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如何一眼认出伟大的艺术家 | 意外

4 已有 1096 次阅读   2018-06-10 14:38
如何一眼认出伟大的艺术家 | 意外

你好,又见面啦,我是饭醒了叫我,这是我在意外的第四篇文章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前,想请各位真爱先来做一个投票:下面这三幅画,哪幅最能打动你呢?

1号带娃母亲

2号带娃母亲

3号带娃母亲

选完啦?

我猜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三个(如果不是我就曝光自己的丑照表情包)。

因为前两幅都是中世纪的作品,造型平面化,人物动作僵硬,表情呆板,看起来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第三幅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画面非常立体,有明暗阴影变化,人物表情非常生动。

画面中的耶稣和小约翰就像是两个普通的孩子在打闹,而圣母则像一个平凡的母亲一样,慈祥地看着孩子玩闹。

可以说,文艺复兴就是借着宗教的外衣来呼唤人性。

我们可以感觉到,拉斐尔把耶稣和圣母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而不是冷冰冰的宗教符号,这样的艺术才能打动人。

而这,就是伟大与平凡的艺术家的区别。

伟大的艺术家是真正尊重和关心生命的。

看起来很美

以梵高为例,我们现在都知道梵高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但是他到底伟大在哪儿呢?

这个答案待会揭晓,我们先来看看,梵高之前的画家都在画什么?

洛可可风格的画家忙着画宫廷奢华:

《蓬皮杜夫人》 布歇

新古典主义的画家在画各种古典的美人儿:

《大宫女》安格尔

浪漫主义的画家在画美丽的风景:

温莎的泰晤士河》 透纳

看起来一幅歌舞升平,繁华盛世的样子。

这些画面美吗?很美。

那你会被这些画面感动到吗?

伟大的梵高

接下来我们把镜头转向二十六七岁的梵高。

这时候的梵高还不是一个画家,他一心想要跟父亲一样去做一个牧师,去最穷苦的地方给人布道。

他来到了一个叫做博里纳日的煤矿区,这里非常贫困,贫困到没有正式的牧师愿意来,只好让梵高这个“代理牧师”来。

梵高的任务就是站在圣洁的教堂里,穿着庄严的牧师服,优雅地念《圣经》给大家听。

他布道的对象都是些什么人呢?

他们皮肤黢黑,手指粗大,连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这是在当地劳动的矿工,他们每天都要在矿下工作十几个小时。

矿工们

渐渐的,梵高讲不下去了,他觉得自己讲的东西离这些矿工太远了。他脱下了庄严的牧师服,穿上了工人的衣服,开始跟他们一起下矿干活。

真正下矿以后,他才真正认识到,矿工的工作有多辛苦和危险。矿洞底下一直在渗水,空气不流通,他们随时面临着瓦斯爆炸的生命危险……

于是,梵高开始拿起画笔,画下身边这些贫苦的人们。

他画背着煤的矿妇,用最廉价的炭笔勾勒出她们几乎被压垮的的腰背。

他画退休的工人,在冬天很冷很冷的时候,工人身上没有厚衣服穿,只好捡一些柴火来点火取暖。

他画工人的晚餐,一些工人白天辛辛苦苦劳作了十几个小时,但吃饭的时候,只有很少很少的食物。即使这样,他们也会低头祷告,感谢上帝赐给他们食物。

《饭前祷告》 梵高

在画《吃马铃薯的人》这幅画时,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到:

我想要明白地表现出这些在灯光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伸进盘子里的同一双手去锄地的。

我要表达一种与我们这些有文明教养的人完全不同的谋生方法的印象。所以我并不急于要每个人都喜欢这幅画,或者马上称赞这幅画。

《吃马铃薯的人》 梵高

梵高笔下的这些人都承受着很大的苦,他们生病的时候没有医生来看,退休以后也没有养老金……

梵高画他们的苦闷,他们的孤独,他们的绝望,同时也画他们从信仰中获得的巨大能量。

作为一个牧师家庭的“富二代”,梵高抛弃了稳定的工作,来到了最穷苦的地方,把面包和衣服全都分给穷人。

在其他画家都在用灿烂的颜料描绘中产阶级的浮华享乐时,梵高拿起炭笔记录下这个时代最底层的人们。

人之为人

可以说,梵高在最穷的人身上看到了最高的信仰,而我也从梵高身上看到了他发自本心的对贫苦人民的关怀。这种关怀是平等的,因为他就站在土地上,接受着土地的伦理。

这就是伟大艺术家与平凡艺术家之间的区别,也是艺术中最让人感动的部分。

《吃马铃薯的人》局部 梵高

如果艺术只是简单的审美,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但如果艺术能够转化为一种能力,去关怀更多的人,并且在共情他人的时候,变成更好的自己,那艺术就更有意义了。

文艺复兴把人从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重新点燃人性之光,驱走了中世纪的黑暗。

梵高在贫苦和困顿中看到顽强的生命力量用笨拙而又朴实的线条,简单直接地描绘出劳苦人民的质朴和虔诚。

不管是文艺复兴对人性的呼唤还是梵高对底层人民的描绘,这都是对生命的一种关心。

神学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

科学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而伟大的艺术家,把人看成是人本身,生命本身。

<END>

你看到过哪些打动你内心的作品?

这些作品又画了什么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