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北大教授钱理群: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

1 已有 353 次阅读   2021-07-04 15:15
北大教授钱理群: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 

全文长 2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作者 | 钱理群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

教育家蔡元培把教育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现象世界”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目的在于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服务于现实利益。

另一个则是“世界观世界”,即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活着,还应有一种超越于现象世界的追求,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仰和信念。

这两个层面应该是互为表里,但现实却是教育过于急功近利,忽视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培养。

打好“精神的底子”

我非常赞赏巴金的一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我觉得巴金这段话说得非常朴素,也非常深刻。实际上,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有整个教育的目的、包括现代化的目的也一样,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

而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

人在幼年时期,如果有一个理想和信念,尽管他长大后会看到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他可能会因此而分裂,而痛苦和怀疑,但绝对不会陷入虚无主义,因为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他会在痛苦的思考和怀疑之后,从原来那种幼稚的、不自觉的和谐,过渡到更高的自觉的和谐,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就像一年四季一样,是不能颠倒的。春天是一个梦幻的季节,他必须沉浸在梦幻里,尽管春天会过去。而我们现在颠倒了,让孩子过早地感受冬天的肃杀。所以我不赞成给孩子灌输太多的实际的东西,而应该鼓励他去梦想、空想。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这也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至今还成为我做人的基本信念的是一篇童话,就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这篇童话所表现的对人的信念,对美好东西的信念,还有为了这个信念不惜献出一切的精神,一直到今天都还在深深影响我。这其中就包涵着一种浪漫主义精神。我觉得这种影响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也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中学文学教育的第二个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也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这也是蔡元培所提倡的“美育”的一部分,是对美的发现能力,是对人的心灵的一种训练。文学教育要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阐析。这也是文学作品的特点。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无法言传的,并且常读常新。

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学语文老师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语文教育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老师的文化、精神素质和主动精神。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

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讲的是语文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自由 、独立思想;语文教师应该是“可爱的人”,讲的是对学生精神成长影响最大的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讲的是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

我在跟很多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交往与通信中,常常发现比较好的语文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读书,而且书读得比较杂,因为语文老师不是一个学者,他不是专门研究文学的人,不需要太深,但要什么都读一点,懂一点。

书读得要杂,读杂之后,你的知识就会通。一个文本你要读懂,需要各方的知识准备,你的书读得杂的话,你的知识就会融会贯通,总的来说就是要多读书。

读书,是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真不容易。

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

除了引导学生读纸质的书,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更需引导学生读“生活”这本活书、大书。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与父老乡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种适合于在自己乡土上生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应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应该编写乡土教材,开设乡土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从而和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建立精神联系。以后学生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自己的根。

我们要推动教育改革,也可以考虑从组织读书会开始。先在教师中组织读书会,校长也以普通读书人的身份参加。定期共读一本书,边读边讨论,不仅读教育的书,还要读文学、社会、历史方面的书。

一本一本读,就会形成某种共识,然后大家商量着共做一些关于教育改革和乡村建设的事情,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学校的教学骨干队伍,这样逐渐积累,就会在学校里自然形成读书的氛围。

我把它叫做“静悄悄的教育存在改革”。不声不响地,实实在在地,一点一滴地做,而且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

从经典阅读开始

第一,多读名著和经典的作品,它们是一个时代文明的结晶,高层次的东西。

第二,要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小学和初中可以多读童话、神话和寓言故事,读一些美好的东西,给生命的底子打上精神的亮色;高中应更广泛,要引导学生读文史哲,包括自然科学的书、科普作品、传记作品,都应该读,不要限于文学。这些书会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很高的人生标尺。

对青少年来说,从初中到高中是一个飞跃,我们可能会对他们的阅读能力估计不足。在这个阶段,应该鼓励他们读一些严峻的东西,大气的东西,打开他们的视野。

第三,主张个人化阅读。课外阅读要和教学有所区别,更强调个人爱好、偏好、兴趣,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阅读什么,要和他们建立一种基本的信任关系。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