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福利:达·芬奇的那些密码都在这里

3 已有 660 次阅读   2020-09-02 15:05
福利:达·芬奇的那些密码都在这里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之一,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集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几乎在各个领域都精通的全才。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他的概念性发明如直升机、机关枪、机器人、计算机等都为后人带来一定的启示。

围绕这位天才的背后,有关于他的宗教信仰、性取向等因从未被正面承认而为他个人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于是,关于他的生平、画作内容等成为了后人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题材内容。在诸多作品中,最为我们熟知的或许就是丹·布朗的宗教题材侦探小说《达芬奇密码》,该书于2006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美国大导演朗·霍华德执导,好莱坞巨星汤姆·汉克斯和法国影星奥黛丽·塔图(《天使爱美丽》)共同主演。而他的画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更是被诸多戏剧、影视作品、现代艺术等戏仿借鉴,至今仍是一种潮流。

那么,达·芬奇的画作究竟为何如此受世人追捧呢?其画作中又有些什么秘密呢?2019年6月,为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版了“纸上美术馆”系列之《达·芬奇:天才的秘密》。通过《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三贤士朝圣》《施洗者圣约翰》等画作来用独特的角度研究达·芬奇的作品。

《达·芬奇:天才的秘密》以虚拟美术馆的形式,划分四个虚拟展厅,以“初露头角于佛罗伦萨”、“达·芬奇在米兰公爵宫廷”、“游历意大利”和“法国的尾声”为展展厅名,结合高清画作,细致阐释达·芬奇从获得个人绘画订单开始,至创作肖像画达到艺术境界巅峰,再到定居法国为宫廷作画的人生经历。不仅从幕后故事了解这位天才,更是以专业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局部细节放大的方式解构他画作的精妙构成与日后影响。

下面,不妨让我们透过 达·芬奇的多幅名画,来了解他画作背后的秘密吧:

达·芬奇的笔触

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和达·芬奇

《基督受洗》

1472—1475 年 木板蛋彩油画

高:177 厘米 宽:151 厘米

佛罗伦萨 乌菲兹美术馆

这幅《基督受洗》是受瓦隆布洛萨会资助,为佛罗伦萨的圣萨尔维修道会而作,分两个阶段完成。韦罗基奥先画好草图,然后用蛋彩绘出耶稣和施洗者圣约翰的形象。某名学徒——可能是波提切利——负责画面朝观众的天使,另一名学徒完成没有太多色调变化的天空中的上帝之手、白鸽、左侧挺拔的大棕榈树以及施洗者圣约翰身后的岩石景观。达·芬奇后期加入绘制,负责完成画作。他先尽力深化画面整体景深,在左端添上天使,使画面出现了一条延向基督的动态轮廓线,又调整了左侧背景的景致,用随着视线变得越来越朦胧并逐渐消失在远方的背景替换了原来葱绿色的小灌木丛。此外,他用浅色油彩提亮,使基督的姿态更显柔和——基督最初的形象和施洗者圣约翰一样,是由粗硬干涩的线条绘出的。达·芬奇塑造的天使形象在艺术史上前所未见,这成为他画风的标志之一:当头部扭向一边时,上半身却朝向另一边。这种头部动作为人物营造出优美与灵动的形象。人物的位置营造了深邃的景深效果,线条细腻流畅,阴影过渡柔和,面部如蒙上了面纱一般,这些修改在各方面都让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形象变得让人过目难忘。

风格与技巧

细节处理和透视技艺

《持康乃馨的圣母》

(创作于韦罗基奥的工作室)

1478—1480年 木板油彩画

高:62 厘米 宽:47.5 厘米

慕尼黑 古代绘画陈列馆

在这幅作品中已能初步领略达·芬奇笔下的图画天地和其精妙绝伦的笔法。圣母玛利亚发式繁复,盘着环形髻,梳着漂亮的发辫,轻若烟雾的薄纱点缀其上,衣袍雍容华贵,黄色披肩上旋涡般的褶皱呈现出绚丽的纹路,背景里山峰犬牙交错:这些元素在他以后的画作中会重复出现。乔尔乔·瓦萨里在其著作《艺苑名人传》中暗示过这幅画,其中提及“一位非常美丽的圣母”,她的目光投向手中的花束,这一幕让她整个人看起来“比自然更贴近自然”。人们透过中庭构造的窗棂,能望见背景里云雾迷蒙的景色,而近景中丰富与精准的画面元素在这片旖旎风光上突显了出来。背景画面层峦叠嶂,营造出三种不同层次的景深,且随着山峰往后推移,视线逐渐模糊,群山便消失在烟雾缭绕中。为了还原空气的透视效果,达·芬奇使用了“空气透视法”:随着距离的变化,颜色由深到浅缓慢过渡,呈现出颜色的渐变,同时逐渐减少色彩对比度,以营造出景深层次,并在背景中呈现出这种朦胧、柔和的效果。这幅画中的远景让背景画面的呈现方式焕然一新,这是达·芬奇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之一。

