种原始性的印象,这个原始性是来自我的严格控制,紧缩到少数的阶层。它只是节约,是最后的职业上的认识,所以是真正原始性的反面。参竟是有过艺术上最启始的,人们首先必须到民族博物馆里去寻找或到小孩的卧室里去。……在这里孩子气和疯痴痴并不是一句诟骂的词句,用来指这里所以为的事,这里的一切须用严肃来对待,如果我们今天要从事改革的话。”[19]克利的这段表白同样代表着与他同时代有类似风格取向的艺术家的观点。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