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六百年故宫的新时代意蕴 三大殿蕴含“中”“和”大道

5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1-10 15:22
六百年故宫的新时代意蕴 三大殿蕴含“中”“和”大道

2017年11月10日09:55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六百年故宫的新时代意蕴

畅音阁 李韵摄/光明图片

太和殿内景 李韵摄/光明图片

内金水桥和太和门 李韵摄/光明图片

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陪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参观故宫博物院。两国元首夫妇在故宫宝蕴楼茶叙,共同参观故宫三大殿,观看文物修复技艺展示和珍品文物展,并欣赏京剧表演。

今天,记者就带您沿着这条两国元首夫妇的参观路线去看一看。

宝蕴楼是紫禁城内唯一的民国风格建筑。这里原是清咸安宫旧址,1915年北洋政府为了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两地的文物,在此处建了“文物库房”。为恢复宝蕴楼的历史风貌、消除安全隐患,故宫博物院自2013年启动宝蕴楼修缮工程,2015年5月完成。修缮后的宝蕴楼,从“文物库房”变身展厅,设置“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1949)”、故宫特色文创产品展示区等,一部分区域作为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场所。因宝蕴楼为砖木结构,在承重方面有所限制,需要在开放后进行持续监测,因此目前采取预约制开放方式。

三大殿蕴含“中”“和”大道

饮过茶、唠过家常,两国元首夫妇经内金水桥,过太和门,到太和殿。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规格最高的门,也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所谓“御门听政”,就是指文武官员早朝,皇帝在这里接受臣下朝拜和处理政事制度。清康熙帝以前的皇帝均在此听政。

太和门内就是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这里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即皇帝的诞辰)、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的排列有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数量也不同。故宫太和殿上的脊兽最多,有10个,这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同是紫禁城里的大殿,中和殿是7个、保和殿是9个。其他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有9个小兽。

虽然为了保护文物,观众现在无法进入太和殿参观,但殿内新设的LED灯光,足以让人看清内部装潢与陈设。正当中的“金銮宝座”,学名叫“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是明朝嘉靖年间制作的。椅圈上共有13条金龙缠绕,其中最大的一条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椅面之下没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一个须弥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双龙戏珠,满髹金漆。至于宝座周边的陈设和大殿内的彩绘,无一不透露出帝王的尊贵与霸气。

紫禁城的每个重要建筑都有一个镇殿宝匣,里面装着金钱、金银铜铁锡锞、五色宝石、五经、五色缎、五色线、五香、五药、五谷,反映出古人趋利避害的内心追求。太和殿的宝匣为铜质抽屉式,表面鎏金,镌雕龙纹,安放在大殿正脊正中间的“龙门”里。2006年—2007年,太和殿曾经历过一次大修。2007年9月11日的合龙仪式上,与宝匣一起放入“龙门”的,还有详细记载此次太和殿修缮经过的《太和殿修缮工程纪事》。当时记者有幸登上殿顶,见证了这一时刻。

太和殿不仅见证了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风光,而且见证了抗战的胜利。1945年10月10日,正是故宫博物院建院20周年的日子,华北战区正式受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当天,前来观礼的总人数达到了10万余人。

从太和殿向北,两国元首夫妇依次参观了中和殿、保和殿。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板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各方关系得以和顺,其意在于宣扬“中庸之道”。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于保和殿,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清代殿试自乾隆五十四年始在此举行。

中国传统修复工艺技惊四座

在领略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深厚意蕴之后,两国元首夫妇走进了位于紫禁城西侧的“文物医院”。

故宫文物医院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建筑长度达361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地上和地下各一层,从空间上整体划分为6大区域,分别是科技保护区、分析检测区、书画修护区、综合工艺修护区、综合艺术品修护区、金属钟表修护区。

在金属钟表修护区,两国元首夫妇看到了两座已经修复完毕的座钟。

上半部是葫芦形花瓶的,叫“铜镀金珐琅转花葫芦式钟”。它是清乾隆时期在中国广州地区制造、献给皇帝祝寿的。葫芦在中国民间寓意“福禄”,象征生活幸福美满,事业通达。葫芦口处有菠萝花。葫芦上部正中镶嵌太阳花,寓意时间运转,日月轮回。钟的下层是乐箱,底面正面是景观。上弦启动,音乐响起时,正中立着的人会单膝跪地展示字联。他周围有一圈献宝人队伍,在他们的四周还布置有吉祥寓意的景物。景观的两旁布置有对联,柱子每转动一面,就变换不同的内容,表现出祝寿的场面和意向。

另一座会唱歌的,叫“铜镀金嵌料石升降塔钟”。它为18世纪英国制造,是乾隆皇帝的赏玩之物。为讨中国皇帝喜欢,钟身做成一座中国古塔建筑形制,上弦开动后,可演奏中国民乐《茉莉花》,塔身随音乐升起,有“步步高升”的寓意。钟塔座为八角形,三面均有钟盘,钟盘周围镶彩色料石花。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精美的西洋钟表,但由于时间久远,有不少已无法运转,这两座也不例外。钟表修复专家们通常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让它们“复活”。据了解,这两座钟都修了半年左右。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除收藏有180多万件文物藏品外,同时也保存有许多中国古代特有的文物保护修复传统手工技艺,并拥有以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青铜器修复技艺、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代表的、10多个门类的保护修复专业队伍。

故宫文物医院作为文物修复的常规展览场馆向公众开放,观众通过提前预约可近距离参观文物修复的全过程。

畅音阁再奏和谐之声

夜幕降临,到畅音阁享受中国戏曲之美,是两国元首夫妇在故宫的最后一站。

畅音阁,位于乾隆皇帝为自己养老修建的太上皇宫——宁寿宫中,由畅音阁(戏楼)、扮戏楼(后台)和阅是楼(观众席)组成。畅音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每逢各种节日,如元旦、端午、七夕、中秋、除夕以及皇帝登基、帝后生日等重大庆典,皇帝都要在宫中看戏。畅音阁的舞台有三层,由上到下分别命名为“福、禄、寿”。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上中两层天井口安设辘轳,直对下层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戏目时,用辘轳把幕景和演员从上面送下来,造成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

今天人们看到的畅音阁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先后进行过修缮,是清代乾隆时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层大戏台。今年9月19日,经过修缮的畅音阁作为戏曲馆开放,并且上演传统剧目,沉寂了百年之后的畅音阁,再次响起管弦锣鼓之声。

(光明日报北京11月9日电 本报记者 李韵)

(责编:鲁婧、潘佳佳)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