1. 空气透视法也称“薄雾法”,是透视法的一种,在绘画中以调色手法模拟物体在远处受大气作用所呈现的颜色变化,以引起景深层次错觉。

2. 达·芬奇采用了新颖的“空气透视法”。油画中比较早出现的是“空间透视法”,以近大远小在二维画幅上模拟三维效果,许多先于达·芬奇的画家都醉心于研究空间透视法中的几何学。而“空气透视法”以近清晰远模糊、空气对光线与距离成正比地削弱来模拟三维效果。这是在达·芬奇时代才出现的一个技巧,虽然他不是这个技巧的发明者,但他对其数学原理有详细的文字讲述,他用此技巧所作的绘画也最先闻名于众。

比自然更逼真的脸庞

《吉内佛拉·德·班其肖像画》

约1475 年 木板蛋彩油彩画

高:38.8 厘米 宽:36.7 厘米

华盛顿 美国国家美术馆

在佛罗伦萨,达·芬奇的天赋吸引了各界名流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于15世纪70年代中期接到了第一份绘画订单。贝尔纳多·本波定制了这幅肖像画,他于1475至1476年首次出任威尼斯驻派佛罗伦萨大使,第二次是在1478至1480年间。画家笔下的吉内佛拉·德·班其是一位富裕且有教养的年轻女子,她与此画作出资人维持着柏拉图式的恋爱关系。吉内佛拉处在紧凑的画面中央,身后是一丛刺柏,这棵树是女性美德的象征,且与她的名字构成谐音双关;植物的幽暗色调与人物近乎病态的苍白脸色形成对比。画家描绘的这张显露着忧郁和庄重的面容,呈现出画中人宛若重生的错觉,这得益于他精湛的技艺——细致入微地处理皮肤上的阴影和微妙的光线渐变,明暗法表现出立体丰盈的人物形象和精益求精的细节刻画,这一切将人物形象完美还原在观者眼前:双目下方几抹淡淡的青痕,明显的颧骨和下巴,圆润的双颊,嘴唇谨慎地轻撇着。达·芬奇用这幅作品打破了佛罗伦萨画派偏重女性侧面像的传统风格,通过采用四分之三角度侧面像来描绘吉内佛拉,他让人物在画面中占比更大,更好地诠释出人物的灵魂。

《天使报喜》(局部)

局部细节详解

宗教符号和装饰细节

画幅中的许多元素参照了宗教文化中圣母玛利亚的象征符号体系。近景中花草簇拥而成的地毯令人想起《新约》里描写的拿撒勒城;自圣哲罗姆译出通俗的拉丁语版《圣经》之后,据此传统赋予了这座城邦拿撒勒(Nazareth)的名字,这一称呼来自希伯来语的词源“netser”,意为“花”。天使左手持有一枝象征着圣母贞洁的百合花。

背景上绘着一湾海港,这一场景在“天使报喜”题材的画作里尚属首创,这样的景象让人联想到画家把圣母玛利亚视若港湾,为误入歧途的灵魂提供庇护之所。背景晕染处理得当,描画出让人赞叹不已的水天一色的景致,其中色调巧妙融合,渺若烟云,环绕着绝壁奇峰。

圣母玛利亚面容柔美兼富青春气息,身着华服,衣服褶裥自然,光华流动,轻泻于地。达·芬奇钻研物体机械学和人体解剖学,十分重视描绘衣料的质感,这里他认真描刻褶裥曲折的轮廓边线,营造深浅不一的褶皱阴影,并且根据人物肢体的体积和摆放位置来塑造布料的形状。为了还原这些褶皱元素,他投身其中,进行了大量习作,在他的著作《绘画论》中深入展现了这一题材。圣母玛利亚的唱诗台坐落于大理石底座上,石座上布满了华丽装饰,让人想起韦罗基奥为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的祈祷室创作的一件雕塑,这证明了达·芬奇对雕刻纹样拥有出众的审美能力。

