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云海是黄山独特的自然景观,置身其中犹入蓬莱仙境,令人神思飞越,浮想联翩。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分所形成的彩色云海,最为壮观。《黄山云海》是刘海粟六上黄山所作油画,描绘的正是这一奇景奇境。刘海粟通过强化大面积的横向云、霞,以及因日光普照而生出的天空与云海交错之感,云气的流动与山石形成的团块相辅相成,又因山势向上而云气横流,显得整幅作品斑斓变幻,富有张力,气象浩瀚,有胸怀宇宙、吞吐大荒之境界。
人民网北京11月3日电 今天上午,“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分为三大篇章,展出久未面世的101件刘海粟书画作品。第一篇为“欲腾云上天都”,展出刘海粟28幅以黄山为题材的作品,以17幅泼墨泼彩与11幅油画展现了其艺术与思想的跃进。他将其眼中黄山、笔下黄山以及胸中黄山融为一体,呈现出正大雄浑的中国气派,有力拓展了黄山绘画的视觉空间与表现境地。
第二篇为“今日荷花别样红”,展出刘海粟34幅中国画与2幅书法,其中国画题材主要为花鸟、山水,运用的艺术手法有水墨、浅绛、泼墨、泼彩等,堪称全面。其中一件巨幅手卷《清奇古怪舞天娇,风火雷霆劫不磨》完整呈现在中国美术馆8号厅,颇为难得,相信该作品将为观众理解刘海粟奇崛圆劲、深厚酣畅、强悍矫健、苍莽浑朴的中国画笔墨带来新的认识。
第三篇为“神州尽在彩雾中”,展出刘海粟37幅油画作品,主要描绘的是中国各地风景。刘海粟一直倡导旅行写生,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创造精神也与各地自然风貌相契合,他成功地把西方现代美术的相关精华融注于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的探求之中,如黄钟大吕,不事雕琢,醇厚朴茂,值得一睹为快。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无论创作还是理论,个人抑或体制,刘海粟的实践和思想几乎涉及中国现代美术领域的所有重要方面。在筚路蓝缕的历程中,他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以喷薄的才情、无畏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和丰硕的成果,把可能变为现实,将要求转为行动,使革命的思想成为思想的革命,谱写了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初创阶段的华彩乐章。如今,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依然可以洞悉华夏文化的深邃,窥见法兰西阳光的灿烂,感受生命伟力的崇高,礼赞发自灵魂深处的自信。那一片化机中的激荡浑厚和绚丽苍茫,将引领我们再次发掘审美的心性根源,把握自由解放的关键,从而于混沌中立定精神,放出光明!”
殊为难得的是,刘海粟子女还将刘海粟创作的油画《黄山云海》、中国画《满庭芳(泼墨黄山)》、书法《毕竟西郊八月中》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承办,南京艺术学院、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常州)、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协办。
展览将展至11月26日(逢周一闭馆)。
这是刘海粟先生七上黄山而以泼墨描绘黄山的代表作,题款云:“《满庭芳·七上黄山》:云海浮游,玉屏攀倚,天都插遍芙蓉。山灵狂喜,迎客唤苍松。七度重来无恙,记当年积雾沉。笔补天手,旋钧转轴,旭日又当中。凭高先一笑,齐烟九点,郁郁葱葱。正不知费却多少天工。无限筇边佳兴,都化作挥洒从容。龙蛇舞,丹砂杯底,照我发春红。庚申大暑,刘海粟年方八五。”其泼墨技法纯熟老辣、气势恢弘,墨分五彩,愈显云气蒸腾所引起的磅礴气势,近景以松梢为入纸处,以烘托云海的蒸腾厚重。远山以浓淡变化之墨泼出山之走势,形态各异,显示了高超的泼墨手法。在展现云海虚白之境中能得厚重之感,非宗师大匠不能为也。
刘海粟性情旷达,乐观豪迈,他的书法在康有为、吴昌硕的碑学书风基础上,机杼独出,风格独具,更加雄肆朴茂,厚重苍茫,是碑学书风写意化的集大成者。《毕竟西郊八月中》书写内容是:“毕竟西郊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今日荷花别样红。一九七九年八月,刘海粟年方八十四。”内容取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名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改动其中的两处,一处是“西湖六月”改为“西郊八月”,一处是“映日”改为“今日”,改动之处的文字更加贴近当时的情形。此时刘海粟老而弥坚,下笔有千钧之力,故而此幅作品能拙而生秀,墨色浓重处老辣厚重,渴笔飞白出能苍劲雄肆,全篇节奏变化自然丰富,深得中国书法写意精神。
