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布面油画
【规格】129×194cm
【年代】1717年
【作者】让·安东尼·华托
【收藏】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从巴洛克风尚到洛可可风情,其实不是珍珠到贝壳的质变,量变也不是,而是一种形体、体态的变化,如少女般的转身,恰好展现华美和奢华的另一面,重拾纤细轻巧,略显雍容端庄,却更显情调。扭动带来的曲线美如徐徐清风送出,将原先刚健的力道以一种更为柔美的姿态体现,没减一丝装饰,反而增添了繁缛的涡轮状和金属的质感。并将原属于路易王宫才有的贵气传递出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趣味和价值取舍。
洛可可风格融古典主义和不规范的巴洛克为自己的特色,崇尚古典而不尚严格的理性规范。洛可可影响的不只有绘画,还有服装、家具、建筑,甚至有手饰,然而绘画却成为最前沿的展示。你是否还记得,先前有推荐弗朗索瓦·布歇绘制的《蓬帕杜尔夫人》,若说洛可可起初只是微风,画中的蓬帕杜尔夫人却将它升级为席卷欧洲的“天鸽”,只是这是一只温顺良善的鸽子。
既已见识过布歇,今天就来推荐一下他的前辈让·安东尼·华托。华托是一位热爱绘画的精细主义追求者,因着天性使然,他画了大量的描绘了人物的瞬间动作和表情的素描,有偷偷一瞥的眼神,有袅娜多姿的动作,有漫不经心的手势,有翩翩起舞的姿态……这些转瞬即逝的生动形态,被他敏锐地捕捉并以娴熟的技法记录下来。成就了自己创作取材的资料库,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且珍贵的参照,他对后来印象派画家的素描技巧影响极大。华托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最初来到巴黎时在画室学徒,后来进入一家艺术喜剧团参与场景绘画,类似今天的舞美。再后来他师从奥德朗学画,接触并掌握了整套的洛可可风格的处理方式,并在饥渴般临摹鲁本斯等作品的过程中,渐成自己的风格。
今天推荐的是象征华托一个艺术高度的,作为成为法国皇家学院美术院士资格交付的一幅作品《舟发基西拉》。这幅画因受当时热演的一部戏剧《三姐妹》的启发而创作,此画被入院收藏后,他又重新绘制过同题材的作品。身为画家的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在交付作品后,依然喜爱而又重新创作。
画面描绘的是戏剧中的情景,三姐妹为了爱情和情侣前来梦想中世外桃源般的基西拉岛,基西拉岛是希腊神话中象征爱情的维纳斯出生后来此成长的地方。他们这趟基西拉岛的朝圣,情形有点类似现代新婚的度蜜月,会选一个叫天涯海角、海枯石烂的地方,或是选一处风景优美的石桥扣上同心锁,也有挑一棵大榕树挂上红线绳,总之是一个以示可以见证情定终生并有意义的地方。此次示誓爱情的朝圣,还有怀着同样美好期盼的情侣同行,一行好生热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很精细、生动,富有活力的质感,簇拥前行的亲昵态也能表露清晰。很好地体现了洛可可风格最精致的装饰效果。人们陆续前往岸边准备登船回家,而主人公三姐妹和爱人却流连忘返。画面中回眸凝望的女子,表现出爱情的甜蜜,又体现了爱情是有温度的事实,回航后爱情将继续升温,还是其它……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
爱情是永恒的,在基西拉更是爱情的乐园。天空中的天使和树丛中伫立相望的维纳斯雕像,像是在祝愿前来的眷属情侣彼此用心地相顾相守,并与之一起守护爱情。后来再次创作的同主题作品,多出了可见的升起的风帆,树丛中的维纳斯也更为清晰明亮,右侧的茂密的树林倾斜角度较之先前更大,增加了许多的浪漫欢愉的气氛。
约1718年 92×130cm 德国柏林夏洛腾堡宫藏
【作者简介】
让·安东尼·华托(Jean Antoine Watteau,1684-1721)法国画家。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代表画家。他自幼喜爱文学作品、绘画和音乐。在经过画店学徒后,他师从画家克劳德·基洛,学习剧院舞台布景方面的技艺。其间,他描绘演员的生活,而且在自己的油画技巧中大量地吸收舞台场面的构图方式。后来华托又师从装饰画家奥德朗,并通过对鲁本斯的色彩技巧方面的研究,逐渐走出自己的艺术道路。
他的绘画成就得到法国皇家学院的认可,被吸纳为美术院士。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经历苦楚,但是他创作了大量带有喜剧色彩的作品,以鲜艳的色彩描绘人们欢聚一处,穿着光彩闪烁的绫罗绸缎,优雅享受闲暇时光的逸乐生活,却不显得浮华,总是给人以美好的憧憬。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