1. 现今以色列北部城市,位于历史上的加利利地区,是耶稣基督的故乡。福音书中描述他的父母木匠约瑟和圣母玛利亚住在这里。在拿撒勒,天使加百利告诉玛利亚她将因圣灵怀孕,所生的是救世主。耶稣降生以后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2. 马太福音是《新约》的一卷书,共28 章,记载了耶稣的生平与职事。马太最初以当时流行的希伯来文写成他的福音书,之后由圣哲罗姆完成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罗马天主教认为唯一可信的拉丁语译本。圣哲罗姆还撰写了大量有关教会历史的文章和圣经注释。

3. 达·芬奇留下了大量画论手稿,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子梅尔兹对这些手稿进行整理、分类,但未完成。之后这部手稿遗失了二百余年之久,直到1817 年从乌尔宾诺图书馆发现,才重见天日,后世称这部手稿为《 绘画论》。

享誉全球的肖像画

“达·芬奇画框中一位神秘莫测的美人,

她的微笑让人如此迷醉,

仿佛在向几个世纪以来对其仰慕的世人抛出一个谜语,

她的神秘面纱始终未曾被世人揭开,

一直散发着让你无法抗拒的魔力!”

——泰奥菲尔·戈蒂耶,《卢浮宫博物馆艺术爱好者指南》,1882 年

《丽莎·盖拉尔迪尼肖像画》

被称为《蒙娜丽莎》或《拉乔孔达》2

1503—1529 年 木板油彩画(杨树木)

高:77 厘米 宽:53 厘米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

2. 乔孔多(Giocondo)这个姓名阴性化是乔孔达(Gioconda),也就是“蒙娜丽莎”在意大利语中的昵称,或在法语中的昵称。“蒙娜”一词在意大利语中意为“女士”,“蒙娜丽莎”和“拉乔孔达”直译就是“丽莎女士”和“乔孔达夫人”。

《蒙娜丽莎》(局部)

局部细节详解

完美的形象

蒙娜丽莎的身体稍微倾斜着,在画面上呈现四分之三角度侧面像,右手搭放在左手上。她坐在凉廊前方,人们一眼便能看见凉廊的护墙和左右侧立着的两根柱子,它们象征着女性的美德。

这幅画中对衣物的描绘精细之极,让人叹为观止:袖管上堆出褶裥,紧身胸衣上点缀着刺绣,流韵薄纱轻遮于鬈发之上,让发丝染上暗影,且薄如蝉翼的头纱透出了她身后的景致。达·芬奇使用渐隐法在眼皮、脸颊、鼻孔、嘴巴和脖颈处进行微妙的光影细节处理,达到一种没有线条和边界的烟雾般的效果,这样便模糊了脸部轮廓,以表现出立体柔和的脸庞。

达·芬奇沥尽心血,赋予了蒙娜丽莎的脸部轮廓如天鹅绒般的柔滑质感,让人赞叹不已。最近的研究分析表明,他在画布上用手指叠加了数十层极其细薄的透明淡色,每一层的厚度仅为1微米的量级。《蒙娜丽莎》的吸引力还体现在人物脸庞与自然风光背景的互动上,两者具有相似的细腻且轻盈的描绘风格。

画面左侧的路径及右侧的河床,仿佛通往水平面方向,同时将观者的目光导向画中人的面部。运用三分法,在水平方向上将画面三等分,画卷下部三分之一处的景物虽然显露着写实主义的风貌,逼真的衣着与之呼应,然而画面高处的背景里描绘着逐渐消逝的群山,呈现出超自然的风光,这种写实与虚构相融的描绘手法升华了人物的形象,赋予了她一种不真实感和非凡的本质。

电影山海经福利时间:

参与图书《达·芬奇:天才的秘密》抽奖活动的规则很简单:

1、关注“电影山海经”

2、在本文下留言讲述你 印象最深刻的有关达·芬奇的电影/名画作品+理由,我们从发布留言中随机抽取3位幸运读者在收集完获奖者信息后把信息转交给出版社,由出版社快递书给获奖者。

注:留言仅限今晚21点前发布有效。中奖者今晚24点前不回复的视为自动放弃。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