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她是首位被巴黎艺术界认可的中国女画家,与潘素、陆小曼齐名,画作震惊整个民国画坛

4 已有 1697 次阅读   2019-10-15 11:42
她是首位被巴黎艺术界认可的中国女画家,与潘素、陆小曼齐名,画作震惊整个民国画坛 

来源 中国艺术家

方君璧

黝黑的齐耳短发与眼眸,

长笛上悬垂的中国结双色挂穗,

紫面绿地的斜襟中式罩衫,

画作中这个神韵饱满的东方女子,

一下子引起了西方艺术界不小的骚动。

这幅寄托着友情的画作《吹笛女》的作者,

便是民国著名的六位女画家之一,

方君璧。

《吹笛女》

1898年,方君璧出身于福州,

乃名门望族之后。

她画作的最大特点,

就是极具个性的、

中西融合的绘画风格,

西方的热情奔放,

东方的恬静幽深。

正如巴黎沙龙展之后的评价:“其画能合东西两方特长,西画重逼真,劣者则流为苦涩无味,东画主神韵,劣者则必至虚无不肖,今方女士拾短取长,故正为可观。”

方君璧

天资聪慧的她在14岁时赴法留学,

学习法语的她并没有落下国文的学习,

并在三年后进入一所美术学校学习美术。

而后不过22岁的她,成为了第一个考入,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中国女学生。

继承着有气节、讲大义的家风精神,

温婉典雅、坚毅而果断的她努力学习,

在1924年的巴黎春季沙龙中,

展出的作品《吹笛女》后,

得到了艺术圈的一致认可,

被法国画界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而《巴黎美术》杂志,

更将《吹笛女》选为封面登出。

《巴黎艺术》封面

在油画创作方面,

她亦不盲从学院派,

以自己的理解,

运用透视和素描之法,

辅以近乎水彩的薄色调,

创作自己富有诗情的油画风格。

《巴黎郊外》

《角楼》

留学期间,方君璧认识了

16岁的美少年曾仲鸣,

他们在蔡元培与汪精卫的

教导下学习中文,练习书法,

两人同窗共读,

何况还郎才女貌,

便日久生情。

《曾仲鸣画像》

情感上与曾仲鸣琴瑟和鸣,

艺术上更是锐意进取,

开始逐渐探索出一条,

“借西方之笔,画东方之韵的道路。

《仕女》

《下午茶》

方君璧早期的作品,

以人物写实为主,

一颦一笑,举手投足,

都那么令人心动,产生共鸣。

《梳妆》

《恂恂》

他学习文学,她学习绘画,

诗词歌赋上你应我和,

你侬我侬,精神与灵魂的交织,

青梅竹马的他们,

终于成为了一对举案齐眉的爱侣。

新婚的喜悦,

并没有让方君璧放慢创作的脚步。

随着艺术修养的积淀,

以及多年国外的生活与文化的熏陶,

她的作品逐渐趋于印象派风格。

《萨维利亚》

而她的风景画,

线条更加大胆而流畅,

笔法洗练精到,

设色浓淡有致,

给人一种温婉流畅的感觉。

《佛罗伦萨风景》

《林荫小憩》

回国之后,方君璧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的结缘改变了她的艺术风格。高氏兄弟在国画技法上对她的指点,被她很好地运用到油画的创作之中。

中国的用色与纸墨,西画的写生守法,使之形成具有独创精神的个人风格,并以此绘画语言,令其在早期中国油画家中独树一帜。

《花卉》

《猫》

但没想到的是,回国后不久,

一场政治的纷争将方君璧卷了进来,

在一次军统刺杀汪精卫的行动中,

误将曾仲鸣刺死,

使她和孩子一夜之间,

失去了爱人和父亲。

《小乖乖》

中年丧偶的打击可想而知,

但是在她的画中几乎看不见伤痛,

她并没有将自己的情感宣泄到绘画中。

《儿睡》

方君璧是一个很纯粹的艺术家,她热爱绘画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即使被卷入了政治的漩涡,即使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人。

她曾说过:“我想把西画解剖学、透视学等等原理融合到国画里来,改正国画种种不合科学定律处,能否成功,我亦不计。”

《华表》

《农忙》

曾为方君璧展览撰序、也是方君璧中文教师的蔡元培评价她“借欧洲写实之手腕,达中国抽象之气韵,一种尝试,显已成功,锲而不舍,前途斐然!”

《年轻女子》

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后,

方君璧开始更大胆的尝试。

画出的女子沉静而不失柔情,

高贵而温婉大气。

特别是画中的旗袍,

展现了东方独有的特色。

《汪文惺女士像》

她坚强着,

丈夫留下的爱,

对绘画的渴望,

成为她奋斗下去的精神食粮。

《女子半身像》

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

她愈发的光彩夺目,

使她在民国绘画界有巨大的影响力。

《女人头像》

细细品读她的绘画作品,

犹如进入幽静宜人的世外桃源,

独对桃香,如沐清风,

令人心神静谧。

《广州镇海楼》

《富士风光》

她的画风清新独特,纯真质朴。

大自然在她的笔下更加生机活力,

娟秀的绘画透着强大的感染力。

《禅者初心》

《吹笛少女》

我从未见过一个艺术家向君壁那样,对绘画这么热爱,这么执着,这么竭忠尽智来从事,这么视同第二个生命片刻不能离得。她的好友苏雪林感慨道。

她潜心于自然,如同她高尚的灵魂涵养于自然之中。

《京都樱花》

《河畔樱花》

她曾这样写道:

“试问孤根何处是,

剩此残红片片。”

与曾仲鸣深入骨髓的爱,

让她再也接受不了他人的温暖,

余生也只能用画来思念她的爱人。

《方君璧自画像》

如今伊人不在,

虽时光如水流逝

但不变的是,

她纯粹的画作,

有温度的笔触,

和那颗依旧炽热的心。

齐白石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