1982年,87岁高龄的刘海粟九上黄山,创作了《黄山光明顶》这幅对景挥毫的泼彩之作。
其泼彩以石青为主,色墨交融,墨块与色块的互融渗透与纵横交错,产生了磅礴的气势和非凡的气魄,体现了浩瀚高峨、天趣横溢的意象。刘海粟特意为此画题写了自作诗云:“黄山卓绝光明顶,叱咤千峰奴万岭。斜阳散映青山红,珊瑚粉插琉璃中。安得高烛传天都,寒烟叠叠蒙云雾。万古此山此风雨,来看老夫浑脱舞。壬戌中秋前五日,登光明顶,霞绮飞流,如天女散花,泼彩成此,颇得天趣。刘海粟,年方八七。”以气象万千、动人心魄的诗句烘托了画面中华滋拙朴、浑厚富丽视觉效果,相得益彰。
《奇峰白云》这幅泼彩山水画是刘海粟十上黄山的精品力作,题款云:“何年开混沌,造化夺神工。排闼青冥入,群峰相角雄。戊辰秋刘海粟十上黄山写,九十三岁。” 刘海粟以坚定有力的用笔塑造出崇山峻岭巍然屹立的雄姿,构图丰满。一块幽云从山谷中涌出,他敏感地捕捉到黄山中这种幻变奇境,发于心而应于手,以流动奔放的泼彩,使大面积的石青、白粉相互弥散,与黑沉沉的山体融为一体,形成单纯而富有变化的艺术效果。与刘海粟其他泼彩山水画不同的是,此画具有雅逸轻灵之美,是动静结合的经典之作。
中国画《芭蕉》以没骨法画成,芭蕉枝叶全用书法用笔的方式写出,笔力雄强,厚重老辣。线条繁而不乱,气韵回荡其中。画面彩墨淋漓,鲜艳欲滴,显示了刘海粟非凡的大写意才情和胸有成竹的精准把握。这得益于他的泼墨泼彩在恣肆汪洋、放达无羁中形成的天姿风骨,也得益于他那圆融浑朴、凝重苍茫、具有钟鼎石鼓之趣的中锋运笔和以书入画的笔法意趣。
刘海粟喜以泼墨、泼彩之法画荷花,在大片泼墨、泼彩形成荷叶之后,再补以花瓣、荷茎、浮萍等,构成色块与线条的互动。《白菡萏开初过雨》是刘海粟泼墨大写意荷花的代表之作。题款云:“白菡萏开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刘海粟画。”此作以泼墨、积墨等手法,营造出水墨变幻之境,浓、淡、干、湿,自然渗化,变化无穷,凸显了作者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与雄阔的情怀。
《东风吹开朵朵红》这幅油画写生之作是刘海粟油画艺术创作旺盛期的代表作,呈现出中国油画东方情韵的典型样式。他的油画写生多借助于对象所引起的激情,将对象的形神融入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生命情怀。此作既具有静物的写生性,又有中国花鸟画构图的特点,强调骨法用笔与疏密虚实。画面并不受自然光色的色相限制,而是注重主观色彩的意象发挥。画面笔触不仅趋向于金石用笔的苍茫浑朴,而且色彩的堆塑、涂写也具有写意的动势与神韵。
刘海粟一生重视书法,以书入画是其重要的创作理念。他的书法厚重雄肆,与其国画精神一脉相连,都注重中锋用笔,倡导情感的生发,所有的笔法、章法都服从磅礴的感情需要,才能画出元气淋漓、气象雄浑的作品,其水墨画《汉柏》即具有如此风神。作者题款云:“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杜陵句,辄移此帧。癸亥秋刘海粟写岱庙汉柏,年方八八。” 刘海粟以一往无前、纵横奇肆的用笔,呈现出苍劲雄浑、老辣厚重的风格,画出了岱庙汉代柏树历经千年所独有的历史沧桑,彰显了铁骨精神。
刘海粟的油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旨归,在创作黄山系列油画时更强调这一审美特征。他注重对黄山山光云雾奇幻变化之美的捕捉和以情融景、景随兴生的抒发,不拘泥于固定角度的西方式写生,强调写对象之生气,写主观之精神,这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透彻体悟和对中国文化的无比自信,也是其个人艺术能臻化境的内在缘由。其油画《曙光顶看始信峰》能将主客观融为一体,赋予作品浓郁的民族审美精神,把山景色彩简化为群青和靛蓝两大色系,间以少许表现树木的墨绿,通过笔痕之间产生的飞白形成云雾蒸腾的效果。虚实结合,强劲厚实,意态生动,具有“乱云飞东仍从容”的豪迈之境。
油画《外滩风景》描绘的是著名的上海外滩,这是世界各地游客来到上海最爱游览的景点。刘海粟以自如的笔触挥写出恢宏壮观的外滩建筑群,红日照耀的天空和浩荡的黄浦江。画面结构紧凑、用笔厚实,具有整体的色调。他用线增强画面的力度感,突出桥的粗犷柔韧、刚劲果敢,用笔挟裹黏稠的油彩直接在画面上描绘黄浦江激荡奔流的气势,与建筑群的稳健形成了强烈对比。用笔的粗放与用色的浓烈,体现出刘海粟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印象派外光色彩结合起来的艺术追求。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