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坛奇闻] 清宫散佚文物大起底:多少宝贝流落海外

8 已有 3120 次阅读   2017-09-04 13:50
小编推荐
清宫散佚文物大起底:多少宝贝流落海外

刘莉

2017年09月04日08:37  来源:石家庄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清宫散佚文物大起底:多少宝贝流落海外

  ■宋摹唐 张萱 捣练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代韩幹《照夜白图》,现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现藏于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因为战火等原因,清宫收藏的不少国宝,如今依然流散海外。究竟还有多少“宝贝”散佚海外,如今身处何方?

  清宫文物是怎么散佚的

  清代宫廷收藏蔚为大观,为前朝各代所不及。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诸帝对收藏的酷爱,使本已丰富的清皇室收藏达到历史之最。除了继承前代的收藏外,清代宫廷还通过征求、进呈、抄没、制作等方式积累了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物,形成了一笔民族文化财富。自乾隆以后,清宫收藏渐告式微,到清朝末年由于国势日衰,政治腐败,外患频仍,清宫文物珍藏多次遭到劫掠或毁损,许多被抢到异域,不少流失民间。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庚子之变和清逊帝溥仪“小朝廷”时,有大量清宫文物由于战争、偷盗、非法交易等,被掠夺、盗运到海外。

  据了解,目前海外公私收藏的各类中国文物总数约1500万件,其中非法流失文物近150万件,而清宫散佚文物十几万件,其中多数属非法流失文物。

  清宫散佚文物可分为合法流转文物和非法流失文物两大类。所谓合法流转文物,就是通过正常渠道流转出宫的清宫文物,包括辛亥革命以前,清朝历代皇帝赏赐给下臣的清宫文物,清室通过正常的出售、赠送、抵押、拍卖程序流转出宫的文物等。例如19世纪中期清政府曾向美国国会图书馆、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赠送过数千册古籍。而非法流失文物包含两个方面:一种是取得非法,也就是通过盗掘、抢劫、侵占或不正当贸易等方式取得的,另一种是流转非法,比如违反国家关于文物进出境的法律法规的。

  国宝都到哪儿去了

  大英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欧美博物馆之一。目前,该馆共收藏有中国文物2.3 万件,其中有300 余件中国书画为清宫旧藏珍品,其他从紫禁城、圆明园等地掠夺而来的清宫文物也是其收藏中的精品。

  该馆收藏清宫文物中最著名者,当数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名画《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是中国东晋顾恺之的名作,其原作已佚,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是唐代的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是《石渠宝笈》明确著录的清宫藏画。

  除了《女史箴图》,该馆还收藏了唐李思训《青绿山水图》、韩滉《双牛图》、北宋李公麟《华严变相图》、范宽《携琴访友图》、苏轼《墨竹图》、南宋马远《山水再游图》等中国名画,其中不少都是《石渠宝笈》著录的清宫藏画,或是钤盖有清代内府收藏的专用印章。

  除书画外,该馆收藏的玉器、青铜器、瓷器、织绣、古籍等也有不少属于清宫旧藏文物。

  在法国,除了枫丹白露宫外,吉美博物馆里也有一定数量的清宫散佚文物,比如:该馆收藏有郎世宁绘制的《乾隆肖像》,是乾隆皇帝41岁时的坐像,乾隆身旁站立两位大臣,人物极具神韵,是中国与欧洲绘画技艺相结合的佳作,另有《康熙南巡图》第二、四卷,《雍正祭先农坛图》上卷,《木兰图》一至四卷,《乾隆南巡图》第十卷……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拥有大量清宫文物。该馆收藏的南宋画家米友仁的《云山烟树图》、唐代画家韩幹的《照夜白图》、元代倪瓒的《虞山林壑图》、清《康熙南巡图》第三卷等,都是流传有序的清宫散佚文物。

  美国的弗利尔艺术馆内,中国文物大约占藏品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这里收藏有中国古代书画1200多幅,如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的《锁谏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也有不少清宫散佚文物。该馆收藏的《潇湘卧游图》是乾隆帝珍爱并命名的“四美”之一,曾由高士奇收藏,于乾隆十一年入藏内府,乾隆对其钟爱有加,自识“一再展玩”。晚清时,该画被盗卖出宫,落于日本古董商原田悟朗之手。

  《五牛图》回归的故事

  《五牛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传世名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纸本名人绘画。韩滉,字太冲,长安人,曾任两浙节度使,后官至宰相,为人正直清廉,深得民心,口碑载道。韩滉精于画牛,兼擅风俗画。《五牛图》纸本设色,宽20.8 厘米,长139.8 厘米,画中有五头耕牛,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有神来之笔,构图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主题呼应我国农耕文明特色,历代奉之为国宝。有宋一代,《五牛图》恒藏于皇宫御苑。靖康之乱,宋高宗赵构仓皇逃难之际,未忘挈此南渡。元初,其为赵伯昂所得,旋即入赵孟之手,被叹为“稀世名笔”。明朝尝由项元汴珍藏,至清乾隆年间,由民间搜集至宫廷,深受乾隆珍爱。清末,《五牛图》被八国联军掠至海外,此后半个世纪一直销声匿迹。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收到一封来自香港的匿名信,说《五牛图》近日会在香港拍卖,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元,自己无力购买,希望政府能够出资收回国宝。当时,10万港元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无疑是一笔巨款,但是出于抢救流失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和现实政治的影响,周总理给文化部下达了三个指示:一、 派专家赴港进行鉴定,确定为真迹后收购。 二、 派专人护送,确保文物安全。三、 文物返回后,交给收藏条件好的单位妥善保管。同时电令新华社香港分社“不惜代价,抢救国宝”。文化部立即组织专家赶赴香港。经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遂由新华社香港分社暗中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买下此画,秘密运回北京并将其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当时《五牛图》已是满幅风尘、伤痕累累,直至二十多年后才被精心修复,重现绝世风华。 刘莉

(责编:鲁婧、王鹤瑾)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