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exm?梵高竟临摹了这个「穷光蛋」百余幅作品......

10 已有 1995 次阅读   2017-11-30 10:47
小编推荐
exm?梵高竟临摹了这个「穷光蛋」百余幅作品......

“我从未见到过欢乐,我所知道最愉快的事情就是静谧和沉默。”

——让·弗朗索瓦·米勒

都说贫穷会限制想象力,那今天叔就给大家讲个贫穷能够激发想象力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村家庭,整个青年时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寒务农生活中度过,每天一睁眼就有种不完的地在呼唤他。

《拾穗者》 让·弗朗索瓦·米勒

也许是贫穷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眼前的生活场景变成了一幅幅油画:朝阳的柔和的光洒在棕黄的土地上,孩子在午后炙烫的麦田里奔跑,妇女们扯着家常砍着柴......他觉得自己的一生不该跟这贫瘠的土地较劲。

《马铃薯的收获》 让·弗朗索瓦·米勒

23岁的时候,米勒做了一个在外人看起来非常疯狂的决定——放下锄头拿起画笔,从小就有绘画天分的他,到巴黎拜德拉罗什为师系统学习绘画,一个穿着粗衣麻布的农家小伙初入城市,看啥都觉得新鲜,班里的同学常嘲笑他是“土包子”,老师也不太待见他。

《沐浴的放鹅少女》 让·弗朗索瓦·米勒

米勒在巴黎的学习绘画之路并不顺畅,受尽了嘲讽是小事,经济困难才是让他最为难的事情,为了生存,他用画作换鞋穿,用油画换床睡,甚至改变了自己的绘画风格,画些裸女、妓女等少儿不宜的画去迎合资产阶级的低级趣味,越画越下流,越画越麻木,直到有一天米勒走在街上,听到别人的议论:他什么都不会画,只会画一些下流的裸体,啧啧啧。

这句话瞬间唤醒了米勒,他的眼前再次出现了青年时代的乡村场景,他决定坚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晚钟》 让·弗朗索瓦·米勒

35岁的米勒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很多名作也陆续诞生:《播种者》 、《拾穗者》和《晚钟》等等,洗衣做饭,捡拾柴禾,打草播种,喂孩担水,谈情说爱......用写实的乡村风笔触,画出了一幅幅“接地气儿”的名作。

后印象派大师梵高就是米勒的小迷弟,据不完全统计,梵高临摹了米勒的作品高达百幅,他也曾立志做一名农民画家,米勒是当时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为主的现实主义大画家,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梵高的偶像,在梵高给弟弟的信件中,三句话不离米勒,可见梵高对他的推崇与对自然的热爱,虽然梵高日后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变化,但米勒是他绘画路上最重要的精神导师。

《嫁接树木的农夫》 让·弗朗索瓦·米勒

农民画家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米勒那淳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是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米勒出身于农民世家,所以他也被称为农民画家。

是不是看了上面米勒的几幅画作,就开始忍不住的流口水了?上面只是图片,想看原作就跟着叔走,中华世纪坛参加“臻品·大师原作展——2017巴比松画派作品展及2018毕加索作品预展正式开幕,让你能零距离的感受大师们的名作。

梦境 亨利·卢梭

除了米勒的作品,展览还给大家带来了柯罗、卢梭等人的30多幅代表作,这也是巴比松画派头一回这么大规模来到中国。顺便为了明年的展览,还预展了毕加索的9幅原作

这个展览看什么?怎么看?

叔这就带你一探究竟。

→先划个重点:

“印象派的爸爸”——巴比松画派的一大波原作,顺便携带着9幅毕加索原作一块来了。

→在哪儿?

中华世纪坛地下一层数字艺术展厅(免费)

→什么时候?

11月5日到12月15日,短短1个月

→看展前你需要了解点历史背景

现实主义巴比松画派的前后关系↑↑↑

19世纪30年代左右,法国正值复杂的政治斗争时期。大革命的失败,王朝复辟,七月革命等,社会思潮低落,人们特别希望在精神上寻找一片心灵的绿洲。

此时的枫丹白露森林是一片净土,吸引着画家们来此创作。

虽然巴比松画派没有印象派的名气大,但从辈分上讲要算“印象派的爸爸”。

《有船夫的风景》 西奥多·卢梭

西奥多·卢梭反对程式化艺术,他绘画自己看到的自然风景。是巴比松画派的领导者,他们用现实主义风格惊艳巴黎。

叔!我想去看展览

↓↓↓↓↓

11月5日VIP预展

11月7日至12月15日向公众免费预约开放

需提前预约才能进去,记得带上身份证

预约电话010-84187900

- END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