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机》 80×70cm 2021
龙全的大部分作品中展现的都不是甜美恬静的色彩,而总是弥漫着一股忧郁肃穆的气氛。作品中常常透露出一个人平静却又孤独的心境与状态。
一个意象呈现在面前,我们通常会产生较为固定的联想和期待,龙全则十分反对只是简单地把这些联想和期待照搬到画布上。他始终主张要做一个对自己内心负责的艺术家。如果把他的表现自然的画作仅仅视为一般的风景画,则完全无法知道它真正的内涵。
2011年龙全去了南极,这段经历就像是一次神启。在关于南极的画中,自然有着另一种壮美,苍茫与庄重之中透出平静与安详,用色的均匀自然使得作品中的力量、激情、宁静和深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乌苏拉·潘汉斯·比勒(德国卡塞尔大学教授)
摘自《融跃动与沉静——龙全的作画之道》
《夜行街车》 170×150cm 2000
《夜行街车》局部
《风筝》 200×150cm 2009
《女人与猫》 115×105cm 2008
《下半城的风景》 160×150cm 2008
《命运女神》 160×140cm 2017
《无人接听》 130×120cm 2008
《黑椅子》 120×100cm 2016
龙全的绘画一直带有某种独立与疏离的气质,某种远离世俗喧嚣的内在性,因而得以在一种自在的创作状态中,能够摒弃外物的约束,回到绘画本身与本体的问题。
龙全往往极为理性与严谨,他对形式的考究,对于整体结构的把握,使得生成一幅画的时间颇为漫长,同时,他也用色精简,以干净的调色板与克制的笔触,诉诸绘画每日的运动与劳作。
在龙全的绘画中,风景与静物以永恒与静止的生命形态,抵抗着外界对于生活与绘画的侵扰。当将这些截然不同的题材摆放在一起,一种动与静的结合,一种混杂了历史与现实、永恒与偶然的时间感,一种在不疾不徐的作画过程中悠然自得的工作方式与艺术家身影,也便以一种充满张力的方式现身于画面的结构之间,而又归隐在远山与近景的生命内部。
——张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空瓶子》 92×78cm 2008
《两把壶》 140×110cm 2011
《无时无刻的钟》 92×80cm 2007
《老农具》 140×130cm 2012
《博伊斯的车》 150×120cm 2013
《金沙滩》 140×110cm 2011
《海边小船》 95×68cm 2008
《黑船》 220×135cm 2017
《冰海沉船》 150×100cm 2014
《冰海沉船》局部
《南极·火山岛风景》 160×120cm 2015
《南极·火山岛上的飞机库》 140×120cm 2013
《南极的云》 120×120cm 2012
《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 120×120cm 2012
《南极一朵云》 180×110cm 2014
《冰山石峰》 140×120cm 2015
《冰川黑石》 100×100cm 2015
《火山岛晚霞》 110×100cm 2015
《老山城》 100×100cm 2015
《智利·蓬塔的早晨》 120×100cm 2020
《阿姆斯特丹的老房子》 140×120cm 2015
《威尼斯夜景》 80×70cm 2021
《北方的石头山》 150×120cm 2015
《红石山》 75×75cm 2016
《冷山》 120×80cm 2020
《西部风景》 120×100cm 2020
《爨底下写生》 70×60cm 2004
《塞罕坝写生之一》 70×60cm 2018
《塞罕坝写生之二》 80×70cm 2018
《塞罕坝写生之三》 70×60cm 2018
《塞罕坝写生之四》 70×60cm 2018
艺术家简介
龙全
198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1985年至2002年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曾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副系主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油画学会理事。2002年负责创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科,2006年至2016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图文:作者提供
编辑:歌雅艺术
- END -
投稿邮箱:artgeya@163.com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